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化妆品专营店――下一个红海战场 7 上页:第 1 页 三、民族品牌的无奈——逼上梁山的专卖店和专营店 化妆品专卖店和化妆品专营店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专卖店是指只卖厂家某一个或数个指定品牌的店,专营店是经营某一特定范围或类别商品的店。 在中国销售的国际国内品牌多如牛毛,很多品牌都无法跻身当地的商场超市或化妆品专营店渠道,尤其是国内的二三线民族品牌,迫不得己,自己开发渠道,搞专卖店或专营店。 现有的化妆品专卖店如佰草集、诗恩碧、汇美舍、十二月坊等等为代表,走精致化路线的专卖店,有专业美容顾问指导、免费皮肤分析、教授彩妆、自助试用新品等附加服务。众多的小型美容院事实上也就是化妆品专卖店。这些专卖店的规模不大,所以在一个城市内可以存活很多家不同品牌的专卖店,同一个品牌的专卖店也能存活很多家,形成蚂蚁军团效应。 民族品牌自营或加盟连锁的化妆品专营店,这些专营店规模要比专卖店大,对现有化妆品专营店的经营威胁也大的。很多国内品牌的化妆品专营店除了部分直营外,更多的是走加盟连锁。如婷美的娇兰佳人、珀莱雅的珀莱雅专营店、索肤特的松本清、丁家宜的悦榕。据说采诗也即将推出自己的化妆品专营店,就在查找这方面资料的时候,在卓博网发现了丝宝集团大量招聘化妆品专卖店店长和店员的启事,虽然不清楚丝宝是否也有意开化妆品专卖店。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化妆品品牌进入化妆品专卖店或专营店的队伍,建设自己的专营店或专卖店渠道。 四、化妆品零售巨鳄的扩张 2008年莎莎、屈臣氏、丝芙兰、万宁等国际巨头在中国的扩张继续加速,特别是全球第一大的个人护理用品连锁——屈臣氏已经开始在二线城市布局。2008年屈臣氏新开了100家店,目前已经在中国内地达到800家,目前正以每三天增开一家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国达到1000家将不再被人笑话为痴人说梦。 1989年4月,屈臣氏在北京开设内地第一家店。此后的l6年,屈臣氏却一直是“闲庭信步”般的发展模式。那时候的营销From EMKT.com.cn专家们还断定屈臣氏在中国内地市场水土不服,但是,从2006年开始,却“大步流星”似的开始了“大跃进”式的“圈地”运动。在中国,每天屈臣氏的采购团队以及自有品牌(OEM)作业团队都在积极搜寻和网罗各种独特新颖的产品信息,以达到每周为消费者带来两百个惊喜的目标。 这些国际巨头在中国内地如何选址开店、会员发展、日常管理、每周促销、人才培养等已经有了整套成熟的操作,进军二三线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五、国内化妆品专营店地方诸侯的群雄割据 辽宁美程在沈阳、鞍山、天津、秦皇岛和大本营辽西地区开设了49家化妆品连锁店;河北东大日化独霸保定,连锁店达到285家;四川金甲虫横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连锁加盟店达到60多家;广西惠之林拥有了28家门店和2个配货中心;广东千色店跳出深圳,在华东地区已经有全资连锁店70多家;福建小李百货拥有连锁店39家;浙江全雅短短六年发展到16家连锁店,其中一个单店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就连地处大西北的甘肃澳亚加盟网点也达到了58家。 这些各地的豪强都不会偏安一隅,伺时机成熟,终将逐鹿中原,问鼎天下。 六、药妆店 在日本,药妆店遍布大街小巷,甚至有超过便利店的趋势,主要经营药品、日用品和化妆品。 在中国,现有药店大约35万家,远远超过现有的12万家日化店。目前一二线城市的药店基本上已经开始销售药妆。进口品如薇姿、理肤泉、雅漾、清妍、丽芳丝等相继进入中国药妆市场,国内的白大夫、同仁堂、片仔潢、李医生等也相继推出药妆产品。当所有的药店都开始经营药妆的时候,整个化妆品市场将有多少份额被药店占有? 七、其它行业零售巨头或资本势力 据传言早在2005年,家电零售巨头国美就开始尝试大卖场形式的化妆品店或药妆店连锁。国美在家电零售市场所到之处,就彻底的改写当地的家电市场格局。当所有人都看好化妆品专营店的时候,难免会引来真正的大鳄。现有的化妆品专营店还根本没有找到扩张全国的模式,而这些已经大获成功的零售巨头们,一旦试水化妆品专营店,将会掀起一场狂风骇浪,彻底改写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格局。 化妆品专营店的蓝海已经结束了,残酷的红海竞争已经到来。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湖北省金苹果化妆连锁CEO,电子邮件: yutao#mrhz.cn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