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技术营销华硕 编者按:华硕的技术营销取得了成功,也成为了业界营销模式的一个另类。在IT、通讯、家电等高技术行业,技术是企业立命之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却鲜有如华硕一样将其作为一种营销策略、营销手段来使用的。然而事实上,在科技企业中,技术营销正在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华硕的例子为科技企业成长提供了一个榜样。 华硕作为全球第一大主板生产厂商,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获得了全球电脑商的普遍推崇。国内甚至宣称:在我们中许多人才刚刚接触电脑的时候,华硕就是不可动摇的主板第一品牌,而且至今已保有这个无冕之王的荣耀将近十年之久。也就是说,对主板行业最近十年来说,这几乎就是一个华硕的时代。 2003年8月19日,华硕电脑在北京推出全球最轻巧的迅驰笔记本电脑,仅重920克。此前,最轻的一款迅驰笔记本电脑为东芝所有,重1.09公斤。而华硕的这款产品采用的是最新的低电压迅驰平台,尺寸却仅有8.9英寸,这一产品的抢先问世,凸显了华硕全球领先的研发、设计、制造实力,然而此时华硕进入笔记本行业也才仅六年时间。 更令人惊讶的是,2002年,华硕已经在台湾一举打败宏基和其他国际品牌而登上台湾笔记本电脑销量的龙头位置,成为笔记本市场一块金字招牌。 在苹果和索尼等著名品牌的订单和Intel对笔记本电脑的技术支持等鼓励下,有媒体已经预测华硕2003年笔记本电脑的销售量将达到200万台,截至2003年6月,华硕自有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已生产超出50多万台笔记本电脑, 华硕何以取得如此的成功呢? 业内人士分析,华硕的成功和华硕管理团队一直积极倡导的技术营销理念是密不可分的。在IT领域,一提起华硕,消费者想到的就是技术的先进;一提起高品质的产品,消费者就可以联系到华硕的系列产品。华硕主板、显卡、光存储以及笔记本电脑凭借自己的领先技术优势和品质,取得的一连串光辉业绩,就是华硕积极推进技术营销的结果。 技术营销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华硕中国业务事业群总经理许佑嘉如此解释:“我们是把技术当作发动机,用营销来接触用户,然后再透过技术来体现用户需求,这就是我们推崇的技术营销。” 在大多数人看来,技术和营销是两个完全的不同的概念,技术与营销为什么需要整合呢? 笔者认为:当前有的IT企业存在技术倾向,认为靠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就可制胜市场;还有的企业存在营销倾向,忽视技术创新,企图通过营销活动如广告就能成功。应该承认,这两类企业都有获得成功的案例,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不补上技术这一课,最终的失败却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一点对于技术日新月异的IT企业尤其重要。 从企业自身发展来说,技术与营销实际上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技术的发展要以营销为导向,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为营销创新和营销策略的实现提供了物质条件;营销的发展则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越发展越是需要高水平的营销与之相适应。营销策略的实施要以技术变革为核心,使产品更加贴近顾客,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美国思科公司CEO钱伯斯说:“最好的技术不一定能成功,市场最终还是要打败技术。”这是技术与营销之间的辩证统一。最好的技术缺乏营销就不一定能转化为市场需求;而再好的营销策略,没有技术作为支撑,则很难形成市场,市场需求的变化迫切要求技术与营销联姻。成功的企业家就是要善于运用“技术+营销”的战略,把最佳的技术创新与现代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商机与财富,从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 以技术为导向,只顾生产技术投入,而忽视营销,企业将因此失去改进研发产品的方向,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若一味重视营销,而忽视技术和研发,则消费者的需求同样不能得到高质量、快速度、高效率的满足。 华硕的做法是,他们通常用最快的速度、最先进的技术来达到用户需求的满足。比如公司在营销活动中了解到用户对电脑死机非常烦恼,于是他们就通过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研制出可以用普通话告诉你故障所在的主板,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再如,家庭用户希望在不开机的情况下也能体验CD的播放环境,华硕也通过技术来满足了用户。 技术与营销都是企业价值链中的价值活动。提高其中一个活动的价值都有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价值,创造企业竞争优势。但根据木桶原理,即木桶盛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木桶的最长边,而是取决于木桶的最短边。因而,企业必须重视技术和营销的协调发展,而不可偏废,从而使企业的效益达到最优。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一个典型的例子,铱星公司成立于1991年,主要致力于全球卫星通信技术的研发,其技术在全球是领先的,但因公司决策者忽视市场营销,将产品的消费者定位为普通大众,结果因为价格的昂贵公众不能接受终使铱星成为“流星”。忽视技术与营销的整合使华硕陷入了困境。而华硕何以重归?这个道理如此来理解就容易多了,技术是华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重归技术营销从本质上来说便是华硕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诉求。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不仅奏效而且节约成本。无论是金钱还是效率。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