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老总论坛 > 欧莱雅的习惯性使命

欧莱雅的习惯性使命


经济观察报, 2004-09-20, 作者: 胡怡林, 访问人数: 3903


  如果有人在1978年投资1000美元购买欧莱雅公司的股票,那么这笔投资到2003年已经升值至86?500美元——25年里升值86.5倍。

  连续19年利润两位数的增长,使欧莱雅名列巴黎证券交易所25年来20家长期表现最佳公司榜的首位。

  据欧莱雅集团透露,在过去数年中,公司85%的增长来自内部,只有15%是靠收购实现的。因此,有一项实际可行的公司策略、集中做好有竞争力的主营业务,被普遍认为是欧莱雅取得持续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兼并收购,它则表现得较为谨慎和秉持原则。

  带头为法国欧莱雅公司在中国打拼天下的是一位意大利人——盖保罗。担负着“让每一个中国女性拥有一支欧莱雅唇膏”的使命,他出任了欧莱雅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并于1997年亲自在上海建立了欧莱雅(中国)总部。在这位中等个子、风趣幽默的意大利人的带领下,欧莱雅中国一路招兵买马,短短几年间就建立起了一支5000多人的队伍,而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在1997年到2002年的5年间翻了5倍,2003年更是达到15亿元人民币,比刚刚进入中国的1997年增长824%,增幅列欧莱雅全球所有分公司的前列。

  在欧莱雅中国总部盖保罗先生的办公室里,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访谈。这位曾率领欧莱雅巴西分公司渡过恶性通货膨胀危机的经理人,对于在中国业务的快速成长,却表现得相当谦虚,“其实,在中国,我们一直是在风平浪静的海上航行的。”他说。

  访谈

  利润增长的基点

  经济观察报:我们知道欧莱雅集团旗下有数百个品牌,其中包括17个国际知名的化妆品品牌,从全球来看欧莱雅的利润增长是通过收购实现的? 

  盖保罗:我们的全球CEO欧文中先生曾表述过这个问题,过去数年中,欧莱雅85%的增长来自内部,只有15%是靠收购实现的。欧莱雅中国和全球一样,我们只是集中做好有竞争力的主营业务。兼并收购,公司一向是谨慎且秉持原则的,每一个收购行动必须与公司的整体和长远策略相一致。

  经济观察报:既然收购并不是集团利润增长的主要手段,那来自内部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盖保罗:我想,理解欧莱雅,应该把它定位在高科技的化妆品集团,所以收购背后可能更多的是研发和创新的力量。

  欧莱雅是一个专业的化妆品公司,近100年来,欧莱雅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化妆品,就是美的事业,我们希望把它做好。对产品创新和质量的高度重视,使我们的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以研发投入为例,我们每年的研发投资占销售额的比例超过3%(行业平均为1.5%至2%),去年达到了4.8亿欧元。我们的CEO欧文中先生已表示,要把这个比例在5年内进一步提高至4%。我们集团每年有数千个新配方问世,这些配方被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嫁接到欧莱雅集团旗下的上百个品牌中?使各个品牌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从而确保了集团多品牌策略的有效贯彻。这是我们在主要细分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欧莱雅公司年均注册技术专利近500项。

  经济观察报:收购小护士和羽西后,欧莱雅是如何来开发这两个品牌原有的研发基地的?

  盖保罗:欧莱雅集团对小护士品牌的收购,也包括其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生产基地。它将有助于提高欧莱雅集团的生产能力,从而适应欧莱雅集团各品牌销售迅速增长的需要。最新可以透露的近况是,欧莱雅正在原有的羽西浦东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投资建设在中国的第一个研发中心,该中心将附属于巴黎总部研究中心(RAD),它主要将侧重于中国原材料和配方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至于其他更多细节,目前我不便透露。

  当然,收购羽西和小护士,使我们从产品、渠道、配方到人员管理等多方面获得了直接学习的机会,这有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在中国发展。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8篇)
*欧莱雅的冒险之举 (2006-07-25, 《市场圈》,作者:刘峰)
*欧莱雅,从源头竞争 (2005-11-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逸凡)
*欧莱雅中国困局 (2005-06-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孔明臣)
*欧莱雅:品牌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2004-10-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兵武)
*卖给欧莱雅的体面理由 (2004-02-18, 经济观察报,作者:卢淳)
*欧莱雅出手 (2004-02-06, 《环球企业家》,作者:李波)
*欧莱雅的中国市场竞争策略 (2003-07-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开贵)
*欧莱雅的生存秘方 (2002-11-12, 《环球企业家》,作者:张云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3-29 05: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