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企业方法 > 家族企业:蒙冤之后是晴天

家族企业:蒙冤之后是晴天

从经济法学的角度论家族企业在我国民营经济治理中的地位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06-11, 作者: 李华振, 访问人数: 3509


7 上页:第 1 页

  西方“两权合一”浪潮:家族企业备受青睐

  就在我国国企改革大力提倡“两权分离”并认为这是“学习西方先进的企业经验”时,西方却兴起了“两权合一”的浪潮,家族企业因此而备受青睐。

  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就发现:在两权分离的企业中,经营者是在“使用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钱财,也就不可能盼望他们会有像私人公司那样的警觉性去管理企业”。但这种“异样的声音”被淹没在近现代飞速发展的大工业浪潮里,因为公司规模的庞大导致了普遍的两权分离。

  但后来,西方实行两权分离的公司屡屡发生经营者腐败、经理层侵害公司和股东利益、大股东操纵公司损害中小股东、甚至跨国公司被内部人搞垮等等恶性事件。西方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于是产生了今天广为人知的科斯定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及理论分析之下,西方兴起了“中小企业将成为21世纪主流企业”的浪潮,许多大公司也因此而化大为小、化整为散,集团式大企业也不再是传统的“总分公司制”,纷纷改成“母子公司制”。(总分公司制中,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而母子公司制中,各个子公司都是独立的中小型企业法人。)家族企业以其明显的优势特点,成为中小企业最主要的组织形态。

  这种做法可以避免两权分离带来的种种弊端。司法部“公司治理结构专项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刘大洪指出,在家族企业里,所有者就能够直接有效地监控企业经营,防范经营者风险。(注意: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并不是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合一;从法律的技术层面上讲,法人财产权是必须独立的、不得受所有者非法操纵。法人财产权不等于经营权。)

  中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主力是家族企业

  中国改革20多年来,国有企业是上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有企业将让位于民营企业。中央政府已经把“国有股减持”、“国退民进”、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作为明确的战略提出来,且已经切实实施相应措施。据最近的一次统计,如果把那些“戴着红帽子的名国有实民营”企业计算在内,中国目前的民营经济力量已接近国有经济!而且,在接下来的深化改革过程里,中央决心继续调整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进一步贯彻“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造”,真正与国际接轨,建立起“人民主导的、而不是国家权力主导的市场经济”。

  实际上,目前中国民营经济的90%以上都是家族企业,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家族企业。中国下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力将是以家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目前,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最迅速、最健康的当数温州,我们不妨以其为例,来剖析中国家族企业的必然性。在温州,不仅个人业主制企业完全属于家族企业,连股份合作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也大多保留着浓厚的家族色彩。温州民营企业选择家族制是在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作用下,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温州是一个带有浓厚传统文化特色的社会,在转型期中,民企很难通过外部其他途径获取资本,家族成员是企业资本的重要来源。温州奇迹的很大原因在于一张巨大的社会网络支撑着温州人的流动和移民行为,他们通过家族关系链流动、迁移、聚集,家族网络降低了生产和经营成本,减少他们在异国他乡所面临的生存、生活和发展风险。温州人往往从族人那里学习经营经验,这种血缘亲缘关系构成的家族网络是产业扩散的重要渠道。建立在血亲关系上的低信任度社会难以造就非血亲的民营企业。由于血缘和亲缘关系的特殊凝聚力以及家族成员为家族事业的自我牺牲精神,家族企业能够极大地降低内部监督成本。

  家族企业最适合中国社会文化传统

  在同属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及地区里,家族企业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华人资本界著名的永诚实业集团董事长刘孟奇说,在华人企业里,即使是跨国大公司,也一直以家族制为主导。这绝非偶然,其背后是独特的中华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家族企业最适合中国社会文化传统,其存在是必然的、长期的。

