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打破“赔钱赚吆喝”僵局 利从何来之分析法 无论做厂家还是做代理的企业,无不为“畅销的产品不赚钱,赚钱的产品卖不动”而大伤脑筋,大多人认为是市场的原因,在某种程度来说正是因为所处行业市场的成熟,市场增量放级,消费心理成熟,同类产品提供者增多而且严重的同质化的结果;但这些客观原因往往不是企业自己所能左右和改变,对于做手机的Z企业处于行业弱势地位的省级代理商一年前主做国产品牌手机还可以,但时至今日,同样面临与洋品牌一样的尬尴“增产不增收”的困局? 首先,Z企业在进行历史对比分析发现,今年的月销量要从两年前的月销15000台规模增加到如今的4万台规模,市场既然有这么大量的畅销品销售,说明市场需求是有的,只要有大量销售就有市场地位,就意味着有赚钱机会,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怎么利用这“大量销售”做好利润文章,也就是市场操作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第一目标,而不再是市场份额,在经营思想上要做经营重点转移,大力培养和强高利润产品销售。
一是控制畅销品销售,学会向市场多要一分利。对于占到公司现销量70%的三款畅销机,不再做制作宣传页和海报,从而压缩市场费用;三款机型的销售任务奖由原来完成200台每台增返10元改变为300台返价值2500元的高档机一台,从而降低渠道让利和增加利润机销售;其中一款货源偏紧A类机由每台10元降为每台5元的店员奖励,同时销售人员对于该类机型的考核比例大幅降低,亏损机不再计入考核,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并增加高利润机销量考核占比。试看现在做低档方便面企业,正是在一分一厘之间谋取利润,同样不要因为我们做得是手机、家电而“勿以利小而不为”;千万不要让你的畅销品像自来水一样白花花的流去,如果没有非常相近的竞品相争,如区域外窜货,就适度延缓降价速度;即使有窜货也要分而治之,不要“杀鸡用牛刀”,针对窜货地区适度的压制性价格,而保持其他地区正常价格;适度降低促销投入,包括在人员和费用投入,从而让畅销品本身增加毛利贡献率,尽可能获取“金牛”产品为你带来的稳定收入。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