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向刘永好学什么 在星光灿烂的中国企业家族群中,刘永好绝对是最有影响力、号召力和明星气质的代表人物。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一直引领改革开放、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以及明星企业家之潮流。今年两会,他更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之名,以及切中当今社会经济热点的六大高质量提案,受到温家宝总理点名表扬的各大媒体热捧,其火爆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位当红明星,以至于形成势不可挡的“刘永好现象”。 这背后到底昭示了什么?中国企业家应该向刘永好学些什么? 一、高度的政治觉悟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定是对政治高度敏感的人。尤其是当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处在重大变革和转折的时期。这正是政治经济学之寓意。对政治的敏感和觉悟,实际上是对为企业经营决策寻找气候、土壤和种子。而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和参与,则是赢取尊重和获取商业价值的战略举措和投资。 刘永好对此有高度的觉悟和高超的把握。所以,从创业到现在,他自始至终善于把握社会经济大势、研究政府大政方针、关切国计民生。正因为此,他才赢得了包括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在内的诸多顶级社会职务和荣誉,为公司发展赢得了超级外部空间。 尤其是今年两会,他一下子提交了6份和当今社会经济热点密切相关的提案,其中4份都与国家最关注的农业生产转型有关,<关于以金融资本推动现代化养殖的提案>、<关于规范屠宰税费、促进肉类产业发展的提案>、<关于加大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提案>、<关于建立新型养猪体系的提案>,提出了解决“农业转型(农业现代化)”、“平抑肉价”、“食品安全”、“农民增收”、“农村金融”、“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应急支持体系”等核心问题的战略构思和措施,实实在在为政府排忧解难。 同时,刘永好还就改革开放30年,现代农业面临的新的伟大变革,以及维护和开创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高谈阔论,俨然一位企业界的经济学家。 然而,正是他的高瞻远瞩,他的政治觉悟和战略眼光,以及积极求索、呼吁和推动,才成就了新希望,才铸就了刘永好。 二、对中国式战略机遇的把握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市场的历史性升级,使得很多领域都蕴含着建立帝国的战略性机遇。但中国在市场发展阶段上,远远没有从大乱走向大治,许多领域仍是空白,许多行业亟待整合,许多品牌弱不禁风,许多品类群龙无首。这是绝无仅有的全球性战略机遇! 这既是行业老大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机遇,也是行业老二、老三们整合资源挑战老大、改变格局的机遇,还是成长型企业、新进企业集中发力、颠覆行业的机遇! 这正是刘永好的逻辑和底气所在。他频频出手,先是饲料业,再到畜牧养殖业、再到肉奶深加工业,从房地产业到金融证券业,从化工业到旅游业,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每一次,他都抓住了战略性历史性机遇,且取得不错的战绩。 进军饲料业,是因为正大饲料改变了中国养殖业的结构,市场需求很快释放,供小于求,且价格偏高,而中国饲料业却没有规模化和品牌化的企业。这就是中国式战略机遇,刘永好抓住了。 进军地产业,是因为中国房地产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盘整,即将进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微利”时代的时候,大部分传统房地产公司都谨慎观望、不敢出手,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又注定要爆发新的房地产需求浪潮,刘永好抓住了。 进军金融业,是因为民营企业的资本需求空前旺盛,而国有银行和金融机构又不能提供也无法满足相对应的需求,中国式战略机遇又来了,民生银行应该是刘永好投资效益最高的,名利双收。 进军旅游业,是因为中国的旅游经济蓬勃兴起,而与之相对应的旅游资源系统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这就是大机会。 大规模兼并重组各地农牧企业巨头,是因为中国人的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正在经历由偏重数量的植物纤维为主向兼重动物脂肪及高蛋白的质量改进阶段转变。 这就是中国式战略机遇。未来若干年,仍然是中国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对中国式战略机遇的敏锐捕捉和果敢把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典型体现,也是成功企业家的睿智选择。刘永好已经并将继续为我们作最好的注解。 三、抢占老大资源 老大是一种稀缺资源!因为第一胜过更好,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一个行业一个品类,如果没有领军的老大,没有代表性强势品牌,说明这个行业竞争不充分,发展得不成熟。这对于企业家的价值在于,这是扩张发展的战略机会! 老大,是一种战略性稀缺资源!老大的资源越来越少,能够成为老大的机会也在迅速减少。抢占老大资源,是一场决胜未来的战争。你不抢占,有人会抢占。错失老大,对于企业家来讲,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战略性失误! 刘永好决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一直在学习、考察和思索,像一只猎鹰,瞄准目标,伺机出动。 他在饲料业的成功就是抢占老大的成功,短短几年从家庭作坊跃居行业老大。对化工产业的重拳投资,也是同样的动机和目的。新希望集团携手金川集团,双方将投资14.39亿元,在今后10年内打造中国最大的PVC基地和硫基复合肥基地。 刘永好对中国市场完全可以孕育出世界级的大品牌、进而在全球称王称霸当老大有足够认识和信心。邓小平南巡谈话后,希望集团走出四川,先后在上海、江西、安徽、云南、内蒙古等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国有、集体、外资企业的广泛合作,迅速开拓了全国市场。 近期,他又迫不及待对全国各地农牧龙头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在国内养殖业发动新一轮快速圈地,组建‘新和石千’(新希望、六和、石羊、千禧鹤)四大金刚平台。目标很明确,作中国的龙头老大,打造世界级农牧企业,追赶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巨头美国嘉吉。正如刘永好所言“中国有13亿人,中国的农产业在全球应该是最大的农产业,全球最大的市场理应产生全球最大的农产业。” 新希望还在东南亚也进行了系列扩张,在东南亚已有十家企业,在越南,更是成为强势品牌。 显然,本土企业家对中国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战略机会认识不足,对老大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争做老大位子的紧迫感不强。 一个行业只能有一个老大。这个位置一旦被占据,很难轻易被扳倒。所以,老大的资源值得珍惜,应该抢占!与其将来与别人争,不如现在就占!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