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专家论坛 > 美的方洪波:营销背后是管理

美的方洪波:营销背后是管理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5-29, 作者: 段传敏谢丹, 访问人数: 7112


7 上页:我希望我们自身不要犯错误

“空调行业最残酷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新营销:1999年,空调业基本上奠定了延续现在的格局顺序:格力、美的、海尔,为什么后来这一格局这么稳定?三家在营销上有什么共通的地方?

  方洪波:我觉得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三家企业渠道商家的实力、规模、基础都比较好。三家企业经营都比较稳定,自身没有犯任何大的错误。其他企业不管搞三搞四,前提是前面的企业一定要犯错误,它不犯错误就很难给后面的企业以太多成长的空间。

  首先,三家基本上没有短板,整个体系比较健全。企业的竞争不能靠某一个方面,例如现在很多企业搞的“概念”、“白皮书”之类。在今天,中国的空调市场比较早地面向全球化竞争,或者说是市场化比较彻底的,它会随着中国大的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和消费者的变化息息相关,这个前提它必须要迎合。靠某一个单一的竞争力,一个环节的竞争力,是不可以在这样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的。

  其次,三家企业的产品力比较强,这不是价格很低,在某一环节很有竞争优势就可以的。海尔、格力和美的的产品,基本上大的小的都有,高性能的有,低成本的也有。在产品巨大的竞争力面前,任何花哨的营销手段都是苍白无力的。在这方面,我们以前比较弱一点,但这两年提升很快。我们从设计开始,在外观上、制造上、工艺上、品质控制上等等都是完整的,系统的。这种产品力不仅仅是靠宣传、广告的,更多是通过口碑的,通过系统的力量慢慢体现出来的,而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立起来的。

  第三,三家企业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基本上能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近几年,中国大部分企业基本上完成了由国有向民营化、市场化的转变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自身的营销体系和方法基本上都随着外部环境而变化。

  比如渠道,格力一开始是大户,后来随着竞争形势的变化改为股份制的代理。海尔一开始是到处散花,到后来慢慢的收缩,实行批发总代理,后来建立自身的专营店体系,前两年发现专营店体系有点问题,开始进行调整,后来工贸公司也出现问题再进行调整……它的调整步伐很快。美的一开始也是引入不同的大户来进行竞争,之后发现品牌炒热之后市场出现价格战,而且负面影响超过正面影响,于是我们实行划区而治的办法,慢慢的演变到我们今天的模式,叫“代理+直营”——就是一个省某一个地区的批发出口只有一个,以保持市场的稳定,和价格的平稳。与此同时,像苏宁、国美、东泽等这些大的直营的、和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终端平台,大的卖场,我们也抓住了。

  第四,海外市场拓展得都比较成功,这也是三家的一个共同特点。不只一个海外客户跟我讲——最早是一个意大利客户——他说,中国空调企业真正具备做全球市场能力的只有三家,就是海尔、格力和美的。我之前没有这感觉,他一下点破了我。我认为他讲的没错。我拿到海关出口空调前十名的名额,前年、去年、包括今年第一季度,前三家就是海尔、格力、美的,其他七家都是外资空调。

  新营销:现在空调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这也挡不住众多的后来者进入。而且从近几年发展来看,每年都有企业冲得很快,前年像新科,去年像奥克斯……这些企业会不会对第一集团发起冲击,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是怎么判断的?

  方洪波:这种冲击力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有个基本的判断,没有以奥克斯、志高为代表的这两家,可能会出现张三李四另外两家。我认为这是中国的空调行业,乃至于整个中国家电行业必须经历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过程。

  现在空调行业的竞争是基于全球化的,在每一个角度进行竞争。从经济学角度讲,这样一种高度市场化的行业,必然经过一个“零利润均衡”的过程。最终而言,这个行业的少数几个企业能有些钱赚,维持盈利的状态。空调行业一定会完成这样的整合过程。

  所以要客观面对它,因为整合的趋势我们无法控制,也不可能阻碍,我们只有去适应它,而惟一适应的方法就是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

  所以目前我对空调行业有几个基本的判断:

  一、中国的空调行业非常的混乱;

  二、整合目前还没有结束。这个过程可能要3~5年。对于一些行业企业的行为,我们内部也有这种议论,说我们是不是在价格上跟它干?我说千万不要这样,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我们只要达到每年的目标就可以了,何必硬碰硬呢?前两天我翻了一本书,译名叫《柔道战略》,它讲了柔道战略在企业里应用的三个核心原则:移动、平衡和支点,对我启发很大,我们自身的目标是什么不要忘记,只要达到就可以了。

  三、尽管这两年大家都在喊,但空调行业最残酷的时代还没有到来。目前,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像空调行业这么惹媒体关注,许多企业在价格竞争方面炒来炒去。原因我们可以讲很多,供大于求,技术的同质化,等等。但都没有讲到最根本的一点(当然很多企业都没有讲,也不想去讲):为什么产业频发价格竞争?因为整个行业的毛利率还是比较高,这是行业发生价格竞争最根本的条件,没有这一点,什么供过于求都是没得谈的,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里面,这是打价格战的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所以我认为最残酷的时代没有到来,最残酷的竞争可能会在2004年、2005年。在接下来的整合过程中,要生存发展关键要靠系统的综合能力,光靠单方面的长处不行。就像我们以前判断江苏某家企业,它缺少最根本的系统性的东西。去年这家企业还冲得厉害,但今年它就没声音了。


1 2 3 4 5 页    下页:管理:竞争力最根本的来源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0篇)
*方洪波:从“近臣”到“外藩” (2005-05-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建法)
*美的还有多美? (2005-02-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南方)
*美的与华凌、东芝、荣事达展开新三角游戏 (2004-11-08, 经济观察报,作者:徐正辉、常怡)
*方洪波:合资背后的战略“企图” (2004-07-29, 《新营销》,作者:向华)
*从世界工厂到品牌运营商:美的海外市场延伸逻辑 (2003-11-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康健)
*“野蛮女友”能否成就美的? (2003-11-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马峰、刘松航)
*美的:把握消费者的感觉 (2002-07-04, 《智囊》,作者:李锦魁)
*美的:从“精耕细作”到“决胜终端” (2000-09-26,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九期,作者:李锦魁、卜珊红)
*“美的”收编了“东芝”的兵 (2000-09-06, 中国营销传播网)
*美的整合推广争市场 (2000-06-29,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八期,作者:李锦魁)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