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营销问题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2001-07-30, 作者: 米尔顿·科特勒, 访问人数: 21209
7 上页:竞争战略(7)
收益率
银行寻求好的收益率,因为它的所有者希望得到丰厚的红利和不断增值的股价。这对私人银行和已经部分私有化的国有银行来说是同样的道理。当股东感到高兴时,他们会购买更多的银行股票和债券,通过公众持股来积聚银行的资本,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钱可用在贷款、投资和银行发展上。国有银行缺乏对收益率的刺激,它们的资金来源是存款和政府债券而不是私人投资,但它们真的愿意赚钱,它们通过低利率存款和高利率贷款来做到这一点的。如果它们没有遇到竞争,它们会节约营销和技术成本而获得盈余,这种做法可以用于政策目的,但却不具备资金增长的基础。
中国需要不断增长的资本金来投资,它不可避免转向银行上市并增加对收益率的重视。为了把投资者吸引到银行权益和债券上来,必须让他们相信政府的法规是支持银行的收益目标的。如果税收很高,而经营的范围和规模有受到限制,那就很难实现盈利。在法规的掩盖下,银行的运作和交易对投资者来说都缺乏透明,这无法刺激投资者将他们的钱放在“黑箱子”里。但如果政府给银行更广泛的经营范围,并且在这个范围内,对任何经审核的信息要求披露,这样投资人将会被吸引到这一市场上来。
越来越多的中国银行准备上市,现在在100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2家是合资银行,即深圳发展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只有6家上市公司列为金融业务。相对来说,在美国有五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是金融实体。
银行进一步的发行债券则要求在资产质量的汇报上及投资风险、审计、透明度、内部控制机制以及精确的计划书等方面的信息披露有更大程度的提升。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页 下页:收益率(2)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22篇) |
零售银行竞争当学宝洁 (2009-08-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郑新安)
美国银行启示录:换一种方法营销借记卡 (2007-06-20, 中《成功营销》,作者:戴世洪)
品牌是中国银行业的软肋 (2007-05-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兴国)
银行业的营销暗伤 (2006-07-04, 《成功营销》2006年第七期,作者:周颖、李明旭)
中国银行,还能走多远? (2005-06-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邓胡子)
“儿科化营销”之我见 (2004-12-23, 银行家营销网,作者:郭晓冰)
一则不能不批的广告 (2004-04-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江伟)
像卖汉堡一样经营银行--商业银行的经营之道 (2003-12-19, 《成功营销》,作者:王卓)
尊贵还是时尚--国内女性信用卡营销定位分析 (2003-07-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伟)
银行营销--商业银行的唯一选择与发展方向(英文) (2003-05-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江浩)
中行新疆分行“长城—利百得”联名卡的市场运作 (2002-07-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徐飞)
宜昌市商业银行三峡卡推广纪实 (2002-07-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崔少云)
从个人电子汇兑业务看工商银行的市场营销 (2002-03-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葛晓红)
银行裁员:静悄悄的革命 (2001-12-10, 南风窗,作者:翟宇)
通向核心业务的互联网法则——第一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 (2001-06-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米尔顿·科特勒)
美国大通银行的消费服务市场细分 (2001-06-14,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作者:米尔顿·科特勒)
大银行在大型资料库和市场营销方面学到了什么? (2001-03-20, 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作者:Ruediger Adolf、Stagcey Grant-Thompson、Wendy Harrington、March Singer)
银行也要盯假日经济 (2000-09-20, 和讯 homeway)
网络银行:e时代银行概念 (2000-08-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专题策划:严绍健)
银行承兑策略 (2000-07-04, 《销售与市场》1997年第十二期,作者:潘志刚)
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 (2000-06-30,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十二期,作者:周伟)
银行收储营销 (2000-06-30,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三期,作者:汤凤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