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品牌的冤枉路--外行做酒误区简析 7 上页:第 1 页 A品牌从开发到市场运作,几乎运用了所有白酒市场操作的常规武器,但是市场依旧是无法启动,A品牌也无法吸引经销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个原因: A企业在进入白酒行业之后,缺乏对行业的认识,缺乏对市场形势的准确判断,导致产品开发、品牌设计模仿痕迹严重。A 品牌不仅模仿某畅销品牌的品牌名称,也模仿该畅销品牌的价格体系——这是一个致命的失误。一个没有任何历史,任何基础,没有品牌知名度以及市场资源积累的企业,采用这样的跟随战略是无法吸引经销商,吸引消费者,引起消费的共鸣的。更何况,A品牌模仿的某畅销品牌正在被终端所累,正在大幅度滑坡! 第二个原因: 缺乏白酒营销的管理团队,决策混乱无序,大多凭个人主观臆断来拍脑袋。例如进入广州市场,开发全系列产品,盲目扩大销售区域,胡乱选择经销商等等决策几乎是违背常规的。在现有的白酒市场条件下,没有明确的市场战略,没有锁定企业可以吃定的目标市场,没有系统的产品规划和品牌建设规划,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虽然A企业用了所有的白酒企业进入市场的常规招数,但是就是因为目标市场的选择不正确,企业市场战略的不明确,产品和品牌定位的不科学而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我们知道,同样的招数,如果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规划,他们所产生的作用是决然不同的。 第三个原因: 品牌定位的错位。该品牌是通过OEM模式产生的,不具备悠久的历史,也不具备市场的积累,更谈不上品牌的价值。但是,该品牌无论是价格定位,还是市场定位,都属于“拔苗助长”的行为;不可避免,拔苗助长并没有成为吸引经销商或者消费者的秘密武器,反而成为该品牌最大的硬伤。一个面世三个月不到的品牌,价格比同类品牌高出一大截,又没有明确的销售主张,这样的品牌定位靠什么来支撑呢?于是只能选择促销、促销、再促销。 第四个原因: 没有系统的招商规划。经销商有各种类型,有各种不同的特点。有的经销商善于做餐饮,有的经销商善于做批发。在缺乏对市场、对经销商了解的时候胡乱招商,只要掏钱的就是经销商,这样的招商规划是极其危险的。一般说来,最大的经销商不一定是最好的经销商,最能掏钱的经销商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经销商。企业应该选择有助于自己的品牌战略,市场策略的实施,适合企业的规模和档次的经销商——这样一来,企业和经销商之间的交易条件是平等的,谈判的筹码是一致的,更容易谋求双赢的局面。而A企业面临的明显是“客大(熟)欺店”的经销商。企业对市场,对行业特性了解不够,经销商趁机提出一些过分的交易条件,让企业陷入合作的陷阱,从而导致销售隐患的滋长。 第五个原因: A企业没有销售系统,也没有对A品牌长远的市场规划,所有的市场行为都属于短期行为。虽然A企业口口声声要转型,但是无论是资源的配置,还是对进入白酒产业的风险和收益的评估机制,都十分缺乏,导致了销售系统的混乱。于是,A品牌的管理团队既想找到经销商,又怕面对经销商——一句话,他们在摸着石头过河。 从很多外行做酒的遭遇看,大部分企业都曾经遇到A品牌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对待这些问题,有的企业是采用进攻的策略,用人民币强力轰炸,妄图轰开市场,但是大多数以失败告终;而一部分企业选择了沉默,就是默默地在家门口附近,或者在自己原行业的势力范围内小幅度运作,把酒卖完了事。很少的企业选择了理性对待,科学分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外行做酒,不是哪一个企业都可以象张海做“宝丰酒”一样,又是足球队,又是陈道明,胆子大得不得了。因此,对于外行做酒,笔者套用股市行话说: 酒市有风险,投资需慎重!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