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特别关注 > 谁为长虹“遭诈骗”传言埋单?

谁为长虹“遭诈骗”传言埋单?

谈谈“长虹在美遭巨额诈骗”事件危机公关的得与失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4-30, 作者: 叶秉喜庞亚辉, 访问人数: 5424


7 上页:长虹接招

长虹公关危机再反思

  长虹在这次公关危机中的表现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并不是十全十美,从某种角度来看,还存在着不少败笔,体现在公关乏术。根据笔者多年来处理公关危机的实际操作经验,长虹大可以通过这次公关危机进行系统的反思。

  思之一:危机管理不到位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建立公关危机的预警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最完善的危机公关是把公关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从源头上避免公关危机的产生。从危机爆发的过程来看,笔者以为长虹这次的公关危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由于长虹内部管理的混乱以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公司没有全员公关意识等因素的存在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据《深圳商报》报道,“记者曾将电话打到四川长虹集团宣传部,一位姓刘的先生说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无法提供更多的信息。但他知道长虹跟美国APEX公司有商业来往,是重要客户。记者又把电话打到长虹集团国际拓展部,接电话的人员称,长虹确实跟美国APEX公司有商业关系,在信用期内也有应收款问题,但没有突破合同信用期限,是有合同规定的,符合国际贸易的规范。记者询问欠款的数量,对方说不是太清楚。记者又问,对长虹美国受骗的这种传闻,是不是同业竞争中竞争对手故意散布的?该人士称,他不负责这方面的事务。记者把电话打到另一个部门,接电话的人说他不负责这件事,有什么说法请找集团宣传部。经记者询问,得知这个部门是集团办公室。”从这个信息来看,长虹内部的工作人员明显缺乏公关危机的意识,在危机到来时候互相“踢皮球”,明哲保身,导致了记者最终将新闻给刊发。试想,假如长虹集团办公室的人员稍微有责任心和危机公关意识的的话,及时将记者采访求证的事宜告知相关部门或者更高层,公司出面及时查清危机源头,跟采访的记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说明长虹在国外出口的实际情况,相信媒体不会这么轻率地将新闻刊发出来了,危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其实,长虹内部这种互相推委的举动在长虹由来已久,笔者记得当年长虹在垄断彩管事件后,国内一家财经报记者曾在春节前写了一篇关于《彩电价格顶不过二十天》的文章传真给长虹公司,征求意见。该公司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爱发就发”,结果导致长虹彩电销售在春节前大幅下滑,垄断彩管事件宣告失败。这是一起典型的危机管理失败的例子。多年后,倪润峰在谈及此事,还心有余悸。

  在现代化的公司管理体系中,树立全员公关意识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让全部员工有公关的概念,时刻感受着危机的存在并时刻提防着危机的发生。只有这样,才可能杜绝危机的发生或者危机一旦来临的时候能从容应对。如果长虹在员工中普遍树立起公关的意识的话,那么这次长虹的公关危机完全可以避免。

  反思之二:同行关系不融洽

  企业与同行之间的关系也是公共关系的元素之一。长虹公关危机事件直接反映了长虹与竞争对手关系的恶劣程度。长虹董事长倪润峰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就直接指出,这次危机是由基地设在广州的一家香港上市的企业所放的暗箭,目的是打击长虹的声誉。如果此种说法属实的话,长虹与同行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同时,我们还可以明显的看出一些国内的彩电企业在这次危机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当一些媒体记者就长虹事件采访其他彩电企业的时候,这些企业对媒体的回答往往不置可否甚至此地无银,基本上起了某种暗示与导向性的作用,这些引导暗含这样的话语:长虹确实上当受骗了。

  按照正常的同行之间的关系行为和商业准则来看,其他企业本不应该对竞争对手出现的此类事件发表“不利的言论”,因为这样有“落井下石”之嫌,一般企业会采取沉默的态度,或者说一些有利于被评论的企业的言论,表达一下姿态。但在对待这次事件上,同行们的反应却恰与此相反,原因何在?如果没有分析错的话,这跟长虹对待竞争对手的策略有关。多年来,长虹视竞争对手为草芥,全然不把它们放在眼里,自己则往往以“老大”自居,显示出一贯的霸气,傲视群雄,能不得罪同行?在关键时刻彩电厂家“你不仁我不义”,采取推波助澜的做法亦在意料之中。长虹在整个危机中有点“失道者寡助”的味道。如果在平时,与竞争对手之间有点交恶到还过得去,但一旦危机来了的时候,同行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的重要性则立即凸显出来。长虹就是典型的例证。


1 2 3 页    下页:长虹公关危机再反思(2)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2篇)
*长虹咋就成为 “凤姐”的姊妹 (2010-03-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洪仕斌)
*长虹“三坐标”模式启迪家电业 (2009-09-23,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许意强)
*长虹为何患上发展焦躁症 (2009-06-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林景新)
*长虹,赵勇元年是黑洞 (2005-05-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南方)
*谁能扛起长虹手机的大旗? (2005-04-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柚)
*长虹困境背后是家电制造业的系统困境 (2005-04-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长虹的结症与对策 (2005-04-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步尘)
*收购APEX能否改变长虹尴尬处境? (2005-01-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步尘)
*长虹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2005-01-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步尘)
*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长虹? (2004-07-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看不透的长虹营销体系 (2003-05-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魏明)
*谁最应该为家电传言买单 (2002-07-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3-28 0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