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麦肯特
在线投稿 热销丛书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热门搜索
文  章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用户评论
全部文章 我的收藏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变革的力量——领导力
*销售能力强化——竞争型销售、增值展示及新客户开发
*分销网络的建立与管理
*增值销售谈判

更多

麦肯特观点
本站推出麦肯特系列丛书:

营业经理晋升培训手册
区域市场》《销售经理
见习主任》《增员话术
战略营销计划
业务员教材
新人培训手册

...更多

滚动 | 家电 | 通讯 | IT | 房地产 | 汽车 | 医药 | 银行 | 保险 | 证券 | 航空 | 旅游
酒店 | 服装 | 食品 | 化工 | 会展 | 媒体 | 娱乐 | 教育 | 商业 | 营销 | 政府 | 其它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动态 > 娱乐 > 正文

国庆黄金周7天长假结束 各行业分割“黄金”


www.emkt.com.cn 2003年10月08日 10:19   香港商报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已近尾声,旅游行业自然是这七天“悠长假期”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但在另一方面,其他行业也在这轮消费高潮中“各显神通”,最大限度地分割“黄金”。

  根据全国假日办的统计,仅10月1日,全国99个主要旅游景点就已接待旅客155.7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5.8%。虽然过去一周的出游人数并未出现人们预想的“井喷”行情,但各旅游景点连创接待游客数量和门票收入的历史新高的事实证明:“黄金周”依然拥有“黄金品质”,这对众多商家而言仍然是炙手可热的商机。

  交通业直接受益

  巨大的旅客流动带动了交通行业。民航航班的上座率基本在80%以上,各大机场进出港旅客人数不断突破纪录;火车票的销售一如既往地紧张。与往年相比,今年黄金周人们出行方式最大的变化是自驾车出游的比例大幅增加,在沪杭高速的浙江收费站,虽然八个收费窗口全部开放,等待的车龙仍然很长,其中主要以小轿车为主。驾驶私家车出行的人们往往自主选择食宿场所,这使得那些原本不是旅游定点单位的旅馆、商场和餐厅成为黄金周“意外”的收获者。

  商业零售业受感染

  如果说交通业仍然是黄金周较直接的受益者,那么更多的行业则是被它带来的旺盛人气所感染。对于商业零售业而言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周”,单从上海几个著名商业中心附近自动取款机的交易数量就可以看出“购物天堂”的火爆———黄金周的头两天,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设在徐家汇商圈的一台机器每天要“吐”出100万元的现金。

  影楼生意空前红火

  国庆期间影楼的生意也空前红火。上海巴黎婚纱摄影公司的陈姓摄影师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两类顾客的比例明显增加:一类是外地尤其是来自江浙两省的新婚夫妇,他们一般是在两三个月前就预约好的;另一类是举家来拍“全家福”的,许多都是因为家庭成员分散在全国各地,只有逢重大节日才能聚在一起。

  文化产业获利匪浅

  黄金周期间,上海博物馆“《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的日参观人数突破3500人,上海图书馆每日接待4000多人次的读者。各大影院都选择在国庆期间推出《天地英雄》《无间道2》等有票房号召力的大片,中国歌剧舞剧院和纳西古乐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也保持了相当高的上座率。

  园林花卉业应接不暇

  如果说上述的行业都与黄金周的人流物流相关,那么园林花卉业也许是最纯粹的“节日受益者”———全国各个城市都用鲜花扮靓节日街头,园艺公司一时应接不暇。上海芬彩园艺公司供应的数千盆鲜花被悬挂在上海主要街道的路灯上,经理翁秀莺说:“过去人们只有在公园里才能看到的景色,现在大家在街头就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了。”

  经济学家汪有清认为,越来越多行业受益于黄金周的现象说明,“黄金周效应”已从单纯的旅游和交通向其他行业辐射延伸,“这一方面说明黄金周的效应分布日趋合理,另一方面又说明了国人在黄金周期间自由选择范围的扩大。”
----------------------------------
国家旅游局:11个黄金周全国收入2572亿

  北京青年报/陈芳 孙玉波

  今年国庆期间,全国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显示,自1999年“十一”黄金周至今年春节黄金周,11个黄金周国内累计出游人数达6.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72.8亿元。

  走出非典阴霾的2003年“十一”黄金周,人们再次相约出游,体会着在大自然中自由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诸多景点重现昔日的兴旺景象。

  从“观光”走向“休闲”、从无序到有序、从幼稚到成熟……经历了12个7天长假的起起落落,有关黄金周的话题似乎平淡了许多,但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却越来越值得探讨。一方面黄金周极大地刺激了商业购物、文化旅游等消费;另一方面,百姓消费方式趋向多元化、理性化,对黄金周的消费内容和服务方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有关专家指出,以黄金周为主的假日经济也需要向深度和广度开拓,否则黄金周的含“金”量会越来越低。

  ■旅游渐趋理性出游方式呈现多元

  来自全国假日办的统计显示,全国99个直报旅游区(点)中,主要景区(点)纷纷创出游客接待量的历史新高。10月1日至6日,接待游客约1206万人,门票收入约3.8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从整体情况看,遭到非典打击的旅游业已全面恢复,商场、餐馆、宾馆生意火爆,汽车租赁、婚庆、花卉、文化娱乐等市场需求大幅增长。

