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企业与人 > 治业之道 > 策划人≠经理人

策划人≠经理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09-20, 作者: 姚少文, 访问人数: 3573


7 上页:第 1 页

  策划人的短板

  1、急功近利:策划人的策略存在同质化现象,只晓得“大投入”、“大炒作”,花钱如流水,成本无限提高。一味的做品牌造势,一味的广告轰炸,大打商战,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经得起这样折腾的。其实,谁也不是英雄。企业的持续发展要靠内功的夯实和企业文化和品牌的长期培育。

  2、本本主义:学院派否定一切“低俗”的方法。他们推崇这个创新,那个创意。工作方法是“夜半歌声”---习惯夜里工作,苦思冥想,忽视对企业实际状况的调研。而实践正是策划人急须恶补的短板。我们现在接触的经济、营销理论,大多是西方的经典,本身就必须同中国的实际联系,与中国东方文化结合。只唯科特勒、波特、杜拉克、特劳特、奥格威的上,只会陷入赵括当年“纸上谈兵”的误区。

  3、把品牌当成一只“筐”:现在的媒体动不动就是什么品牌大战,品牌论坛,品牌策略,品牌满天飞。许多中小企业的老板可能做梦都是如何打造出品牌。实际上我认为这些企业不提品牌可能还能活下去,做了品牌也许死得更快。原因不言而喻:做品牌太贵了。有的企业一翻折腾下来,几百万、上千万打了水漂,企业品牌大家没有记住,企业失败的案例可能被咨询公司写到案例里去。 

  企业的目标是什么,是做品牌吗?是做百年老店吗?错!不是说品牌不重要。品牌应该是强势企业的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但不是所有企业的唯一选择。发展中的企业更紧迫的事情是生存,所以成本控制、渠道建设成为它们的战略首选。伊利亚胡 M 高德拉特在《目标》一书中提到挽救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不是要品牌,重要的是要把赚钱作为目标。犹太人为什么会做生意?因为他们始终以赚钱为目标。什么能使企业花最少的代价去赚钱,这才是职业经理人要做的事情。企业除品牌之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4、定位不准:正如余明阳在沱牌搭起“余办”与董事长对着干。很多策划人摇身一变成为经理人后,忘了自己的位置,总想发号施令,惟我独尊,有严重的逆反心理:董事长原来的都是错误的。可千万别小瞧了你身边的所谓“农民企业家”,他们的成功必有原因。如果不摆正位置,善于沟通,放下架子,向老板学习,势必与东家造成冲突,不欢而散。

  经理人和老板如何般配?

  经理人和老板是否配合默契,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策划人改当经理人应该直面分析自己是否适合这家企业和老板,而不是有奶就是娘。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史考特·派瑞博士指出:一般来说,经理人往往是思考型、行动导向的人;领导人则是知觉论者、对别人的感觉和需求很敏感。任何公司都应该扪心自问,公司里是否同时有经理人和领导者,因为他们二者都很重要。

  简单理解就是说经理人和老板应该是两种类型的人。策划人做经理人要选和自己互补的老板作搭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

  同时拥有两个很强的领导人,有时对企业并不是福音。三国的曹操和杨修类型一致,强强相对,所以无法共存。美国苹果电脑的乔布斯和斯卡利都是能力超群的适合当CEO的同一类型。苹果首次出现赤字。乔布斯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咎于斯卡利的管理无方,斯卡利则把苹果的困境归咎干乔布斯对经营决策的干涉。这个领导层配合上的错位导致苹果电脑的衰败,最终导致面临收购的境地。国内也有这样的例子,陆强华将创维的销售量从7亿做到了43亿,但是仍然选择了“离开”。原因就在于黄宏生也正是一个致力于执行的人。

  而成功的企业,往往是企业家和经理人配置平衡:王石有了郁亮,才得以分身攀登珠峰;海尔的张瑞敏做战略,杨绵绵做执行;联想柳传智退居幕后,杨元庆和郭为的才能得以发挥。国内策划人改当经理人比较成功的是赵强和孙先红。婷美董事长周枫提出“事业经理人”观念,让赵强不仅仅是“高级打工仔”,同时拥有股份,把公司当成事业去做。蒙牛的牛更生长于架构,孙先红辅佐其营销和传播。

  这里有必要讲一讲洋策划凯文·罗林斯和迈克·戴尔这对黄金搭档。两人从条件上明显“错位”:罗林斯51岁,戴尔39岁;罗林斯沉默内敛,戴尔外向健谈;一个是资深咨询师,一个是攒电脑出身。但他们却经常能不约而同说出相同的话,而且一个人能很自然地把另一人的想法补充完。在做重大决策时互相监督。戴尔说“我或他单独所做的决定都不如我们共同商议的结果”。罗林斯回应“我或他单独的时候总有一些愚蠢的想法”。形成这种绝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相互坦诚和良好沟通。他们公用一间40英尺宽的OFFICE,中间只用一块玻璃隔开。他们异口同声说这扇玻璃门永远是敞开的。正是他们的合作如同“同一大脑的左右两部分”,才成就戴尔这家增长速度最快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商业神话。

  策划人改当经理人应该学习凯文·罗林斯的涵养。当然,没有赶上迈克·戴尔这样的老板,就甘于做一个安份的策划人吧!因为不是所有的策划人都适合当经理人。遥想三国当年,刘备与诸葛亮就相当于老板和策划人的关系:正是由于两个人性格的互补,才打拼出三分之一的天下。刘备死后,由刘禅与诸葛亮匹配,打破原来的平衡,诸葛亮只能违愿兼任“CEO”,就算智慧超人的诸葛亮也难以担当“经理人”重任,最终六出祁山病死在定军山。

  姚少文:内蒙古仕奇服装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北京仕奇职业装CEO;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商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客座教授。知名职业经理人、营销专家。中国战略学研究会企业战略专业委员会特约研究员。《新营销》、《环球品牌网》、《服装时报》、《中国纺织报》、《销售与管理》、《销售与市场》专栏评论员。联系电话: 13801373466,电子邮件: shiqi1828@sin.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姚少文职场“三级跳” (2005-08-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姚少文)
*职业策划人四两拨千斤 (2004-09-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松)
*策划人心态批判 (2004-08-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谢付亮)
*职业经理人怎样选对老板? (2004-08-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林建明)
*经理人要恪守的五大信条 (2004-08-04, 《中外管理》2004年第八期,作者:余世维)
*高效经理人为何高效 (2004-07-27, 经济观察报,作者:彼得·德鲁克)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2 05: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