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品牌突围系列谈(14)--暴力谋权(下) 7 上页:品牌收购突围术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夺权大战,往往是实力不济的品牌成了牺牲品,而品牌权力之间的游离,似乎也只是从这个大家移到那个大家之间的事。 品牌之间的竞争是永无休止的。一些大品牌为了保持自己的品牌地位,往往采用各种手段,对中小品牌进行各种形式的“封杀”,而且一般都乐于从四个方面入手:价格斗法、技术大战、渠道大战、设置行业标准,达到谋权的目的。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合法暴力的品牌清理谋权术,随便翻开几个品牌的发展史,都能从中发现清理与被清理的痕迹,比如美厨方便面、格兰士、舒蕾与康泰克等等,都能让我们看到品牌清理谋权术的秘密。 清理运动第一击:两强相争,美厨淡出 方便面市场,随着大品牌“统一”与“顶新”的进入,战火不断,硝烟弥漫。为了夺取品牌权力,从进入中国市场开始,“统一”与“顶新”就开始了谋权大战的品牌清理运动。而此时的美厨,却在两强之间,小心翼翼的做着自己的市场。 1989年“顶新”进入内地市场之后,抓住了内地改革开放的契机,首先以清香油抢占天津、北京市场,随后成功以“康师傅”速食面快速攻占内地市场,并急速拓展集团规模,成为内地食品业的第一品牌。 而“统一”为了与“顶新”一绝高低,率先切入高价速食面,推出每包人民币2元的“统一100”;“顶新”随即上架“面霸120”反击;在平价市场上,“统一”打出每包人民币0.8元的“好劲道”袋面,“顶新”则不甘势弱推出每包0.7元的“满福多”,双方你来我往,不相上下。 两强相斗,殃及“美厨”。随着价格战火与渠道之争的越演越烈,使得美厨的竞争空间与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据了解,“美厨”自投产以来,虽说也加班加点,但6条生产线只开出1条,设备大量闲置,导致生产成本难降,导致最终淡出市场。 当然,把美厨的淡出归结到两强相争,虽有失公道,但从品牌经营的深层次分析,也正是因为两强相争,提高了品牌经营的档次、成本与门坎,在加上品牌内部方方面面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顺势淡出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品牌清理运动第二击:价格斗法 价格与利润直接标志着一个行业品牌生存情况与进入标准,比如如果想在当前的家电业的微利时代进入家电业,如果没有雄厚的实力,很难参与到游戏当中去进行竞争与生存,当然,进行品牌租赁与品牌收购的方式除外。 分析当前的品牌运作情况,利用价格斗法,进行品牌清理运动的,非有“价格屠夫”之称的家电品牌“格兰仕”莫属。 中国的微波炉市场自90年代开始渐入佳境,进入发展期,LG等一些国际品牌及国内一些不知名的小品牌,渐渐把微波炉市场培育成熟。 当“格兰仕”发现微波炉市场日渐成熟,产品为广大消费者所认知与接受时,即开始了品牌打造运动。 从1993年“格兰仕”试产微波炉一万台以来,便对成熟但还没有绝对领导品牌的微波炉市场进行了普及式的规划与整理,并通过过硬的产品技术、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实惠的价格(很少作广告,成本省下来让给消费者)、强势终端促销(价格比同行业品牌低一大块的同时,外送吸引人的赠品)等几大方式,迅速使品牌占领了市场。 对于消费者来说,面对“同质化”的产品,有什么能比便宜一百元来得更直接,更实在呢?而对于“格兰仕”来说,省去了市场开拓费用、市场培育费用及大笔广告费用,自然为低价格并保持利润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为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当其它品牌还在期望高利润收回投资时,“格兰仕”已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销售量节节攀升。 “格兰仕”通过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及高超的市场策略,巧妙地运作“价格斗法”的品牌谋权之术,使“格兰仕”这一品牌大旗迅速走红,烈烈飘扬,取得了目前占领全球市场35%,中国市场70%的无与抗衡的骄人战绩。 第 1 2 3 4 页 下页:品牌清理突围术(2)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