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企业与人 > 商旅随想 >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五) 德与不德 五论陈光标式慈善与吴志泽式慈善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五) 德与不德 五论陈光标式慈善与吴志泽式慈善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1-05-23, 作者: 沈宗南张京宏, 访问人数: 4871


7 上页:第 1 页

  第三部分 ---- 德或不德 吴志泽和陈光标式慈善营销From EMKT.com.cn哲学思辨审视

  营销哲学辩证思维告诉我们,先从价值观角度去考量。吴志泽和陈光标两人对慈善的理解,还是有差异化的。吴志泽坚持慈善不分大小,并检讨自己慈善有功无德,承认企业慈善不可能没功利心。目前,陈光标各种谈话中,并没提到这方面的认识,这应可以沟通。

  再从制度建设角度分析。美国慈善发达,美国普通百姓75%的人也都慈善,为什么?是美国人比中国人民善良吗?非也。制度使然。美国人遗产税要征求55%,而慈善是免税的。在中国还没配套的法律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在制度还没配套完备情况下,何必把慈善神话?把慈善当普通消费,也未尝不可。

  三是从传播和舆论的角度,没必要把慈善上纲上线,上升到道德完人的角度。“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何必有那么高的、不切合实际的道统要求?

  第四部分 ---- 德或不德 吴志泽和陈光标式慈善带来的启示

  《道德经》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怎么理解这些话?翻译成普通话,意思是说,道是德的本原,德是道的作用,德之后的仁义礼等则是具体的表现。失去道的统摄而去谈德,不求德的真性而去讲究仁义礼制,其实是失去基础而求高楼的空谈。正如没有了忠信才去求之礼仪仁义一样,是因为没有了德才来谈这些事,所以说忽略道和德的作用来谈治理天下(仁义礼等方式),是混乱的开始。从这些道理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发:

  第一, 理解什么是道。道是德的基础。道可道,非常道。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道的规律和作用中。人要生存就是道,能吃饱还要吃好也是道。道是自然的需求。

  第二, 理解什么是德。德是在道的基础上的尺度把握。德者,得也。得到什么,对等地舍弃什么,都很平常,都是德的评价范畴。

  第三, 理解什么是不德。不德,不得也。不得就是失。这里失的,有道本身的规矩。所以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些话“某某人不上道”来说明某某人不通人情世故,违背道法自然的基本规则。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也有翻译为:品德高尚的上德者从不有意布施德惠,因而品德高尚而有德;而品德低下的下德者则总是忘不了布施德惠,因而品德低下而无德。至于那个正确,无从考据,除非老子自己活过来,否则都是各自读者的理解和诠释。德与不德,关键在把握行事的“道”,这是关键。是吴志泽式的“道”合适,还是陈光标式的“道”合适,读者自己评判。

  上述是笔者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 2





关于作者:
张京宏 张京宏:早年毕业于杨虎城将军创办的尧山中学.后读于中国矿业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执行局等工作多年,下海从商后历任中外合资企业部门主管、项目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等职。现担任上海威贞实业有限公司首席PMI项目策划师,并兼任多家公司的高级资深顾问。
查看张京宏详细介绍  浏览张京宏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1篇)
*品牌大师陈光标 (2012-12-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喻国庆)
*陈光标保钓与姜太公钓鱼 (2012-09-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泳华)
*为陈光标的公关形象前途卜一卦 (2011-07-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胡远强)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九) 怒与不怒 九论郭美美式炫富与陈光标式慈善 (2011-07-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宗南、张京宏)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八):同与不同 八论营销蝴蝶效应与陈光标式慈善 (2011-06-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宗南、张京宏)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七) 死与不死 七论药家鑫式作恶与陈光标式行善 (2011-06-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宗南、张京宏)
*智与不智 六论陈光标式慈善与郭鹤年式慈善、曹德旺式慈善 (2011-05-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宗南、张京宏)
*勇与不勇 四论陈光标事件与史玉柱、牟其中、吴炳新等 (2011-05-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宗南、张京宏)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三):仁与不仁 三论陈光标事件中本质与目的的关系 (2011-05-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宗南、张京宏)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二):信与不信 再谈陈光标事件折射出的社会诚信危机 (2011-05-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宗南、张京宏)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一):言与不言 如何看待陈光标现象 (2011-05-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宗南、张京宏)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