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宝洁战略新思维--大飘柔背后的温柔革命 7 上页:第 2 页 3、欧莱雅的中国布局 欧莱雅集团一共拥有500多个品牌,其中17个是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占据着欧莱雅集团销售总额的94%。目前已经有10个品牌引入到中国,加上刚刚收入囊中的小护士和羽西,欧莱雅在华目前一共拥有12个品牌。按照盖保罗所说的金字塔理论,欧莱雅在中国的品牌框架包括了高端、中端和低端三个部分: ![]() 塔尖部分。高端第一品牌是赫莲娜,无论从产品品质和价位都是这12个品牌中最高的,面对的消费群体的年龄也相应偏高,并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第二品牌是兰蔻,它是全球最著名的高端化妆品牌之一,消费者年龄比赫莲娜年轻一些,也具有相当的消费能力;第三品牌是碧欧泉,它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时尚消费者,欧莱雅集团希望把它塑造成大众消费者进入高端化妆品的敲门砖,价格也比赫莲娜和兰蔻低一些。它们主要在高档的百货商场销售,兰蔻在22个城市有45个专柜,目前在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占有率第一,碧欧泉则是第四。而赫莲娜2000年10月才进入中国,目前在全国最高档百货商店中只有6个销售点,柜台是最少的。 塔中部分。中端品牌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美发产品,有卡诗和欧莱雅专业美发。卡诗在染发领域属于高档品牌,比欧莱雅专业美发高一些,它们销售渠道都是发廊及专业美发店;还有一块是活性健康化妆品,有薇姿和理肤泉两个品牌,它们通过药房经销。 塔基部分。中国市场不同于欧美及日本市场之处,就在于中国市场很大而且非常多元化,消费梯度很多,尤其是塔基部分的比例大。在大众市场,欧莱雅目前在中国一共有5个品牌。其中,巴黎欧莱雅是属于最高端的,它有护肤、彩妆、染发等产品,在全国500多个百货商场设有专柜,还在家乐福、沃尔玛等高档超市有售,欧莱雅的高档染发品已是目前中国高档染发品的第一品牌。第二品牌是羽西,羽西秉承“专为亚洲人的皮肤设计”的理念,是一个主流品牌,在全国240多个城市的800家百货商场有售。第三品牌是美宝莲——来自美国的大众彩妆品牌,它在全球很多国家彩妆领域排名第一,在中国也毫不例外,目前已经进入了600个城市,有1.2万个柜台。第四品牌是卡尼尔,目前在中国主要是引进了染发产品,它相比欧莱雅更大众化一些,年轻时尚,在中国5000多个销售点有售。第五品牌是小护士,它面对的是追求自然美的年轻消费者,市场认知度90%以上,目前在全国有28万个销售点,网点遍布了国内二、三级县市。 4、宝洁(中国)的反击——无缝隙战略 实际上,宝洁与欧莱雅之争早有渊源,在美宝莲、伊卡璐、德国威娜等品牌的收购中,都有过激烈争夺。或许因在羽西收购战中意外出局,反而激发了日化业“教父”宝洁在大众化妆品市场的斗志,其全方位的美容化妆品业务的推进决心丝毫未受影响。就在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后,宝洁急切地向外界正式宣布了其欲斥资32亿欧元收购国际著名品牌妮维雅的决定,而此前多为业内猜测消息;同时为获得和美宝莲抗衡的能力,宝洁打算今年将把在美国彩妆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都常年保持第一的Cover Girl引进到中国市场。种种迹象表明,宝洁几乎每一个举动都意在增加与欧莱雅在化妆品市场的抗争力。 但是对“妮维雅”的收购阻力重重,欧莱雅同样“垂涎”已久,宝洁(中国)有关人士也表示,就像当年欧莱雅收购美宝莲一样,宝洁收购老对手的道路并不是显得很顺畅。宝洁自有新品牌的引入,也需要相当的时日,更因为宝洁并不想加大新品牌进入中国的步伐——由于诸多压力,它希望做好现有的品牌,所以短期内新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不会有眉目。此外,伊卡璐和德国威娜在中国美发领域的推进,又显得过于迟缓。 但宝洁在中低端美容化妆市场出现的真空,不可能就让它长期得不到填补;如果不赶紧补缺的话,等待宝洁的就将是大群中低档化妆品消费者的流失。作为宝洁唯一在中国市场可以独立运作的品牌——飘柔而言,就有了这样的可能,来补这个漏洞。2004年3月,飘柔在沐浴市场上推出沐浴露、香皂,为飘柔品牌向多领域发展迈出了第一步。而这看上去小小的一步,实际上已经为接下去飘柔进军低端美容化妆市场埋下了重要的伏笔。一旦04年飘柔沐浴系列的销售被中国市场证明是成功的,之后飘柔推出美容化妆产品,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 (三)大飘柔的战略宿命 中国美容化妆市场的无缝隙战略其实与宝洁全球大品牌战略是不谋而和的,或者说中国飘柔是宝洁大品牌战略的一个典型个案。正是因为中国市场的独特性,才把这个使命落在了飘柔身上。真正要把飘柔打造成为超级大品牌,绝对要进行更大范围的延伸,而高利润的美容化妆市场不能不说是飘柔延伸的绝佳领域。 下一个10亿美金的大品牌,将由飘柔来完成。在宝洁(中国)的官方网站上,飘柔已经被隐去,将代之以独立的“飘柔(中国)”网站。 ![]()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