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索尼、佳能数码相机龙虎斗

索尼、佳能数码相机龙虎斗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10-23, 作者: 尹生, 访问人数: 3812


7 上页:“蓄谋”已久的挑战者

御手洗VS出井.安藤

  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就在于其瞬息万变,而人是主宰变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尤其是企业统帅的理念、风格、认识、领导才能、影响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命运。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我们还应该从索尼和佳能各自统帅的角度来部分分析预测他们在数码相机领域的可能结果,并充分考虑到数码相机业务在各自整体战略中的地位。

  佳能的现任CEO御手洗是《商业周刊》2001年度全球25位最佳经理人之一,以明快决策、果敢而与日本商界典型的共识型决策模式大异其趣而著称,对他领导的佳能该刊这样评论道:“在日本技术经济的庞然大物里,佳能永远是那种更全球化,更受关注,更盈利重重的公司。在1995年开始担任CEO的御手洗的指导下,日本的公司似乎更需要向世界那些领导潮流的复印机和打印机生产商学习。佳能2001年取得了破纪录的利润,而此时其他的一些艰苦创出几百条生产线的日本公司,像东芝、富士,却都坠入赤字之中。”

  而从今年初开始,在御手洗的带领下,佳能正式确立了向数码影像整体供应商转型的目标,将全部业务集中在复印机、打印机、相机(包括传统和数码)和芯片设备制造领域,并且成立了专门的影像信息产品事业部,负责数码相机等数码影像产品和耗材的研发、生产与推广,并在全球范围内调整组织结构,使中国在整体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大为增加,包括计划将中国发展成为整个亚洲除日本以外地区的总部,将一部分生产往中国迁移,实施本土化战略等,目的是将佳能塑造为更加敏捷、更加赢利和“共生”的生物。由于有利润和业绩做后盾,他的这些策略得到了市场人士的广泛赞誉。

  因此,可以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御手洗和佳能目前所处的形势,但这也从另一方面提高了相关利益方对其的期望值,所以,也是压力,而数码相机业务将成为压力的主要承受点,因为它与转型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比之下,索尼的出井和安藤所面临的处境却困难得多。

  在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之后执掌索尼帅印的出井伸之,曾被英特尔总裁葛罗夫称赞为“最有现代意识的日本总裁”,他曾因不甘于传统优势和乐于不断尝试新领域,以及为索尼灌输了更多的协作精神而受到尊敬。但在最近的《商业周刊》中,他却被认为是“耽于沉思的空想家”和“总是对日常运营敬而远之”,这可能是由于他从1995年左右开始推进的将索尼由传统电子巨人转型为宽带娱乐服务商的转型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且种类繁多的产品线影响了其经营效益,以至于其经营能够越来越受到怀疑。2000年开始接替出井的安藤也没能改变这种趋势,尽管他所描绘的“SONY梦想世界”确实很有诱惑力,即这样一幅美丽蓝图:在宽带网时代,通过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相结合,为其用户提供包括电子产品、游戏产品、音乐产品、影视产品以及网络服务等全方位产品和服务,但还是使索尼在2001财政年度的营收下滑了40%。

  索尼的表现已导致日本一桥大学商学院院长竹内对之作出了这样的结论:“索尼已罹患大企业病。”诸如“索尼能否重整雄风?”的话题经常出现在一些重要媒体的显要位置。一些批评人士甚至对出井和安藤的领导才能提出了怀疑,指责索尼不能从外部引进像IBM的郭士纳和通用电气的韦尔奇一样的领导人才。另外,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的巨大影响力和他们所领导的索尼所创下的辉煌成绩也使出井和安藤面临着人们过多期望的压力。这样的现状必然使索尼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到其各项战略推行的信心,而其在数码相机领域的强有力挑战者佳能可能就灵活得多了。

  但是,出井和安藤也并没有坐以待毙。目前,在安藤的领导下,索尼进一步明确了由传统的消费电子厂商向宽带娱乐服务商转型的战略方向,并计划关掉48条连续亏损的产品生产线,录象机和电脑附件的生产线都在其之列,以提高整体的赢利能力和灵活性。但在其战略中,数码影像等终端产品肯定始终会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其既有的成功也会进一步鼓励其加大力度。另外,如果宽带应用的环境进一步好转,索尼的这一战略也将使它再一次回到已往的辉煌。但其在游戏领域必须继续保持高额利润,(2001年来自游戏的利润占到了其总利润的57%),否则将使其在其他方面的战略受累,包括数码影像,但目前看来,来自任天堂和微软方面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这就给索尼在数码影像的竞争中带来了些许不确定因素。

悬念

  索尼VS佳能谁是最终赢家?要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测显然是难上加难,因为数码相机市场本身就处于一个迅速扩张、迅速变化的上升期,而且其诱人的前景也会引来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而各个参与者的策略选择和执行都面临着诸多未定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切都是可能的,但在今明两年一切便会见分晓。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sevenson_yin@26.net

1 2 3 4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9篇)
*数码相机市场品牌格局初现中国 (2008-10-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陆刃波)
*日韩数码相机六大金刚之形象代言人策略与产品策略 (2008-06-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钱佳闻)
*破解数码相机“中国结” (2005-11-29, 《经济观察报》,作者:王乐)
*数码渠道:理性面对扁平化转型 (2005-01-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伟)
*令人震惊的“佳能革命” (2004-12-10, 经济观察报,作者:陈彩虹)
*阵地渐失 中国企业陷入数码困局 (2004-10-09, 经济观察报,作者:周涛、程林)
*国产数码相机生存危机 (2003-12-02, 《智囊》,作者:邹翔)
*“黄绿蓝”的数码影像之争 (2003-10-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邹山)
*数码相机:谁能打赢“中国战争” (2002-09-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宇)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9 0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