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数码相机:谁能打赢“中国战争”

数码相机:谁能打赢“中国战争”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2-09-28, 作者: 陈宇, 访问人数: 4068


  9月初,富士推出Fine Pix304数码相机,并将该款相机作为下半年的销售重点,在中国市场全面推行。 

  在此前不久的8月2日,富士宣布在中国销售的数码相机实现全线汉化,率先过“语言关”。有人认为,“中文数码影像时代终于开始了”。意义未必真的有这么大,但其背后透出的富士在中国市场的良苦用心是不容怀疑的。此举标志着富士中国的本地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与其说富士是大张旗鼓地吹起本土化的号角,倒不如说是吹响了争霸中国的冲锋号。 

  富士希望通过冲击数码相机市场,能够扭转在中国的被动局面,因为在这个新兴领域,柯达在中国市场份额上并未抢得多少先机。 

  多年来,中国的数码相机市场一直被国外厂商所占据,基本的市场格局是:美国的柯达和日本的富士为第一阵营;第二阵营的品牌有索尼、奥林巴斯、卡西欧、理光;而在中国市场上还处于市场开拓时期的国产品牌如方正、紫光等挤在市场的角落里,暗暗发力。 

一份协议带来的两种命运

  事实上,尽管与柯达同为数码产品市场上的两大巨头,但在2001年之前,富士在中国的日子却一直不太好过。

  让富士如坐针毡的原因是一份协议,一份三年前由柯达同中国政府签订的排他性“98协议”。其实,如果不是富士的目光短视,这份协议本应属于富士而不是柯达。从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上来说,富士早于柯达,作为开拓中国市场的先驱者,富士凭其领先、精湛的技术和富有创意的产品很受顾客欢迎。1998年国内的感光材料行业陷入困境,当时政府有关方面首先向富士提出了合作意向,但富士却表示没有兴趣。于是,柯达便成了当然之选,于是,才有了所谓的“98协议”。当年参与该协议的一位中国官员说:“富士没想过来中国合作建厂,但柯达却是主动找上门来的。”

  综观在华取得成功的跨国公司,制胜的关键无不是采取与本土产业捆绑、与中国政府建立共同利益基础的战略,通过这种策略能够迅速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动,从而推动其全球战略布局。也许日本企业更注重投入和产出的正比,喜欢采取“短平快”式的竞争策略,从而导致当时的富士没有对本土产业做出实质性承诺,拒绝了政府的橄榄枝,把合资的机会拱手让给了柯达。“一招棋错,满盘皆输”。从“98协议”开始,富士从以前的优势地位急剧下降,一头栽到了中国市场尘土之中,一陷进去就是整整三年,其苦心开辟出来的市场却让后来者抢占。当富士意识到自己的战略决策失误却为时已晚。它也曾试图反抗,但每次寻求国内厂家合作时,总是被对手柯达不依不饶地凭“98协议”挡在中国大门之外。

  富士的失误给柯达带来了幸运,但柯达所取得的先机也并非仅仅由于幸运。在战略上,相对于富士,柯达当时的打算更为长远。历来欧美市场是柯达的天下,亚洲则是富士的地盘。虽然面对着富士这样强大的敌人,美国人丰富的想像力使柯达始终没有放弃进行全行业整合的梦想。当固若金汤的日本市场无法撬动时,柯达便把中国作为重要的目标市场。只有“拿下日本周边亚洲市场,困死日本成为另一可行方案”。而中国是亚洲最有潜力的战场,当时国内感光材料行业的困境则成了柯达的天赐良机。柯达以积极的态度争取到了与政府的产业合作机会。表面上看,柯达为了获得在中国的生产权利付出了极高的初始成本,然而实现了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本土化后,柯达自然而然地很快得到了低成本的市场优势。这对于本来处于同一量级的两个对手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98协议”的签订是柯达在中国命运的转折点,除了得到政府的肯定外,还同中国紧紧绑在了一起。柯达充分利用了这三年的时间来完成其布局中国的战略意图,投资12亿美元建立了强大的生产基地,在上海、厦门、无锡和汕头建立了工厂。由于在中国的多点进入,柯达的营运效率也大大提高,较于富士一直采用的香港为总代理,柯达在中国的巨额投资和本地化做得极其彻底,而富士在香港越发感到吃力。2001年,柯达又在厦门生产一次性相机,在上海生产传统和数码相机,为柯达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这,恰恰成了富士的“致命硬伤”。

  一份协议,两种命运。当柯达在中国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富士只能眼睁睁地袖手旁观。富士为此饮恨了三年,翘首企盼了中国市场整整三年。终于熬到2001年“98协议”到期,富士在中国的“苦日子”要宣告结束了,几年来一直颇受压抑的富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2001年对于富士绝对是反攻柯达的最佳时点。因为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如果说擅长政府公关的柯达在中国“入世”前尽占先机的话,“入世”后双方面临的市场环境将更为公平。没有片刻迟疑,富士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1 2 3 4 5 6 页    下页:富士抢点反攻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9篇)
*数码相机市场品牌格局初现中国 (2008-10-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陆刃波)
*日韩数码相机六大金刚之形象代言人策略与产品策略 (2008-06-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钱佳闻)
*破解数码相机“中国结” (2005-11-29, 《经济观察报》,作者:王乐)
*阵地渐失 中国企业陷入数码困局 (2004-10-09, 经济观察报,作者:周涛、程林)
*国产数码相机生存危机 (2003-12-02, 《智囊》,作者:邹翔)
*索尼、佳能数码相机龙虎斗 (2003-10-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尹生)
*乱世不见英雄--2002年五大数码影像厂商市场竞争案例 (2002-12-30, 中国经营报,作者:闫荣伟)
*2002中国营销大变局 (2002-07-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贺和平)
*柯达、富士,较劲中国市场 (2000-06-28,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四期,作者:林佩群)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7 05: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