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白沙为什么成功?--兼论红三环的品牌提升

白沙为什么成功?--兼论红三环的品牌提升


金鹃广告, 2003-06-03, 作者: 王武伟, 访问人数: 3986


7 上页:白沙品牌策略的路径分析(2)

二、白沙对红三环的启示

  虽然白沙与红三环有着相当的不同,但更有着可比性。这种可比性在于:(1)红三环作为安徽烟草中单项销量最大的品牌,其地位相当于安徽的“白沙”;(2)白沙和红三环在总体上是中档烟,都面向消费量最大的目标消费群体;(3)红三环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具备向全国性强势品牌冲击的条件;(4)作为全国烟草强省,除去云南、上海和江浙外,安徽烟草与湖南烟草最具可比性。

  就中档烟市场而言,红三环如果有更大作为,在未来,可谋求与红梅、白沙、红河等强势品牌瓜分市场份额而实现共赢的可能。因此,从白沙品牌的成功路径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1、坚持品牌建设的刺猬理念

  所谓品牌建设的刺猬理念,就是品牌定位的专注、品牌内涵的聚焦、品牌传播的整合,集中于一点,持续诉求于一点,将“点”做成战略系统。红河是在品牌规划上坚持刺猬理念的成功典范,大红鹰是在品牌传播上坚持刺猬理念的成功典范,白沙则是在品牌定位上坚持刺猬理念的成功典范。

  白沙品牌建设的刺猬理念可概括为:定位(一个清晰的品牌理念)+持之以恒的整合传播(在不同的场所以不同的形式反复诉求同一理念)。在坚持刺猬理念的过程中,把握了两个重要的升华点:“鹤舞白沙,我心飞翔”广告语出炉和北京申奥事件传播。

  红三环如何坚持品牌建设的刺猬理念?红三环品牌的产生源于中国女排三连冠这样一个激动人心、令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的历史事件。因此,红三环天然地与体育运动、拼搏进取精神联系在一起,这是红三环最重要的品牌元素,正如白沙天然地与“白鹤”、飞翔联系在一起一样。中国女排三连冠事件的背后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民族精神的弘扬,是生命意义的激发,因此,红三环品牌内涵的深化是有极大的空间的,正如白沙品牌内涵的深化有着“自由、理想”的空间一样。

  但反观红三环的品牌历程,从最早空洞的“希望用红三环点燃”,到格言口号式的“三环辉映,铸我雄心”,再到目前的“升腾无限红三环”,似乎找到一些感觉,但还未找准真正的品牌定位和升华点。由于未找准定位,在传播载体和传播策略上也没有有效整合,传播载体的切入点较低(在省内有大量的墙体广告),广告语内容模糊,向消费者传递的信息与红三环本身的品牌定位、品牌内涵风马牛不相及。虽然达成单箱产销量22万的成绩,但品牌内涵还不够清晰,品牌形象还不够鲜明,这是制约红三环向全国市场拓展的首要原因,也是红三环品牌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2、坚持品牌建设的系统原则

  白沙的品牌建设过程有力地体现了品牌建设的系统性原则,他们从企业文化、流程再造、团队建设各个方面努力,为品牌运作奠定了坚实的平台。他们坚持以品牌为中心,形成品牌建设流程,打造品牌价值链,并充分整合企业外部的知识资源(如长沙烟厂先后与蓝色创意等三家广告传播、管理咨询机构等合作),使品牌价值链升值。

  应当说,安徽烟草自2000年以来,在何泽华局长的大力推动下,在企业文化、流程再造、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具备了产生大品牌的系统基础,目前的品牌规划也十分有利于红三环品牌的大提升,特别是安徽中烟工业集团公司的成立,更是有利于形成品牌打造的合力,对于红三环来说,坚持用系统的思维对品牌进行系统性构建、进行全方位品牌管理的条件已日趋成熟,应当实行聚焦战略和提升战略,以品牌建设整合企业的各项工作,打造红三环品牌价值链。

  总之,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白沙与红三环虽然看似有很大不同,其实有较大的可比性,而其中的差异性正是红三环品牌的上升空间。白沙是柔美的,她的品牌特征带有女性色彩,而红三环是阳刚的,他的品牌特征应当充满男性气质。因此,就品牌发展空间而言,红三环完全有可能与白沙并驾齐驱(正如红河与红梅之竞合)。

  当然,在红三环升腾的过程中,还有诸多十分强劲的竞争对手,如红山茶、石林、牡丹、茶花等,它们几乎都在同一价位段上,目前在全国市场的品牌影响上都要明显强于红三环。

  随着安徽烟草工商企业的成功分离,做大“红三环”品牌已是安徽中烟工业集团的必然选择,如果红三环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品牌建设的刺猬理念,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找准品牌升华点,则完全可以在全国市场“红”起来,做到“升腾无限”。

  王武伟,金鹃营销管理咨询公司项目总监,长期从事烟草行业研究和烟草项目咨询服务,欢迎与本文作者交流观点,联系电话:13966651665,E-mail: ckwolf@16.com

1 2 3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9篇)
*“红三环”的绊脚石 (2004-08-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胜)
*红三环:体育成就品牌 (2004-05-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谷)
*成功案例:从新品金5福透视红三环品牌规模化经营 (2004-04-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孟跃)
*让白沙飞得更高更远 (2004-03-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俊英)
*红三环:品牌塑造不是钱“烧”出来的 (2004-02-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孟跃)
*白沙:飞翔的创新之道 (2003-10-22, 经济观察报,作者:黄朝晖)
*“大红鹰”的品牌制胜之道 (2003-06-03, 金鹃广告,作者:王武伟)
*芙蓉王的得与失--兼论黄山的品牌突围 (2003-06-03, 金鹃广告,作者:王武伟)
*对武汉烟草集团红金龙品牌的战略思考 (2002-12-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传才)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9 0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