![]() |
![]() |
|
|
联商网访谈录·浙江银泰百货老总厉玲 7 上页:满就送是一种有效手段 联商网:从您个人来讲,您觉得,目前在国内百货店中,哪家做得最好,或者您觉得未来银泰最大竞争对手是谁? 厉玲:我不知道竞争对手是谁,我也不知道我能在这行业做几年。我比较佩服的当然是台湾的太平洋、马来西亚的百盛、香港的新世界,这三个百货集团在国内都是属于比较好的,他们店的数量比较多、定位比较清晰、后台管理有一大堆支持,同时也是在国内时间比较久的。新的百货店中,我觉得大洋百货到现在为止发展得还不错,但接下来会怎样,我不太清楚。因为我个人和王德明是非常熟悉的,十分了解他的个性,也非常尊重他,他对大陆百货业,可以说真的是一代功勋吧。另外,伊势丹也非常好,它的管理以及给人优雅高尚的感觉都非常不错,但觉得它的发展速度有点慢,有点太"日本",不够本土化。另外,还有香港的连卡佛、日本的西武也都很好。 联商网:在超市业中有很多外资进入。在全球也有很多领先的百货集团,如马狮、联邦百货、西尔斯等,他们在当地发展连锁百货都很好,为什么他们会比较顾虑,没有进入中国市场? 厉玲:近几年他们根本不会进来,就因为百货与超市完全不一样,超市的标准化程度更高一些,百货业的标准化程度实在太低,因此本土化的商品和管理以及企业文化都非常重要,并不是挂一个马狮、西尔斯的牌子就能成功了。百货店的连锁化管理是非常困难的。欧洲对于科学化、标准化管理高于我们亚洲人,但是本土化,欧美人不会胜过我们。我早上刚看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国零售业不必杞人忧天》,写道:一位美国零售专家认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间百货店远离本土能够成功。所以说我们百货业面临的直接外资冲突大大小于超市。但压力并不是没有,东南亚的一些百货店,包括日本、韩国的百货店,就比较容易本土化,所以如果说我们百货业面临外资竞争的话,那这竞争是来自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百货店。 联商网:我们也知道,在浙江湖州、义乌等地也有一些杭州本土百货企业在那里做一个连锁尝试,但好象不是很成功,您觉得会是什么原因? 厉玲:这是个敏感问题,可能大家在连锁探索当中,没有成功模式,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成功案例,没地方去学,在这过程中交些学费,多走些弯路,也都是不足为怪的,大部分企业对外投资的时候都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也就是本地化的概念不够强,所以出不去。 要出去,首先公司的管理架构、商品架构、业务流程都应有核心竞争力,而且这些东西是可以异地发展的。我们去了宁波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成功,成功的把银泰模式嫁接到了宁波那么老的国有企业中。人还是那人,地还是那地,但人的思想全变了,能够接受银泰管理了。我觉得这些变化必须在最快一年、最晚两年内要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联商网:那么银泰是如何在宁波快速实现这种文化移植的呢? 厉玲:首先你的模式必须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而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是一步到位,我们并没有空降兵。当时有人问我"你怎么一个人去啊,怎么不带一大帮人去啊?"那有什么用啊,难道你连营业员也带,这是不可能的,本身就要本地化,你去了反而把本地人赶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联商网: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序"最早是从哪里开始的? 厉玲:最早是把部门经理全部都叫来开会,说"我厉玲要来了,情况不太了解,每个人都写,不写别的,你认为企业最应该解决的三个问题是什么",20多个经理写好后交给我,就这样开始了,说的不好听一点,是从"洗脑"开始的,另外最先都是从一些最小最小的事情开始的,比如作息时间表,原先比较懒散,就调整了考勤制度,变得更加严格。 起初大家对我印象并不好,因为你是外来者,肯定形象不好,又因为当时2000年银泰其实并不是很成功,有些人对我也存在一些疑问:比如厉玲这个人有没有本事啊,是不是就只会"凶狠"一点啊。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步一步来。今天我可以这么讲,他们都已经很认可我了,他们觉得我"凶"得还是有一点道理的,因为我对自己更"凶"。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页 下页:整合利星:信心依旧很大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