  中国人有明显的“仇富”心理,这既不利于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也不利于家族企业对外来人才的重视、信任和重用。有个笑话,说心理学家随机挑选了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对他们进行催眠,然后问他们对待富人的态度,让他们说出真话。美国人说:“我敬佩富人,我也想成为富人。我想为富人工作,以得到丰厚的薪水。”中国人则说:“我嫉妒富人,眼都红了。我想劫富济贫。”在这种明显的“仇富”心理支配下,中国民营经济的所有者不敢、不愿去重用外来人才,因为他不能保证“外人”会不会暗中背叛他、算计他、甚至劫持他!这使家族企业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必然的、也是迫不得已的首选,因为家族成员不会产生上述风险。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家族企业。在西方,人们以“在大公司工作”为荣;而在中国,即使在最大的、最好的公司里工作,也被视为“为别人打工,没前途”。中国人都想“自己当老板”,即使是一个小老板,也胜过为别人打工。这使中国一直难以形成正规的、繁荣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有个形象的比喻,说:中国目前的职业经理比国宝大熊猫还少,而大大小小的、成功的不成功的、现实的做梦的老板却比老鼠还多。没有发达的职业经理市场,民营企业很难获得足够的、称职的、恪守职业道德的外来人才,于是,不得不仍然倚靠家族成员,这也导致家族企业盛行。

  社会信用监控体系不健全,加之我国长期以来漠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使人们(尤其是“打工经理”)普遍产生一种“没出事时赶紧捞,出事之后撒腿跑”的短期心理及近视行为。民营经济的打工经理腐败事件经常发生,有关机关对待这种事也往往睁一眼闭一眼,认为“反正又不是侵犯国家全民财产,富人损失一点无所谓”。我国经济法专家刘大洪指出,对私人财产的“公力保护”不力,也迫使民营经济干脆进行“私力救济”,实行家族制,由“自己人”控制着企业经营的日常过程,根绝“外来者”为祸的可能。

  原载:《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3年7期封面特稿

  李华振,河南人,祖籍安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部,财经作家,2003年度“十大智业人物”之一,在国家级经济类杂志上发表文章280余篇,并多次被人大报刊资料中心转载,见于北京社科院学报《北京社会科学》(季刊)、《人民日报之中国经济快讯(理论版)》、新华社《经济世界》、《中国经贸》、《中国商界》、《财经》、《财经报道》、《中国商人》、《政策与管理》、《经济导刊》、《企业研究》等刊。曾任多家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的战略企划中心总经理,被多家杂志以“封面人物”进行报道。联系方式: lhzlwh@yaho.com.cn 、 hzlwh@21c.com.cn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26篇)
*克服家族企业的弊端 (2012-09-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文武)
*中国家族企业如何发展与延续 (2011-06-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史光起)
*一个家族企业没落的真正原因 (2010-11-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洪东)
*赵本山给家族企业的启示 (2010-09-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蒙)
*家族企业VS非家族企业,哪种方式更有优势? (2010-04-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明利)
*能人经济时代的家族企业传承 (2010-03-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段磊)
*从同船渡到共枕眠:家族企业与“空降兵”和谐共生之道 (2009-11-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军辉)
*《红楼梦》:家族企业传承大智慧 (2009-10-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德华)
*卸下老板头上的紧箍--破解经销商家族体制下人员管理难题 (2009-06-26, 《糖烟酒周刊》,作者:张力明)
*家族企业管理的竞争力在哪? (2009-02-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运启)
*别让家族企业死在路上 (2009-02-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林)
*经销商要走出“家族作坊”的世界 (2008-10-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侯军伟)
*108年家族,第三代口述向四代传承细节 (2008-04-21, 《家族商业评论》(中文版),作者:张韬)
*宁波民营经济的“晋阶之道” (2007-11-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冯洪江)
*家族企业的生死路--A品牌B市场的操作策略分析 (2007-11-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贺康康)
*走出家族化误区,实现规范化管理 (2007-05-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魏耀清)
*文明的冲突--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家族企业文化与现代管理文化的差异 (2007-05-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何训)
*王永庆交棒:家族企业如何延续? (2006-07-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林正大)
*从家族企业到企业家族 (2006-03-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吕浩)
*家族企业是谁的? (2004-09-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景素奇)
*中国“短线型企业”不易“长大成人” (2004-07-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何苗、李健)
*家族企业牵手职业经理人难! (2004-03-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景素奇)
*职业化--家族企业的华山一条路? (2004-03-02, 《中外管理》2004年第三期,作者:景素奇)
*打破家族企业再发展的坚冰 (2004-02-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郑磊)
*家族企业管理突围的五六七 (2003-07-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政权)
*口袋论、分体论与共体论--家族企业的产权治理模式 (2003-06-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建法)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19 05: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