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夫山泉的营销困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2-01-18, 作者: 丁丁, 访问人数: 10026
“水这个行业的利润不是做出来的,而是省出来的。”农夫山泉的总经理刘颗对这个产业的巨额成本和微薄利润显得一脸无奈。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刘颗很审慎地用了“微薄”这个模糊量词来形容公司辛苦了一年的收获。
记者得到的一份数据也验证了刘颗的回答。一箱24瓶装550ML的普通盖农夫山泉,瓶身和瓶盖的生产成本0.5元左右,一箱水的生产成本就是12元。农夫山泉去年的广告、促销、渠道费用和人员工资累加起来近1亿元,摊薄到每箱水是4元钱。再加上平均每箱水的运输成本3元,总成本为19元。按2001末的促销价格计算,同样一箱水的批发价只有19.6元。两项相减,一箱水的账面利润仅仅只有几毛钱而已。如果再考虑到浙江淳安新厂3.5亿和东北靖宇新厂4.7亿投资的贷款成本,再减去上交建德、淳安和杭州当地政府的税收,农夫山泉的盈利空间,也确实只能用“微薄”来形容。
什么吞食了农夫山泉的利润?
困境的由来农夫山泉的营销一直存在着一个战略性问题:农夫山泉只有一个灌装厂,而娃哈哈在全国有15个灌装厂。运输半径太长,导致运输、销售成本比竞争对手高出许多。农夫山泉必须要依靠大量批发商和经销商网络的力量来分销自己的产品。农夫山泉非常重视产品策划和零售终端建设,对销售和经销商渠道建设却不太在行。
据一位当年在农夫山泉工作的业内人士透露,2000年年底,打赢了“天然水与纯净水”嘴仗的农夫山泉业绩大幅度下滑。很多经销商因为农夫山泉不稳定的销售政策而遭受损失,农夫山泉自己也产生了大量库存和巨额的亏损。最大的问题是,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倒挂现象,渠道已经陷入了危机之中。另一位农夫山泉的经理告诉记者,农夫山泉的六个产品太单薄,无法与娃哈哈的多系列产品相抗衡。竞争对手一压迫,农夫山泉的批发分销渠道立即危机四伏。
... ...(本文尚未结束)... ...
因各种原因,本站无法在此提供此文全文,请见谅。
阅读文章全文请到 21世纪经济报道2002-01-14
(如原网站已无法找到此文,可搜索 Google这里 或 新浪这里 试试)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相 关 文 章(共22篇) |
农夫山泉为“流氓营销”买单 (2009-08-13, 《新营销》,作者:侯惪夫)
农夫山泉“有点烦”出路在哪里? (2009-07-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拓)
农夫山泉,大可不必这么炒! (2006-11-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庆虎、陈青)
农夫山泉的尴尬与梦想 (2006-08-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夏一渺)
舍近求远,突破营销困境! (2006-02-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郑纪东)
农夫山泉有点“烦” (2004-11-17, 《成功营销》)
旺旺为何遭遇营销困境? (2004-07-23, 《新营销》,作者:摆渡客)
长短结合:破解研发型企业的渠道营销困境 (2004-07-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威)
嘴硬腿不硬 “农夫”能走多远? (2004-05-21, 《糖烟酒周刊》,作者:粱咏)
力追“载人航天工程”--农夫山泉公关营销变阵始末 (2003-10-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邓庐)
农夫山泉,三把“斧头”定江山 (2003-07-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高定基)
农夫果园:能不能“摇”动果汁市场? (2003-03-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江伟)
“两分钱”为何不如“一分钱” (2003-01-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双全、谈伟峰)
农夫的“革命武器”——C打 (2002-09-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卓一)
养生堂的养生之道 (2002-05-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国泉)
“农夫”:在“异化”与“同化”之间跳舞 (2001-06-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邹咏凯)
农夫山泉:搭车“申奥号”----不全是借光 (2001-06-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邹咏凯)
农夫变身 水之战沸沸扬扬 (2001-02-05, 《销售与市场》2001年第一期,作者:张鑫)
各路水师,广告争战 (2000-11-06,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十期,作者:伍毅然)
宣称纯水无益健康-农夫山泉受到讨伐 (2000-07-18,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六期)
瓶装饮用水的营销特性 (2000-07-17,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六期,作者:罗少球)
娃哈哈 乐百氏 在竞争中成长 (2000-06-27,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十二期,作者:吴肇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