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麦肯特
在线投稿 热销丛书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热门搜索
文  章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用户评论
全部文章 我的收藏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变革的力量——领导力
*销售能力强化——竞争型销售、增值展示及新客户开发
*分销网络的建立与管理
*增值销售谈判

更多

麦肯特观点
本站推出麦肯特系列丛书:

营业经理晋升培训手册
区域市场》《销售经理
见习主任》《增员话术
战略营销计划
业务员教材
新人培训手册

...更多

滚动 | 家电 | 通讯 | IT | 房地产 | 汽车 | 医药 | 银行 | 保险 | 证券 | 航空 | 旅游
酒店 | 服装 | 食品 | 化工 | 会展 | 媒体 | 娱乐 | 教育 | 商业 | 营销 | 政府 | 其它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动态 > 保险 > 正文

寿险合资热暗藏难测变数


www.emkt.com.cn 2002年07月01日 09:53   经济日报


  确实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大的外资公司进入时有意选择一些没有经验的中国企业合作,只为日后摆脱合作伙伴更为方便——

  6月7日,美国友邦保险北京分公司正式挂牌,成为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寿险公司。友邦是一个特例。因为根据保监会开出的对外开放时间表,5年之内,国外保险公司要想进入中国市场,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采取与国内企业合资的方式,而且在前三年,合资寿险公司外资股比不得超过50%。正是依据这条规定,纽约人寿和海尔、意大利忠利保险和中石油、英国商联保险和中粮、荷兰保险和首创集团、中海油和荷兰全球人寿纷纷联姻。大多数合资公司预计在今年年内正式挂牌经营。
  表面的情况是,这是一场又一场美满的婚姻。
  合作的外方几乎无一例外都位居世界500强之列,比如英国商联保险是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和世界第六大保险集团,旗下资产达到3200亿美元;荷兰保险所隶属的荷兰国际集团(ING)则是世界第二大股份制寿险及健康险公司。合作的另一方也有一个令人关注的特点:它们都是大型国有企业。以上原因使得这些合作颇有些强强联合的味道。
  但是人们更在意的是可能存在的种种变数。
 
  国企进军寿险的说法
 当GE公司涉足金融并收获产业多元化的战果时,进军金融服务业成为大型国有企业的一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梦想。
  对于将基础设施、房地产、金融列为第一发展梯次而惟独没有保险和银行经营权的首创集团来说,与ING这个老伙伴合资筹建寿险公司就显得顺理成章。但首创是清醒的。根据首创集团副总经理冯春勤的介绍,同ING的谈判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首创要不要进入保险业”。国际惯例是:寿险公司一般要经过6—8年才开始赢利,这个过程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显然有些漫长。
  而对于“和石油勘探开发无关的行业基本不发展”的中海油来说,“金融是个例外”。中海油的说法是:石油是高风险高科技行业,在保险方面需要花很多钱,如果成立一家保险公司,可以大大降低融资和其他方面的成本。与此同时,总经理卫留成表示中海油“充分认识到了进入保险市场的风险”。无论对哪一家大型国企来说,做出这一决策都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几年不赢利的现实对国有企业"现行体制"将是一场考验。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如何将旗下的各个产业有效整合在一起。GE的成功正在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真正结合,而在目前的世界100强企业中,也只有GE做到了这一点。经济学家张维迎因此反对国企贸然进军金融服务领域包括保险业。不过学院派的观点和企业的想法时常会有差异。在冯春勤看来,由国内的企业自己闷头做金融企业肯定不行,但有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和国际企业合作,引进国外的管理、人才、资本以提升自己。本着这样的理念,首创选择了和ING合资建立寿险公司。
  这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也未尝不是一种尝试。但结果怎样还要看合资另一方的想法。就像婚姻一样,夫妻之间可能是同舟共济,也可能是同床异梦。
  外资的企图
  中海油曾表示:“我们不会为了地位对等而将不懂行的人放到公司重要的位置上。”实际的情况是,这些合资保险公司的管理权绝大多数都在外方,中方只是“参与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外国保险公司愿意与大型国有企业结合而不选择中国本土保险公司的原因所在。英国商联保险筹备合资公司的负责人张文伟认为,和一个同样做保险的中国公司合作,将会产生“沟通”上的问题。而找一个外行人合作,将便于让合资公司在管理、制度、文化上更接近外方。当然这并不代表中方就无所作为,他们也在积极培养自己的保险管理人才,首创给自己的时间是6年,中粮则更是很早就派人去合资公司注册地广州学习相关业务。不过张文伟最担心的是中方是否相信外方,让他们放手去做,而不是什么都希望插手。
  一位国企管理者评价:“在合资问题上,基本是国外保险公司在挑选我们,而不是相反。”
  当一个市场具有买方市场的性质时,价格通常比较低。联姻的几对新人在新家中的股比几乎都达到了政策规定的上限:50%对50%。当记者询问某国有企业有没有考虑将其股比提高到50%以上时,这位负责人不容置疑地摇了摇头:“我们没有这种想法,因为这没有办法和外方谈。”在政策的限制下不得不合资的外国保险公司要通过出资比例最大化来实现合资公司中的资本权利最大化。3年后外资股比可以超过50%时,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张维迎曾就此提醒中国企业:由于不熟悉中国市场以及变化多端的政策,外企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不得不选择一家中国企业进行合作;种种限制或不稳定因素消失之时,即是外企与中国企业分手之日。他还特别提到保险业的状况:“大的外资公司在进来时选择一些没有经验的集团合作,只是为了日后的退出更加方便而已。”
  即便独资和控股不是最终目的,外国保险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后肯定也会有自己的考虑。“我们希望这个合作长期继续,并努力把合资公司做大。但ING会有他的想法,比如在其他地区进行投资。在谈判中我们对此做了一些限制,以保护首创的利益。由于出资额各占50%,ING的投资行为也应听取我们的意见。”冯春勤谈道:“起码在协议上他们都对这些表示同意。”首创同ING之间的这场谈判历时超过1年,中粮和英国商联保险公司也为合资一事讨论了两年有余。事实上,除了纽约人寿和海尔之间的合作被称为“闪电婚姻”外,其余几对从接触到牵手的过程都很漫长。这期间还涉及怎样的讨价还价,细节我们不得而知。
  进与退
  抛开各怀心思的合作能否和谐不说,舆论甚至还有这样的批评:中国一些有名的企业都干保险去了。一位国企的副总也意味深长地向记者评价:“企业大到一定程度就类似了。开个玩笑说,大家见面一谈论,比较火的行业你有一点,我也有一点,包括金融服务业。这跟领导人盲目追逐利益,投资热点变化太快有关。而根本原因在体制。”
  不过一些国有企业还是在提醒自己保持知进守退的态度。首创声称他们在寻求与国际企业合作的同时,在股权和投资方面依然会有取有舍:“如果将来有更好的机构来经营这块业务,而我们的投资也取得了一定回报,我们也可以考虑退出去。选择的依据是市场情况。一些小机构现在可以生存而且活得还算不错的原因在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垄断性,当开放程度逐渐提高时,金融机构的规模会增大,市场可能不容许你继续做下去了。”
  冯春勤说:“首创对保险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而这个过程显然还将继续,对其他寿险合资公司的中方企业来说情况都是这样。
        (摘自《经济月刊》第7期)



相关新闻



搜索新闻: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 © 2000-2003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