  与前几个长假相比,当前服务业在供给规模和接待能力上有了较大改善,坐车难、住店难、吃饭难等得到一定缓解。消费者的消费更是日渐成熟理性,许多人在出游选择上主动“趋冷避热”,或提前或推后出行时间,变长线游为短线游,将热线游转向冷点游。

  在稳步增长的市场当中,团体旅游明显降温,而家庭自助游唱起了主角。在不少家庭看来,跟团旅游虽有价格便宜、省心省力等优势,但约束太多。“十一”黄金周,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像上海航空公司的团体旅游在旅游客源中的比重已从过去的60%下降到40%,而家庭自助游的比例则上升至60%。

  具有观光度假、科考、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欣赏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成为人们热衷的新兴项目。在广东梅州,独特的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和客家风情旅游吸引了邻近省份及东南亚地区的数十万游客。

  “享受‘随心所欲’的奥妙”,是有车一族选择的主要旅行方式。国庆期间,不少有车族驾车到北京市郊区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采摘水果、蔬菜,集体验民俗、领略风光、休闲放松于一体。

  ■文化消费旺盛市场潜力巨大

  国庆期间,人们用于各类文化消费的支出,正成为扩大内需的新亮点。在北京、长春、广州等城市,很多市民在7天的假期内纷纷走进书店、剧院。北京图书大厦是北京人进行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去年这里的销售额高达3.2亿元。国庆期间,这里的购书者更是络绎不绝,其网上售书、电话购书业务也是突飞猛进,满足了特殊时期市民的读书需求。云南今年兴起了网上过节,人们只需要轻移鼠标就可看到节日期间举办的各种民族节庆活动。国内网站的访问量也是迅猛增长,网络成为人们节日获取各种知识和资讯的重要窗口。

  如果问非典之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相信很多人的回答会把“健康”二字放在首位。没错,健康消费正成为国庆节人们的一种重要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健康投资,选择健身俱乐部或户外锻炼身体。

  利用手机发短信互致问候,泡吧、唱歌、看影碟等丰富多彩的度假形式,虽不如大规模的出游和购物火爆,但同样起到了拉动消费的作用。

  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向民博士认为,文化消费是一种弹性消费,其特点是细水长流,弹性大,并能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量存在3000亿元到4000亿元的结构性缺口。看来,节日文化消费的潜力还很大。

  ■“信号”值得警惕产业亟待挖潜

  节假日人流集中和运力不足似乎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黄金周里的游客数量总比平时增加几倍,航空、铁路、公路、船舶运输全面紧张,不但安全隐患大增,而且降低了旅游质量;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黄金周期间往往人满为患,搞不清是看人还是看风景,有的景点如厕都成了大问题,旅馆、饮食服务也是不堪重负。这些问题已大大影响了人们对黄金周出游的兴致。这个国庆节,不少人就选择了在家休息或看电视等“蜗居”度假方式。

  黄金周还有无文章可做?对此,北京大学教授刘方域认为,从旅游人数看,我国并没有排在世界前列,低于法国、美国等欧美旅游大国。从旅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看,我国也还处在较低水平,旅游业还没有达到支柱产业应该达到的规模水平。这同时说明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陈东琪提出,960万平方公里的景点是有限的,开发景点研究不仅仅是自然景点,混合景点和人造景点同样十分重要。的确,美国吸引了全世界的旅游者,其旅游点很大一部分就是人造的,仅仅一个迪士尼乐园就能吸引游客呆好几天。

  专家认为,当前中国旅游业规模不小,但还比较粗放,在旅游点往往看不到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大同小异,且不精细。旅游业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链条,就要大力开发研制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实施标准化、特色化的管理和服务。

  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已经走过的几个黄金周,都少了农民游客的身影。事实上,城市的繁华对于他们有着强烈的新鲜感。但目前城市公园往往忽视他们的需求,越是节日,各类价格就越昂贵,这无疑削弱了他们的旅游热情。有钱人不出门,是为了避免出门的烦恼,但低收入者是因为无钱而得不到欢乐。“黄金周”理应让更多的人得到快乐,有关部门是否也应对低收入者多几分关怀?

  ■掌控假日“大餐”呼唤新型休假方式

  业内有关专家认为,制约黄金周效益发挥的“瓶颈”,有的由来已久,有的是在发展中出现的。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否则只会令假日经济的商机越来越少。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休闲时间过于集中,既导致了吃、住、行、游、娱、购所有环节上的拥堵,也引起了黄金周集中消费后几个月消费的低迷。专家认为,只有改变假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假日消费的内涵,才能持续巩固和提高假日消费对宏观经济景气增长的贡献度。

  首先要打破休闲时间上的不均衡,而酝酿中的带薪休假制度应该是明智的选择。它有利于保证个人自主选择休假时间,避免休假方式的过分雷同,弥补集中式的休假消费行为。此外,还有利于满足日益明显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

  其次,细分假日旅游市场。零点指标网曾对此专门作过调查,即将受访群体划分为假日旅游高频群体、中频群体、低频群体以及非假日旅游群体。年轻人是整个假日旅游市场中最具有活力的群体,分析并抓住这部分群体的消费偏好及需求十分关键。

  再次,大力挖掘新的消费产品。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假日经济的内涵不仅仅是简单的观光和购物,还有更多的文化产品,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还可考虑将“黄金周”扩展成“黄金月”甚至“黄金季”,充分利用社会和自然资源,做好假日经济的大文章,使消费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相关新闻



搜索新闻: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 © 2000-2003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