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产品创意,开拓主体性 7 上页:第 1 页 产品的文化概式认为人的本质在于自觉的主体性,体现于从环境中分离出生命属性,从而摆脱环境的制约,成为世界的主体,实现生命活动的自由自觉。每一件产品或者产品的每一种属性,都是人类从现实生活中解析出生命属性、进行自我建构的结果,都赋予生命以某种意义,实现了人的主体性。新旧产品或者产品的新旧属性,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同,占有不同的生活内容,而前者包含着更高级的生命价值。 人所占有的感性生活使他成为了“人”,也界定了他作为“人”的程度,只有在开拓感性生活中开辟其作为“人”的发展条件。一个人追求生命的价值,就要不断地开拓其感性生活的范畴,表现在消费上,就是对体现了其生命属性认知的产品的追求。 因而,需要来自于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当一件产品开拓了人的主体性,创造了生命自由的新属性,开阔了生命活动的自觉范畴,也就创造了“人”,从而创造出人的需要。需要与产品是相互创造的,新产品赋予人的生命以新的属性和范畴,从而产生了需要,当这种价值观在社会普及,成为某个社会群体的追求时,就对产品行销产生拉动作用,随着产品属性的创新和改进,人的需要也随之深化。需要与产品的这种互动状况,在产品的文化概式中,表现为价值抽象与价值具体永恒转化的过程,体现了产品创造了人类现实的感性生活,又在对这种生活形式的进一步改造中形成新的需要和产品。 需要与产品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犹如没有手心,就没有手背一样。需要是具体的、发展的,消费行为具有主动性,而且这种主动性随着消费的情感化和个性化越来越强烈。抽去需要的具体内容,把它看做先天的“容器”,营销就是设法以4PS填充该“容器”,竞赛谁填的更好,占有的份额更大,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极为罕见的现象,当代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就十分鲜明地宣告这种观念的破产。 通讯方式由固定电话、大哥大发展到手机,人的本质得以开拓,束缚主体性的因素被逐步破除,消费者由此占有更为便利的生活,营销学只是分析、归纳、总结了三者共同的因素,而忽视了它们之间包含的上升关系。产品构思本质上是一个人类如何发展的问题,现代营销学抽象掉生活的内容,也就把产品创意的源泉从理论思维中抛弃。从现实生活中开拓人的主体性,摆脱世界对生命自由的束缚,拓展生命范畴和生命价值,从而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则是产品的文化概式的逻辑结论。
产品的五层次概式与文化概式在需要及产品认识上的差异。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