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如何培养80后的大学生销售员(五)
7 上页:第 1 页 故事二——宽容能挽救人的生命 佛经上有个故事,说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有一个人,以苦力为生,他非常的勤俭,每当有些积蓄时,他就换成黄金,封藏在瓶罐里,然后埋藏在家中,每当看着黄金一天天的增长,他的快活也就与日俱增。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终身省吃俭用的成果,终于换来了满满七个瓶罐的黄金,但这时,他也终于生病了,因为他仍不肯花钱请医生治疗,最后终于留下他的黄金,与世长辞了。 死后,因为嗔恨,和念念不忘他留下的黄金,终于使他变成一条毒蛇,仍日日夜夜的守护着他生前所埋藏的黄金,就这样,物换星移,经过了一万年之后,有一天,他突然醒悟到,就是因为这样的执著和嗔恨,才使他一万年来脱离不了蛇身,当从这样的执著醒悟后,很快的他就摆脱了执著,获得了超生。而相传这条毒蛇,就是舍利弗的某个前身。 “执著”是心的桎梏和牢狱,人心一执著,就像针眼般的狭窄,人心一打开,天地可以无穷的宽阔。 就像这条毒蛇,因为嗔恨和对黄金的执著,使它一万年来不得超生,而当有一天醒悟了,终于发现,本来自己陷在自己所造的执著迷梦里。 同理,怨恨,或任何的情感执著也一样,它将我们关入人心的牢狱中,让我们执著在“受辱、受害、受杀”的怨怼里,然后急于要寻找到我们的“仇家”,来为我们虚幻不实的“受辱、受害、受杀”的心灵感染,讨归它应有的合理。 当我们突然醒悟了,就好像从梦中醒悟了,我们才发现,本来,怨恨和所有的执著一样,都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情感,如“梦”,如“幻”,如“泡影”,如“露”亦如“电”! 我们也才发现,本来心灵的范畴,可以如斯的开阔和自在,而“执著”就是对这样一种开阔本色的背反,也是一切痛苦的源头! 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宽容的(forgiveness,tolerance),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 当我们醒悟了,我们就学会“宽容”了,不只宽容了别人的错误,也相对的净化了自己,让自己向着更宽阔的清明自性归溯,而由此所展示的,将会是一个没有任何不安和痛苦的光亮心情。 宽容是人类生活中至高无尚的美德。因为宽容包含着人的心灵,因为宽容可以超越一切,因为宽容需要一颗博大的心,因为宽容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情感能融化心头的冰霜。而缺乏宽容,将使个性从伟大堕落成连平凡都不如。 在生意场上,客户的外表千姿百态,客户的性格各不相同,客户的价值观也各有差异,正如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就是社会。而人类的思维习惯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习惯是无法做成生意的。 我公司有一位文员,她非差反感某客户盛气凌人的口气。有一次,这个客户打电话要求寄一份照相版的原版产品证明书,以便更好的说服他的客户。正好我公司在年检中,原版的产品证明书在国家医药管理局,我们无法进行照相。本来,这样的解释很通人情,也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但是,由于客户在医院受尽了人间的屈辱而无法发泄,就把这种怨恨的情感发泄到我公司文员的身上,说话的口气自然让人难受。 该客户在文员处碰壁,就直接打电话给我,因为我是总经理,他的口气自然温和了许多,但是,用词还是很激烈的。我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就拥有了宽容的心态,说话的语气就很随和,等他的心情平静下来后,就一起想办法解决了我们面临的问题。 当我回到公司,找文员了解此事,她很委屈地留下了眼泪,哭着对我说:“该客户不讲道理,他明明知道原版产品说明书在国家医药管理局,还坚持要照相版的文件,太不讲道理了!” 我对她道:“工作需要宽容。在销售中,每个客户都会有不如意,都会受到打击,遭遇到挫折甚至是有失败,我们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体谅客户的心情,把自己当作为客户的出气筒,让他发泄一下,然后与他沟通,并帮助他解决问题,客户就会把你当做他的知心朋友了。” 文员问我:“您就是这样处理客户的要求的,是吗?” 我答道:“是啊!” 当你的面前遇到了竭尽全力仍难以逾越的屏障时,请别忘了宽容是一片宽广而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也能化解了一切,会带着你你跟随着他一起浩浩荡荡向前奔涌。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惟有宽容的人,其信仰才更真实。最难得的是那种不求回报的给予,因为它以爱和宽容为基础:要取得别人的宽恕,你首先要宽恕别人。尽管我们不求回报,但是美好的品质总会在最后显露它的价值,更让人感动。责人不如帮人,倘若对别人的错处一味挑剔,呵责,只能更加令人反感,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错再错。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具备完善德行的人就要像水一样,水的特性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居于众人所厌恶的底下地方,所以它最接近于道。 钱自胜先生,中国From EMKT.com.cn科学院合肥安恒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经在几个著名跨国企业担任中高级管理者。欢迎与作者探讨各种观点和想法。电话:13918981938,E-mail:simonqian18@soh.com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