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策划人≠经理人 策划人的经理人情节 时下最让人羡慕的职业莫过于职业经理人,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使得多少人为它削尖脑袋。一群策划人也不甘居幕后,跳到前台改当经理人,成为职场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科龙董事长王国端几顾茅庐请屈云波主管营销;“十大策略人”赵强被“猎”到“名人”,如今转任婷美内衣CEO;余明阳曾离开深圳大学2年出任沱牌总经理。到孙陶然就职商务通营销副总;华红兵在赤水河和天士力白酒圈子里转悠;现行广告孙先红出任蒙牛乳业副总裁。 无独有偶,洋策划人也纷纷往经理人圈子里钻。迈克·戴尔辞去CEO的职位,保留主席一职,任命曾经是全球第四大咨询公司贝恩的副总裁兼合伙人的凯文·罗林斯为这家全球最大PC企业的CEO。 策划人当经理人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媒体曝光率高。他们大都博览经济营销群书,掌握国内外前沿的论点,写有大量评论文章见诸媒体。策划人研究的重点往往是企业发展的瓶颈,他们针对“企业病”的研究报告,使企业家看后有如“醍醐灌顶”。策划人一般善于炒作,策划人在与企业家打交道时往往以专家身份出现,心理占有优势。 第二,外脑经历。资深策划人拥有大量成功和失败案例的“财富”。这些经历使得策划人具有理论素养高,诊断能力强的特点,往往是企业急需的稀缺人才。策划人平时工作就是接触企业,企业资源越多,“就业机会”就越多。策划人在做出优秀的策划案后,企业老板很多会产生连方案带人“一锅端”的想法。 第三,“点石成金”。当今产品过剩,营销手段同质化。策划界的一些奇人采取诸如事件营销等策划牌,点石成金。作为经典案例的“富亚油漆”事件营销,“名人”大战“商务通”,都是出自著名策划人之手。使得企业名利双收,更有甚者实现“一夜暴富”的奇迹。所以企业很想得到策划人的“金手指”。 第四,传播经验。策划公司的一大业务就是为企业制定公关传播策略。策划人往往善于做媒体分析,媒体组合,借助媒体宣传来为企业造势。且策划人的文笔都比较好,做传播工作得心应手,而不用请“枪手”代劳。 第五,空降兵的冲击作用。一个叫“Blaster——冲击波”的计算机病毒让全世界的PC用户领教它的厉害。屈云波“空降”科龙事件曾使策划营销界和媒体“风声鹤唳”。在屈云波“红透半边天”的同时,科龙借力打力,一系列的造势,家电行业风云再起。企业聘请策划人当经理人也是看中对行业和企业原有秩序的冲击和洗牌的“鲶鱼效应”。 经理人之路并非坦途 屈云波落马了。据说,屈先生干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在公司闭门不出,苦思冥想“策划”,而对走访经销商和市场等功课不太感兴趣。这个结果并没有让科龙满意,同时没能扭转科龙亏损局面。现在重操旧业,拾起咨询的老本行。 余明阳与曲云波下海科龙遥相呼应,算是业外营销专家空降企业的典型之一。而改革并不顺利,据说余明阳与沱牌董事长各有一套核心班子,“二张皮”当然无法融合。最终黯然回校教书,离开的方式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孙陶然也离开PDA这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是非之地;2003年,“威鹏”牛仔请来营销专家斯剑任品牌CEO,然而未满一年,斯剑提前辞职,业界传言斯剑与“威鹏”目前还有一段经济纠葛。 策划人应该到了反思的时候了!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