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商业选址,选择一块“金地” 7 上页:关于地址的想像与实践&原则性问题(2) 对商业建筑位置的那种经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学到的。普尔斯玛特中国公司京津发展部(负责选址)的高先生告诉记者,他早先是从事房地产业的,他那时在房址选择方面所形成的经验到今天依然有效。这里蕴涵着关于选址的一大争论:决定选址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技术,还是经验? 跨国公司由于发展的完备性,使其在综合运用技术和经验时并无偏废,但本土企业就不同了。许多人并不在乎上述问题,但实际上它甚至是某些公司内部选址纷争的由来——它有时可导致两种不同的选址方式和选址结果。例如,三九连锁药店的领导者承认,他们在2001年的跑马圈地中,由于没有更多时间来按国际规则反复论证,因此不排除有凭感觉选址的问题。当然他们不可能凭借纯粹的感觉,这里实际上包含其公司选址员的老经验在内。现在,三九药店的确有诸多的理由这样做,但有专业人士对记者讲:如果在一家股东非常较真的公司中(例如外资企业),三九的做法会被认为是很危险的,他们必须向股东们说明,所谓“凭感觉”式的选址有什么理由,带来的收益究竟会是多大? 不过,赞同三九做法的声音还是很多:中国零售企业的资金本就不多,哪有那么多钱可以花在选址上?在后进者追赶先进者的征程中,冒险原本就是必要的。何况,中国的公司制度还没完善到那种地步。 对于上述问题的详细论述是烦琐的,我们能够采取的方法就是把“技术”和“经验”同时列为选址成功的因素。它们都将出现在下述具体问题的分析中。 选址的资源所在:选址的主要内容几乎是零售界人人所知的东西,例如商圈的划定和分析,例如人口和人流参数、交通状况参数等。对于业内人士来讲,更重要的是,从哪里能得到作为分析基础的数据和基本面描述? 据调查,来到中国的跨国公司有超过2/3通过内部人员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如果具体到跨国零售业的选址上,这个比例恐怕更高。但他们和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信息源却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市场信息全都在那儿,看谁有心、有本事去拿准了。 a.事实上各种市场调研公司依然是基本数据信息的主源,这其中包括各个城市统计局下属的城市调查队。他们对商圈的调查方法很普通,但很有效;城市调查队的有利之处是与统计局的关系,这使他们可以得到本城市的长时段的基本面数据,而且可以具体到区、城乡结合部,甚至街道。当然要获得对于本街区或社区居民状况的细致而生动的描述,可去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付酬访谈。 中国本土大约有超过500家市调公司,它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大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建立市调公司信息库,在长期多次的接触后对它们的特性和调研能力进行区分。不过在介入和控制市调公司调研活动方面,对零售商选址发展人员的经验也有相当的要求。 为保证初期选址的保密性,零售公司往往隐蔽某些委托调研的真实目的——这尤其会发生在与非伙伴关系调研公司的交往中;另一种方法是将调研内容拆成几部分,由不同市调公司完成。 如果要获取城市总体级别以上的宏观市场分析,就必须找那些著名的咨询公司,当然他们的收费会很高。要知道,全球市场调查业的60%的营业额由25%个大公司完成。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下页:选址的细节(2)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5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