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2005:平板电视,谁主沉浮?

2005:平板电视,谁主沉浮?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1-07, 作者: 刘步尘, 访问人数: 3755


7 上页:第 1 页

  2005年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四大特征

  预计2005年的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将呈现出四大特征。

  第一,市场持续高速成长。近年来,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基本上保持年均300%增速,预计未来四年之内(到2008年)此增长率保持不变。如果以此增长率和2004年30万台基数计算,2008年底中国液晶电视市场销量将超过1000万台。即使考虑到抑制因素,2008年中国液晶电视年销量也在800万台以上,基本上是四分天下有其一。

  第二,继续大幅降价。预计2005年中国液晶电视将继续保持大幅度降价态势。以最具有代表性的15、30英寸两个规格液晶电视为例,2005年,15英寸液晶电视将由目前均价4500元降到3000元以下,个别品牌个别型号将突破1500元大关;30英寸液晶电视将由目前均价14000元降到11000元,个别品牌个别型号将降到8000元以内。其他规格也将出现不同的降价。

  液晶电视持续大幅降价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全球液晶面板供应能力急速提高,到2004年下半年,全球面板基本上已经出现供求平衡。2005年,全球至少还会有两条六代面板生产线投入生产,七代面板生产线也不排除有可能投产的可能。面板供应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带来一个重要结果就是面板供应价格的大幅度下降,我们知道,面板成本占整机成本的50%—70%,其价格的大幅下降,必然带来整机价格的下降。第二,全球电视制造商和销售商都在大力拓展液晶电视市场,为刺激市场成长而采取的降价措施接连不断。第三,彩电制造企业的规模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必然带来单机成本的下降,客观上为降价提供了空间。

  第三,30英寸液晶电视将逐步成为主流产品。目前,中国液晶电视市场仍以小屏幕产品为主导,但是,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改变。未来市场将逐步向大屏幕方向延伸,并最终形成30与15英寸两大规格主导市场的局面。其中,30英寸的市场份额还要更大。事实也是如此,从全球看,30英寸是液晶电视主导规格。未来家庭液晶电视将呈现这样的分布特征:客厅以30英寸为主,卧室以20英寸为主,15英寸将逐渐退缩到书房、厨房等相对狭小的空间内。

  第四,民族液晶电视产业形势持续严峻。虽然中国液晶电视市场成长迅速,但是,总体看中国液晶电视产业形势还是严峻的。首先,在以液晶电视为代表的平板电视时代,中国企业仍然未能突破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瓶颈,一般认为,这一点从根本决定了未来中国企业难免出现被动局面。其次,中国企业至今尚未架构出完整的产业链,在最重要的面板、核心模块制造和供应环节上,中国企业不具有话语权。虽然目前也有上广电、京东方尝试进入面板领域,但是,无论产品等级还是供应能力,都与韩国、台湾、日本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局面短期内存在是可以的,但是,持续存在下去将是非常危险的。

  “新平板主义”大行其道

  目前,大家一说到平板电视就是等离子、液晶电视,其实,这是一个相对狭隘的认知。平板电视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新型平板电视不断出现,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完善。

  2004年10月初,TCL率先提出“新平板主义”主张,认为,平板电视不仅包括等离子和液晶,还包括厚度在18厘米以下的DLP背投电视。事实上,除了等离子、液晶、平板DLP之外,OLED和SED也正在逐步实现产业化,并有望成为下一轮平板电视的亮点产品。

  还有一种介于平板电视和CRT电视之间的电视,就是FED电视。据悉,FED电视同时具备平板电视的轻薄和CRT电视高亮度、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优势,是未来拯救CRT电视消亡的产品,并有望成为未来电视中的高端产品。目前,该产品已经在日本企业试制成功,国内企业如TCL也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

  就平板背投电视而言,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DLP背投和LCD背投。这两种背投产品均比CRT背投更具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背投升级产品。但是,两种产品成长趋势略有不同。一般认为DLP背投综合优势比LCD背投更明显一些,一方面,DLP背投技术比LCD背投更成熟,另一方面,DLP背投也比LCD背投做得更轻薄时尚。但是,也有企业比较看好LCD背投,这些企业主要是日本的企业。国内企业主推DLP背投的是TCL,最近获得中央电视台2004年度“最具前瞻性创新设计奖”的DLP61V6,就是这样一款产品,该产品屏幕规格达到61英寸,机身厚度只有17厘米,属于典型的平板电视产品。

  作者为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策略总监,2004年中国首届金凤凰营销奖唯一特别金奖获得者。联系电话:020—38250006,电子邮件: liubc@zlz.com

1 2





关于作者:
刘步尘 刘步尘:现任甲春秋传媒机构策略总监。历任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策略总监,TCL集团彩电新闻发言人。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企业新闻传播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新浪网、中国营销传播网、销售与市场、人民网、博锐管理在线等媒体专栏作家
查看刘步尘详细介绍  浏览刘步尘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3篇)
*平板电视:国产品牌仍有降价空间! (2006-03-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玉国)
*全球平板电视高价气泡开始泄气 (2005-12-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平板电视,思路决定出路 (2005-11-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裕鸿)
*平板电视还能火多久? (2005-10-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小华)
*四大瓶颈制约平板电视市场 (2005-09-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宝钧)
*平板电视:中国彩电业在尴尬中求生 (2005-08-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宝钧)
*“平板崛起引发彩电业新变局”专家论坛 (2005-08-15, 《成功营销》
*平板电视,岂能揠苗助长? (2005-08-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闻涧)
*彩电制造商平板化冲动 (2005-06-02, 经济观察报,作者:周涛)
*避开反倾销 国内彩电四大家族发力平板电视 (2004-10-28, 经济观察报,作者:常怡)
*平板电视:家电业最后的大餐,想吃并不容易? (2004-10-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同强)
*中国平板电视:一个以制造的名义开玩的分销游戏 (2004-09-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平板电视对中国的电视产业只是个新鲜的老故事 (2004-09-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0-05 05: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