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专家论坛 > 美的方洪波:营销背后是管理

美的方洪波:营销背后是管理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5-29, 作者: 段传敏谢丹, 访问人数: 7112


7 上页:空调行业最残酷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管理:竞争力最根本的来源”

  因此,企业的核心能力,根本要落到两个字——管理。它说起来很虚,但我认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今年春节我给所有营销体系员工讲了一课,讲了什么是管理,管理的意义所在。

  首先,我们自身的变化说明管理的意义所在:我们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存货每年在降低。我们2002年的存货水平比2001年存货水平下降了50%。

  第二,制造成本的变化。过去营销花费1亿可能3000万不知花哪儿了,现在一切都向精细化发展。  2001年我们全国有78个仓库,到现在是28个仓库,仓库减少了,物流能力、配送能力就要很强;然后渠道、网络分布能力要很强;再下面,企业的计划能力也要很强。以前我们营销系统是总部管计划,下面不负责,从前年开始,我开始要求各地营销中心做计划。制造部门是按照营销体系的定单生产,要多少生产多少,生产出来营销系统就要对存货负责。

  我们的计划管理非常科学,为此我们专门上了整套的信息系统。我们的信息系统可说是家电企业最先进的。我们的分销系统、终端信息系统、广告结算系统、自动办公化系统、售后系统都是非常先进的。坐在家中打开电脑,所有的数字都一目了然。举个例子,全国的任何一个用户打800电话投诉,如果你用家里的电话,我们接到电话后几秒钟就能查出你的空调什么时候买的,在哪里买的,修了多少次。接到电话以后,假如产品是湖南商厦买的,我们就马上通过网络将信息发到长沙的营销中心,同时发到营销中心指定维修网点的终端,维修网点终端在维修之后马上迅速地反馈到系统。这种信息系统要求企业制造的柔性化要非常强,否则就不可能按定单生产;同时要求生产周期要很短。以前从下定单到生产出来,我们的生产周期需要7天,去年我们提高到3天,今年我们提出要求2天完成。

  生产周期很短、柔性生产能力很强,要求你的标准化,你的模块化、通用化要很强……

  举这么多例子是要说明,你要降低你的库存,就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靠管理,靠内部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包括成本的管理、存货的管理。以前我们把成本的管理称为显性成本,它是大家看得见的费用。后来我们有隐性成本的概念,它是大家看不见的。今天我们提出系统成本的概念,美的空调最终的成本是由我们所有的流程,所有的环节,所有的岗位,所有的员工共同努力相互作用得来的,系统成本跟每个人都有关系。

  所以竞争力最根本的来源就是管理, 2001年8月份我当上事业部总经理之后开始抓管理,强调管理出效益,在成效方面,我们的利润大大增加,存货大为减少,这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美的现在企业经营进入了非常良性的循环。现在我所管的空调事业部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应账款没有一分钱(当然我说的没有应收款是相对的,是动态的)。我们内部不良资产也有了新的定义:半成品连续20天没有发生转移、成品连续三个月没有发生转移的叫不良资产,这似乎很奇怪,但确实我们的标准提高了,所以我们的资产结构比较好。

  新营销:现在美的管理深化了,营销体系健全了,会不会导致人员的大量增加,导致膨胀?

  方洪波:我承认这方面曾经走了一些弯路,为什么?因为企业之间没有可比性,而市场环境变化又太大,不断有新问题产生。在去年8月份年会上,我曾经说过,组织机构和人员调整以后起码能稳定1至3年,我相信这个组织不会有大的调整,但是今天来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已经有很多问题暴露出来。

  回到你刚才营销体系的问题,一开始我们确实膨胀的很快,最高的时候营销人员达到1500多人,2000年我们迅速发现问题,开始提出“组织紧缩,人员精减”八个字,大幅度地裁员,在营销体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因为如果营销成本不能控制,会带来很大的后遗症。现在我们全国家用空调营销体系营销人员有350人,辅助人员(文员、信息员、回访员、售后、财务)550人,总体不超过1000人,当然也不能过分紧缩,体系在不断变化,营销体系必须要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如果过分走极端的话,未来没有持续的能力。


1 2 3 4 5 页    下页:美的转型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0篇)
*方洪波:从“近臣”到“外藩” (2005-05-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建法)
*美的还有多美? (2005-02-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南方)
*美的与华凌、东芝、荣事达展开新三角游戏 (2004-11-08, 经济观察报,作者:徐正辉、常怡)
*方洪波:合资背后的战略“企图” (2004-07-29, 《新营销》,作者:向华)
*从世界工厂到品牌运营商:美的海外市场延伸逻辑 (2003-11-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康健)
*“野蛮女友”能否成就美的? (2003-11-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马峰、刘松航)
*美的:把握消费者的感觉 (2002-07-04, 《智囊》,作者:李锦魁)
*美的:从“精耕细作”到“决胜终端” (2000-09-26,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九期,作者:李锦魁、卜珊红)
*“美的”收编了“东芝”的兵 (2000-09-06, 中国营销传播网)
*美的整合推广争市场 (2000-06-29,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八期,作者:李锦魁)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