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打破“赔钱赚吆喝”僵局 7 上页:第 1 页 二是借势上量,推广利润品。因为畅销品往往是市场上的强势产品,也是每个零售店必卖品,同时也是零售店和渠道各层面的“人气产品”,在渠道销售政策上可考虑畅销品与利润品捆绑销售。Z企业针对现有产品线推出了针对货源紧缺的N11和N62,客户提货N11附加价格维护承诺,每提一台N72可多提五台N11和N62;再就是做零售店老板思想工作,贯彻“二八理念”,以畅销品做人气产品,上下主推利润品,要知道卖一台N72就等于卖10台N11的利润;向店员宣传主推每卖一台N72有50元的奖励。 三是积极培育和寻找利润品,构建由利润品和畅销共同组成的合理产品线。既然畅销品不赚钱,我们就必须要寻找赚钱的产品,一是同品牌下的新款产品,因为其价格不透明性,有更多可操作空间;二是推出新的品牌,厂家为了借助渠道力量,一般会采用“放水养鱼”的让利于渠道销售政策,这正是代理商进行品牌组合,构建由畅销品和利润品组成的合理产品线的机会;三是加强产品线利润贡献分析,对于大多代理商企业每个月都很少进行经营分析,但是要想提高对产品线的管理就必须要进行“十六格图分析”(笔者根据矩阵分析推演出的关于手机产品线分析工具,其他行业也可据此进行演练),按照单机毛利和销量两个变量划分出十六方格,如图。 略 由图我们可知对于Z企业而言:V3是鹤立鸡群,N7260是滥竽充数,N3100是害群之马。同时也要做好产品生命周期关注,重点是关注即将退市的产品和即将上市的产品,不要出现产品线断档,如图中所示就出现50-100中间利润地带的断档,还有就是*所示的高利润高销量的双高类产品缺失,说明该企业前期没有做好产品线的建设。 四是工作重心转移,利润品为考核重点。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企业因为不便于、不可能对员工以利润考核为目标,所以大多以销量考核为替代指标,但正是因为这一“替代”让大家忽视了其根本,所以形成了对销售团队一个错觉只要销量好就是我的任务完成了,就要给我奖励,利润是老板的事情。Z企业为了实现企业销售人员工作重心与企业经营重心保持一致,特别降低畅销机考核比例,从而加大销售人员利润机考核比例;建立通过短信每天上报利润机所负责区域零售报告制度,销售内勤通过短信公布本天销售冠军和末位地区,开展周提货销售比拼,后三位给予每人50元负激励,前三名给予每人100元正激励,对于月度总提货与总零售量完成率前五名的给予每人500元到100元的奖励。 畅销品是我们的市场地位,是与客户沟通的桥梁,也是必须完成的销售任务,如果我们的销售队伍是销售经理-区域经理-业代三级机构,那么销售经理是利润考核,区域经理考核由区域总销售量和重点机型销售量考核两部分组成,各占50%,而对于基层业务人员主要考核重点是利润品销量,占80%的考核,总销量只占20%考核。这样就明确了区域经理抓销量,基层业务放在终端利润品推广;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要以利润品为主要内容,笔者曾在操作一款大家都不怎么看好的产品(其在上市之初也证明这一点),但由于该产品是国际知名厂家首次直接供货,公司必须做好,于是在正式上市前一个月就组织业务人员进行产品学习,并且进行考试,做到产品人人熟悉,并大谈特谈其卖点。每天晨会都要总结昨天每个人员工作成效,并做出今天要求,每天都要上报其零售情况,并向全省业务人员做出通报,每周、每月都要进行工作通报和业绩评比,各业务员由勉强到习惯,由习惯到自然,逐步的每个员工都喜欢上它,并积极向客户、向店员(促销员)推荐它;并且适时推出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逐步在团队中形成“没有销量没有饭碗,没有利润就没有饭盛”的畅销品与利润品的销售文化。 总而言之,产品没有利润不是市场的原因,而是产品线的原因,是企业经营缺乏推陈出新的寻找新奶酪的竞争力;赚钱的产品不上量,是企业没有建立新品推广机制,没有实现销售队伍向营销队伍的转变,企业的销售不仅要有直达销量目标式管理,而要有产品上柜率、终端生动化、产品价格控制、客户活跃度关键性指标的过程式管理。利从何来,来之于畅销品的节流,利润品的开源。 何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有师善于“传道”式宣讲理念和知识,这理念知识有可能来之于多处,理论多于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性和体系性,属于讲师型;有专家攻于“授业”式传授术业,这术业是大多经过自己实战检验的总结,实践多于理念,具有很强的参考性和应用性,属于教练型;有学者修于“解惑”式临床共参,解惑于问题之前和诊断于“亚健康”之中,属于参谋型;欢迎有识之士沟通交流: www582168@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