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企业方法 > 企业信息化系列--方法篇

企业信息化系列--方法篇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3-20, 作者: 李翔, 访问人数: 11249


7 上页:第 2 页

五、“螺旋、模态实施”法的理论基础

  建立以上“螺旋、模态实施”法的理论基础其实非常简单,就“模态实施”而言,就如同一个原先不会开车的人,在买车之前,应该先去学开车,即先要了解开车究竟是一个什么状况,而不是座在家里考虑开车与不开车行动方式之间的利弊问题。如果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比喻为开车,那么学开车的过程就是模拟上线培训的过程了。如果在模拟上线培训前先做企业现况的诊断、工作流程的分析、编码制度的修订、管理制度的分析与评估等工作,都是本末倒置、逻辑错误的作法,必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走弯路、或是耗尽人力、物力、财力而不能获得成功,最终还怪罪于“水土不服”,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而“螺旋实施”的理论基础则更为简单的落脚到“发展就是硬道理”。

六、“螺旋、模态实施”法的好处

  采用“螺旋、模态实施”法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可以为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带来如下好处:

  1、在信息化建设之初发现其推进的原动力。

  无论做什么事情,原动力上非常重要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那么什么是信息化的原动力呢?当然是人!在模拟运行的培训过程中,可以发现那些积极思考,并能很好掌握其精髓的员工,他们就是今后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原动力,企业信息化实施的中间力量,从而避免了以往虚无缥缈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避免了“外行领导内行”的难堪局面。

  2、营造危机,塑造出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的气氛。

  经过大范围内的模拟培训,在企业范围内营造了一种大势所趋的态势,让那些有对信息化建设有疑问、有抵触的员工,尤其是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们(利益得失者)也积极的投入到信息化化的建设中来,弱化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阻力,从而避免了今后建设过程中的没有必要的冲突,同时让企业的领导在信息化建设之初就看到其实施效果,增强其信心。

  3、实现了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人,而人员的培养非常关键,能不能形成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梯队,将是信息化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螺旋、模态实施”法在企业具体实施信息化之前,已经对企业人员(尤其是业务主管人员和企业的中、高层领导)进行培训,让他们对信息化有一个全面的、感性的认识,并能在今后的理论培训中,经过了“由上到下” 的培训过程和“由下向上”的实施过程,举一反三,深化理解,缩短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时间,以此引发全局的思考,并很好的避免了以往培训的枯燥无味。

  4、树立了信息化建设的全局观。

  通过“螺旋、模态实施”法,在信息化建设之初就对信息化的建设有一个整体的框架认识,树立了全局的观念,避免了今后进行系统规划时容易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进行各自为政的需求分析。

  5、大大降低了信息化实施中的风险。

  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大大降低,因为在模拟培训时,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相关的讨论,并对实施的最终效果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实施难度,有利于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有一个客观的实施方案。

  6、拿来主义。

  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的思想,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本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即如果标准流程符合企业的实际,则可全盘吸收,这将大大缩短信息化的建设周期;如果标准流程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且差别不是很大时,可以在原有软件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客户化的定制;如果同企业的实际相差很远,则可以吸取其思维精髓,重新进行选择服务商,使之更有利于企业的流程再造,总之无论是哪种结果,都将大大缩短项目的实施周期。

  7、树立了信息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使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不断的滚动发展,并且同企业的经营策略协调发展。

七、小结

  当然“螺旋、模态实施”法要获得成功的关键点就在于:一方面,相关咨询服务商所提供的模拟培训是否能真正的将企业信息化的精髓能很好的贯穿于实际的培训中去,所设计的培训大纲是否全面,所涉及的内容是否有启发性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我们的信息化咨询服务提供商们作前期的非常细致的工作,准备翔实的数据信息,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是否统一了思想,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实现。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lixiang_gz@sin.com

1 2 3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3篇)
*漫谈企业信息化 (2010-08-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谊江)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理想与现实 (2009-07-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泳佳)
*第三方信息化咨询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2004-09-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翔、黄培)
*企业信息化规划由谁来做? (2003-03-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翔)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读书 (2003-03-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翔)
*企业信息化系列――风险篇 (2002-06-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翔)
*企业信息化系列——人性篇 (2001-06-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翔)
*企业信息化系列——背景篇 (2001-05-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翔)
*企业信息化系列——定义篇 (2001-05-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翔)
*企业信息化系列——技术篇 (2001-05-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翔)
*企业信息化系列——现状篇 (2001-05-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翔)
*企业信息化系列——选型篇 (2001-05-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翔)
*企业信息化系列——职能篇 (2001-05-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翔)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2 0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