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婴幼儿食品渠道大战

婴幼儿食品渠道大战


《创业家》, 2003-11-04, 作者: 贺蓉, 访问人数: 5203


7 上页:浙江系崛起

美赞臣退出医院

  作为婴幼儿食品行业致高点的医务渠道,成为此轮争夺战的前阵。谁占领了这块市场,谁就把握了主动。

  5月过后,就职于安满几个月之久的营养代表张欣又要跳槽了。

  之前,她还是北京某大医院一名儿科医生,北京爆发非典疫情后,她毅然回到原单位抗非典第一线,与同事们一道战斗。非典过后,她打算再度“下海”。

  只是此次“下海”不再为安满,尽管这家新西兰国的外企一样在婴幼儿食品行业声名显赫,但她还是被另一家更大、待遇更好的生产同类产品的外企高薪挖走——毕竟,有着儿科从医背景的张欣在当前婴幼儿食品行业炙手可热。

  口碑是婴幼儿品牌传播的重要方式,而医院无疑是建立口碑再合适不过的渠道了。

  一家刚在北京立足的外企目前正在着手建立医务渠道。公司首先为院方出具产品免检证明、生产环节的具体情况,并且表明其在电视、平面媒体有一定的品牌推广力度,更为重要的是向医生详细讲解产品的配方。

  经过一系列细致的工作后,这家公司的医院市场基本上运转了起来。“企业只要敲开医院大门,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一位市场人士表示。

  其实,医院市场的明争暗斗早就存在。

  同医药代表一样,医务渠道的诞生同样来自于外企。1990年初,美国惠氏最先开辟了医院渠道,同时也最先把营养代表引进中国。公司设营养部,下面有若干营养代表,为了争夺第一口奶,公司派出了大批专家的营养代表去医院的儿科进行沟通。

  事实证明,惠氏用医务渠道有效地带动了销售。

  老大级别的美国亨氏食品集团也不甘示弱,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打造出“营养专家”的身份,并将这一品牌根植于医务渠道的建设中。目前公司在华拥有食品、营养及医学知名专家组成的“亨氏专家团”,在各地知名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还设有名誉专家。

  紧随其后的还有雀巢,这家产品集中在奶粉、米粉生产线上的外企,相应打出了“食品专家”的强势品牌,并将知识营销模式进行到底:免费开办妈妈班,专业、科学地讲解育婴知识。此举同样得到了医院及妈妈们的普遍信任。

  医院渠道一旦打通,很大程度就决定了订单的数量。引进丹麦技术的多美滋,据称在苏州,由于工作到位,营养代表几乎不用出门,坐在办公室等电话就能拿到订单。

  而在今年市场的推动下,医务渠道的争夺战升级了。

  据悉,安满在今年年初设立了一个专业的营养部。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之前这家公司招了一位老太太在北京市场做营养代表,但效果不佳。为了适应白热化的竞争,安满不得不重建医务渠道。

  由于成本和本身定位原因,伊利、完达山、红星等企业习惯了一条腿走路,几乎不走医务渠道。长期占据着国内医院渠道的是洋品牌。

  只是现在,外资品牌垄断医院渠道的冰封有了溶化迹象。

  因为一些中国本土企业效仿而来,其中不乏比洋品牌做得更好——就像医药代表一样,灵活经营的民营企业击败机构庞杂的外资也是有可能的事。

  贝因美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也正是借助了医务渠道。

  市场推广初期,贝因美先在一些区域的医院做品牌,与“育婴专家”这一知识营销策略结合在一起。取得医院信任后,贝因美的产品很快被列入医院儿科医生的推荐名单。拿到了医院的市场准入权后,贝因美的产品才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与其它企业不同的是,目前美赞臣的医务渠道正在缩水。若干华北地区的医院反映,从去年年底开始,就陆续出现和营养机构某某联系不上的情况。

  “医务渠道到了一定阶段就需要压缩,这是规律。因为这方面开支大、维护费用也越来越高,继续做下去就会赔钱。”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同时,竞争还带来了副面效应。有些企业只要医生发展一个新客户就提成50-100元。”上海铭泰乳业咨询的佟显勇补充说。显然,这种非常态成本的运作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维护费用。

  于是,外资品牌在充分借力了医务渠道、市场得以稳定的情况下,迫于“高成本维护”的压力,他们伺机选择退出。首当其冲的是美赞臣。


1 2 3 4 页    下页:土洋激战商超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0篇)
*抢劫摇篮?如果营销者如愿以偿,那么“欢乐包”就会榨干钱包 (2007-09-14, 《成功营销》)
*对“过度营销”说不--“东方爱婴”品牌拓展之路 (2006-06-15, 《成功营销》,作者:章文颖)
*婴儿奶粉:关联通路为何不通? (2005-09-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周亮)
*贝因美婴儿奶粉:差异化营销巧占市场 (2004-09-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建幸)
*农村奶粉市场:是诱人的“奶酪”还是缥缈的“水中月”? (2004-06-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高超)
*“空壳奶粉”事件折射名牌乳品软肋 (2004-05-25, 《糖烟酒周刊》,作者:郝亚辉)
*婴儿嘴小口衔大市场 (2004-03-04, 《成功营销》,作者:张月)
*建设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医务通道 (2003-10-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晏明发)
*婴幼儿奶粉营销的道德批判 (2003-08-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忍冬)
*中高档配方奶粉市场,国产品牌不应丢失的阵地 (2003-05-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晏明发)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6 05: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