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银行裁员:静悄悄的革命 7 上页:铁饭碗破了(2) 无论是工商银行还是中国银行,在大幅裁员的同时都在不同程度地接收新员工,而且新员工的学历要求都在本科以上。这就是所谓的“换血”。 “工商银行计划在三四年之内完成人的置换,即在不断裁员的同时适当地接收高学历的新成员,使银行的人才结构、学历以及年龄等等方面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工商银行的一名员工这样阐述他们的人力资源计划,“但这一切都是在总行的‘减员’原则下进行的。”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的一名员工则这样表述了他们的裁员“原则”:我们也有一些低学历人员被劝退,但是这不表明我们机构是超员的。实际上,我们还有一定的职位空缺,今年还新招了100多人。就是说,我们银行“血液”的数量没有变,但是“质”在慢慢地改变。 现阶段中国银行业的所有改革似乎都无法脱离WTO而独立存在。而银行的裁员及“换血”之说显然肇因于WTO。 为了精简机构,加强管理,于是裁员;为了提高服务,提高员工素质,于是换血。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中国的入世。一名银行界人士曾做过这样一个比较:如果工商银行的资产总额与花旗银行相等,则花旗银行的人均利润是工商银行的10倍。而实际上,花旗银行的资产总额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总和! 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些对手。也难怪面对入世,人们对银行的担心总是最多的。虽然此前的比较更多反映了银行的营利能力问题,但是解决中国四大银行的冗员及机构臃肿问题却是提高其营利能力应走出的第一步。 但是,在“换完血”之后,中国的四大银行仍然面临外资银行的“挖墙脚”威胁。仍然是一个比较:白领阶层,相同业务在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中的工资分别是3000元/月和1万元/月。如果国有商业银行工资水平没任何提高,那么银行业人才大量流失将是必然。 不过,曾有一名在工商银行工作的普通员工表示,如果银行的待遇能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一倍,就会有很多人愿意继续留在国有商业银行。“因为在国有商业银行稳定,而且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 当然,这不过是一家之言而已。就像现在的外资企业如此受欢迎一样,虽然没有各种福利,甚至在一些大城市也不能解决户口,但是在相当多数的大学生心目中,仍以外资企业为就业首选。 于是,问题再次归结到,国有商业银行能不能提高自身的营利水平来吸引并留住人才?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