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欧莱雅的生存秘方

欧莱雅的生存秘方


《环球企业家》, 2002-11-12, 作者: 张云中, 访问人数: 8053


法国蓝筹股中的佼佼者

  历史就是这样喜欢嘲弄浮躁者:当初被认定为旧经济时代呆滞企业象征的欧莱雅(L'oreal)今天大可以轻松地舒口气了,而曾喧嚣一时的法国高科技骄子:法国电讯、阿尔卡特,以及由旧经济时代楔入新经济的威望迪环球(Vivendi Universal)今天则偃旗息鼓,至少也是在奋力挣扎求生。

  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法国欧莱雅的确创造了奇迹:以2001年数字为例,收入137亿美元,赢利为12亿美元,赢利比上年增长19.6%,这是连续17年赢利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据预计,今年这家公司也还将继续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从过去三年数字来看,法国蓝筹股指数下降了24%,而欧莱雅的股票则比指数高出了65%。其他像法国电讯、阿尔卡特和威望迪环球等统统下降了70%以上。这一时期,道琼斯欧洲非周期性商品股票指数下降了10%,而欧莱雅却增长了44%。

  在许多投资人看来,欧莱雅的股票最值得放心,它从来没出过大错,它是享有最高国际知名度的法国品牌,是投资的安全岛。当然,法国的国际知名品牌还很多,像法国煤气液化公司(L'air Liquide)在工业用煤气,圣戈班(Saint-Gobain)在玻璃制造,拉法基(Lafarge)在建筑业,路易威登(LVMH)在奢侈品行业等,但没有一家像欧莱雅那样在世界各地家喻户晓。这些公司近些年的经营状况也几乎没有一家超出欧莱雅。 

成功的品牌经营战略

  自从欧文中(Lindsay Owen-Jones)1984年担任首席执行官以来,欧莱雅的开拓创新开始向着全球化全面推进。一方面,他沿袭过去的品牌拓展战略:收购品牌,打造一套法国式的优雅包装,然后推向国际市场。同时,欧莱雅也增加了研发力度,积极地推出对时尚敏感的新产品。欧莱雅对旗下所有的各种品牌进行精确的市场定位,极少重合,这样便可以不同的形象,接触差异性很大的不同客户群体。在过去10年中,欧莱雅收购了5个美国品牌,其中改造最为成功的当属美宝莲(Maybelline)和Soft Sheen/Carson。 

  美宝莲创办于1915年,但这家百年老字号从前不过是美国中部田纳西州一个生产唇膏和指甲油的中档化妆品公司。1996年欧莱雅将其收购时,它3.5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中只有7%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欧文中认为,美宝莲要想打入国际市场,首先必须走出自身的窠臼。1996年,欧莱雅将美宝莲总部从孟菲斯迁到纽约,从此,在海外市场,美宝莲商标的后面增加了“纽约”两个字,这是仿效欧莱雅主打产品,以凯瑟琳·德纳芙为形象代言的“欧莱雅·巴黎”。因为在世界许多地方的消费者看来,纽约这个大苹果是西方花花世界的象征,其产品应该代表最新的时尚。一些原先躺在美宝莲研发实验室里的成果因此迅速推向了市场。各种光怪陆离、色彩各异的唇膏,如冰柠檬和胡椒薄荷色的Miami Chill发售后引起狂热购买。这一战略被证明是无比成功的。2001年,美宝莲创造的10亿美元销售额中,有56%来自包括90个国家的海外市场。如今,美宝莲在西欧中等价位化妆品市场占有两成份额,成为这一市场中首屈一指的品牌。 

  以美宝莲的“水晶璀璨唇膏”(Water Shine Diamonds)为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欧莱雅的全球化程度。两年前,美宝莲在日本试销润唇膏时发现市场反应冷淡,调查后发现,日本妇女认为这种唇膏的湿度还不够。欧莱雅立刻为它增加了滋润成分,并改名为“水晶璀璨唇膏”,结果不仅在日本市场大受欢迎,很快还销售到了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如今,在莫斯科街头,涂着闪亮的水晶璀璨唇膏的模特在每一块巨型广告牌上向你微笑。美宝莲在莫斯科的品牌经理谢尔盖·沃尔金说,“市场反应非常热烈,有几种颜色的水晶璀璨唇膏已经脱销了。”

  1998年和2000年,欧莱雅先后收购了Soft Sheen和Carson,然后合并。Soft Sheen/Carson是面向非洲裔美国人的洗发用品生产商,前者根本没有打入国际市场,而后者虽然已经在南非立足,但正陷入债务危机。欧莱雅首先看中的是非洲市场,而在它背后,随着人口流动扩散到世界各地的非洲裔移民则蕴含着一个潜力巨大的金矿。针对这一市场,欧莱雅首先在芝加哥设立了研究实验室,专门研究黑人发质,并且直接到南非安营扎寨,培训当地的美发师。去年,在非洲年销售额9000万美元的美发用品市场中,Soft Sheen/Carson已经占据了41%的份额,比收购之前增长了11%。欧莱雅乘胜追击,向北推进,不仅觊觎原法国殖民地的塞内加尔和科特迪瓦,而且目光放到了欧洲一些黑人后裔聚居的社区,像巴黎和伦敦等地。 

  在扩张的同时,欧莱雅也很重视对所收购的品牌既有精髓和传统的保留与发扬。Kiehl's原先是纽约一个很小的化妆品牌。它通过身穿白大褂的研究助理人员亲自上门推销护肤产品,在当地树立起了独特的品牌知名度。此外,由创始人Morse家族留传下来的做法也给店铺带来了醒目的风格。在Kiehl's的零售店里,装饰有登山用品和老式飞机模型,在店内一角甚至停放着一辆摩托车。这些都与欧莱雅的风格大相径庭,而欧文中本人也曾对Kiehl's的一些做法不以为然,但他最终还是决定保留这些特色与传统,在开立新的零售店时严格遵守Kiehl's手册的规定。Kiehl's从不做广告,也不搞促销活动和试图改变其产品,然而Kiehl's的分号现在已经打入了旧金山、巴黎和伦敦。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5篇)
*欧莱雅的冒险之举 (2006-07-25, 《市场圈》,作者:刘峰)
*欧莱雅中国困局 (2005-06-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孔明臣)
*欧莱雅:品牌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2004-10-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兵武)
*欧莱雅的习惯性使命 (2004-09-20, 经济观察报,作者:胡怡林)
*欧莱雅的中国攻略 (2004-04-02, 《中外管理》2004年第四期)
*小护士:被并购的智慧 (2004-02-23, 经济观察报,作者:薛彩云)
*卖给欧莱雅的体面理由 (2004-02-18, 经济观察报,作者:卢淳)
*欧莱雅出手 (2004-02-06, 《环球企业家》,作者:李波)
*欧莱雅与雅芳殊途同归 (2003-02-24, 《智囊》,作者:陈雅)
*化妆品三巨头高峰论剑--欧莱雅、羽西、自然美的中国策略 (2003-02-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波涛)
*大浪淘沙,谁将是最终的王者?--浅谈化妆品企业的持续经营 (2002-11-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易秀峰)
*通路创新与掌控:21世纪化妆品营销大战略 (2002-10-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兵武)
*入世元年:本土化妆品行业转型(一) (2002-10-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兵武)
*化妆品的“梯度营销” (2002-02-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志营)
*化妆品的另类营销 (2001-05-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继明)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19 05: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