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企业与人 > 人在旅途 > 陷阱四伏的电视购物

陷阱四伏的电视购物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8-10-23, 作者: 毛小民, 访问人数: 2922


7 上页:第 1 页

  拿到证据后,我到了工商部门,工商部门给邮政投递部门出具了“要求北京迪欧斯科贸有限公司在一周之内把用户订购的产品寄到,否则将款退回用户”。拿到处理意见后,到了邮政部门,对方看了后讲,这份处理意见他看了,但不会签收,如果一旦签收就意味着我们有共同欺诈的嫌疑,但是工作人员保证,只要问题不解决,他就会一直把款压在郑州。

  后来我就出差了,但是直到今天(从对方说货第二次寄出到现在快一个月了),也没有见到对方寄的产品。给邱小姐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打对方公司电话,说等会让邱小姐给回电话,但是同样是到今天也没有接到对方的电话。

  现在回到我原来所购的CECT手机,只从手机买了后,就经常出现莫名奇妙的给一些陌生手机发送短信,打这些手机对方也不接。厂家承诺给赠送镭射照片的手机后盖,但是照片发送给厂家提供的网站后,对方回复了照片合格的邮件后,截止今天同样是石沉大海。给厂方联系后,质问对方为什么去诈骗,她讲他们没有诈骗,但是许多诈骗公司会打个电视购物的名义去诈骗。但是等问到为什么只在他们那里订购过手机,为什么个人资料会泄露的到处都是,让诈骗公司有机可乘,他们讲邮寄的包裹上都有个人资料,至于是怎么泄露的他们也不知道(后来我看一份报纸上讲,消费者的电视购物资料会被以10元/份的价格卖给其他电视购物,恐怕里面也会包含诈骗公司了);打联通公司的客服电话,质询为什么手机会无缘无故的给陌生手机发短信,客服人员讲网络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但是会存在手机被提前设置的问题,真他妈的郁闷。

  不过好在给邮政部门打电话,他们讲货款还在,我到了郑州就可以给解决。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诈骗公司是如何钻法律的漏洞,让消费者上当呢?

  一、在电视上播放产品广告(广告会极富煽动性,功能多,价格低等是主要卖点);给消费者打电话推销名牌产品,主要理由就是有什么活动,价格非常优惠。

  二、用货到付款的方式打消消费者疑虑。消费者同意订购后,采取狸猫换太子的手段,把消费者订购的产品换成价格非常低廉的山寨机或其他产品。

  三、货到后,包裹上会注明先付款再打开包裹的规定。但是等消费者付款打开包裹后,则意味着交易行为完成。

  四、等消费者发现产品不对时,已经没有办法了,因为邮政部门只承担邮寄和代收款的义务。消费者想退货就得找原销售单位去交涉了,货款交到邮政部门手中后如果没有销售单位的同意退货的证明是不可能退货和拿回自己的钱的。

  五、如果消费者给销售单位联系说货发错了,对方会马上道歉,说由于工作失误发错货了,他们会马上再安排发货。

  六、没有意识到上当的消费者就会越陷越深,对方的货到后同样是先付款再验货,然后才会把原货退回,原款给退回来,但是往往还是货发“错”了,对方还是会同意重新再发货。这样以来,消费者就会屡次上当受骗。某报纸曾报道有一个消费者就这样被骗走了一万多元,最后还是在邮政部门的提醒下才没敢打开对方重新给寄的包裹。

  七、但是当消费者意识到被诈骗时,想维权但是会困难重重,一则难以收集到有效的证据(诈骗方不出具销售发票,而且消费者在此以前难以会想到让对方给出具书面的产品订购证明),二是如果要到异地去维权,则代价和成本往往会很高,一般消费者就只能选择自认倒霉。

  面对诈骗公司已经严重损害到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消费者面对诈骗和财产损失也没有合适的法律依据来进行维权,同时也会伤害到电视购物行业的有序发展。所以有必要要求国家的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弥补这一法律漏洞。建议如下:

  一、要求所有的从事电视购物的公司都必须在工商机关进行注册登记,否则不得从事这一业务。

  二、在电视购物环节,增加对消费者有利的条款。比如:消费者可以要求销售单位在产品订购过程中给消费者出具书面的产品订购书,在产品邮寄包裹中要附带销售单位的营业执照,否则消费者有权产品到后拒绝付款或邮政部门可以作主把款退回消费者;在消费者付款打开包裹时,邮政人员要和消费者同时进行货物验证,如果所邮寄产品与订购书上的产品不符,邮政人员必须马上把货款退回消费者,并双方签字进行确认,或者授权邮政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扣押货款,要求销售方在一定时间内把消费者所订购的产品寄到验证无误后,才把原货退回,货款寄走,否则过了这个时间,应无条件给消费者退款;对涉嫌消费欺诈的公司给予重罚。

  那么作为消费者该如何在电视购物中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一、不要有占便宜的心理,如果电视购物中的价格比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价格低很多的情况下,不要去购买

  二、凡是以电视购物的名义电话推销产品的,几乎全是诈骗公司,不管产品和价格多诱人,都不要心动

  三、与对方确定购物时,应要求对方出具所订购产品的书面证明,为今后被诈骗维权时有有力的证据

  四、在产品到了以后,不要急着去付款和打开包裹,而应在网络上输入邮寄包裹上的公司名称搜索一下,看这些公司是否有涉嫌消费欺诈的经历,比如像北京迪欧斯科贸有限公司,如果有就要坚决放弃。

  五、一旦发现被骗,则应迅速求助当地的工商和公安机关,把货款先扣下来,再想问题解决的办法。

  北京迪欧斯科贸有限公司 电话:01063006718,邱小姐手机:15011439093.希望大家谨防受骗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maoxiaomin6@12.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2篇)
*诚信危机毁灭中国电视购物 (2010-07-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赛军)
*电视购物,你坑了消费者还是救了消费者? (2010-02-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揭世奇)
*电视购物,为何能让消费者从心动到行动? (2010-01-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孝明)
*电视购物:营销的第五终端 (2009-11-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唐江华)
*品牌家电做电视购物是“杀鸡取卵”? (2009-09-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国山)
*电视购物搬进美容院,销售成倍翻 (2008-12-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东)
*电视购物“雷倒”消费者 (2008-11-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洪东)
*价值与理性的回归?也谈电视购物 (2008-06-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段继刚)
*电视购物是如何创造销售奇迹的? (2008-03-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范志峰)
*国产手机电视购物渠道模式的是与非 (2007-10-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琪)
*谁来拯救电视购物? (2007-07-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轮回)
*中国电视购物的宣传太差 (2007-03-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从军)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