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订购业态研究 7 上页:第 1 页 订购的目的在微变,订购的手段在巨变,订购的品类在求变;但人们对订购业态的基本感受未变、基本要求未变:无论是程式化消费品的家庭订购、个人订购、团体订购,还是个性化商品的间断性订购,老规律依然在起作用。 1、传播情境对消费者的影响 传统的订购业靠产品自身的信誉史和终端服务人员的信誉史来促销;如报纸,过去1个月的内容都不错,征订就不成问题;如书,作者的这本书精彩,下本就可以订购;等。订购消费者对记忆的依赖,远比商场购物时多;对即时状态的感受,远比商场购物时迟钝。 对于新入市企业而言,试用就成了最重要的传播手段。霍普金斯研究过服装、马等日用品的订购,认为,无押金的试用可提高销售额8倍以上。怎样看待及运作试用,反映了企业组织的导向。 2、购买情境对消费者的影响 订购的对象是熟人、能够顺藤摸瓜地找到其根的人、或感觉上较熟的人。传统订购的对象是社区的专项服务提供者,未来订购的对象主要是“归属俱乐部”,都是“熟人”。目前许多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遭到失败,原因之一就是对消费者要求太高:他们企图让消费者向陌生人下达订单;并且还要先付款;还要把信用卡号码等告诉陌生人。这就背离了订购的基本前提。 由于订购对象是熟人,消费者的防范心理较弱。例如奶品消费,许多居民们吃了几年奶后才“发现”他吃的不是他原先所订的,但也并不在意;例如自来水`,质量的心理弹性显然颇大。 不仅对品牌不介意,对价格的敏感度也差。研究表明,人们在社区服务机构购物时的价格敏感度低于在大型商场时;对订购品的价格敏感度又低于前者。 发现提供物太不符合要求时,消费者还会给企业一个改正的机会;他们相信企业的某些失误“纯属偶然”,因而能原谅;不太偶然的失误只要企业能证明是偶然、今后不再犯,他们也能原谅。例如,经常光顾的小区小酒馆,大厨师不在、二厨师炒的菜稍差,顾客也认了;买了公交月票,碰到车慢、车挤等状况,也不至于去退票(非月票旅客就有可能要求退票了);某奶企接连180天出现大规模质量事故,事故内容已经是无奇不有,销量却并不受太大影响;而在开放市场,企业就没这么幸运了。 但熟人订购机制也会影响口碑的正面作用:订购业态中基本没有攀比性订购,人对人的激励作用下降。 企划的功能,就是要区分和利用好陷阱与馅饼。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下页:订购业态中的消费者行为(2)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