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分众,请上厕所

分众,请上厕所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7-02-26, 作者: 洪磊, 访问人数: 4136


7 上页:第 1 页

  厕所广告的前景  

  很多人鼓吹:“厕所是谁都免不了要上的”——言下之意是厕所广告无所不及。实际上,厕所广告也有它的局限,那就是同样受制于它所在的场所——一个人如果从来不光顾酒吧,他就几乎不可能光顾里面的厕所。

  另外,中国公厕的现状,决定了只有酒店、宾馆、写字楼、商场、咖啡厅等娱乐休闲商务场所的卫生间是目前比较有价值的广告场所。那里几乎已成为人们吸烟、聊天、缓解情绪的地方。

  而大部分的公厕,由于环境不佳、管理落后,或广告价值低、或充斥着粗制滥造、恶俗违法的作坊式广告、“城市牛皮癣”,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强的排斥感,并一直遭受相关管理部门的打压,因此在短其内还不能成长为厕所广告的主流载体。如,医院卫生间里出现的贩卖人体器官的广告,高校女厕里的“只需260元,立即还你处女身”的广告,以及大量游医的小广告,都使这个新兴媒体已被局部污染。

  但总的来说,厕所广告还是有着非常好的前景:

  1. 趋势看好

  很多社会学家将厕所的文明程度与一个国家的文明进程、人民的现代化意识联系起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厕所必将从简单的排泄之所向兼顾卫生整理、休息乃至于艺术、商业、文化等多种功能转化。现在,厕所的称谓逐渐被“卫生间”、“洗手间”、“化妆室”等取代,就说明了这一趋势。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公厕的恶状,是因为缺乏公共管理和正规的商业介入造成的。这不但不能说明厕所广告之不可为,反倒预示其必可为之。即使不考虑公共卫生监管,如果公厕卫生间里有正规的广告在发布,有合理的商业收益被投入到环境和管理改善上,小广告的生存空间会被极大压缩。这是利国利民、商业社会利益两全的好事。  

  2. 容量可观

  按照美国“室内广告牌协会”的统计,美国2005年厕所广告的增长为14.3%,达18.5万件之多,真可说是无处不在了。虽然,现在还没有中国的数据,但多方情况表明这个媒体市场的潜量并不输于现在分众所在的新媒体细分市场。  

  3. 效果不错

  现在很少有厕所广告正面的测试结果。但从一些反面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效果的例证。

  某记者曾以“学生想做兼职”的方式与在广州高校女厕中发布“处女膜修补”广告的人员联系,一男子在电话中说,该公司代理这种产品已有两三年,此前在广州只在美容院、夜总会做生意。据其称,他们产品进入广州学生市场时间尚短,但已经有不错的反响。而“手机号上厕所小广告,机主频被骚扰”类似的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甚至,往厕所墙上粘贴小广告的游医放言:“一天骗一个,永远骗不完!”

  这些非常不专业和粗制滥造的广告,以一种有趣的方式现显了厕所广告的能量。  

  先请分众上厕所  

  合并了聚众的分众,在楼宇电梯视频媒介占有率上已达到了惊人的98%,但其媒介都是围绕着电梯,包括之前收购的国内最大的电梯平面媒体“框架媒介”。向楼宇卫生间媒介延伸对于分众来说,资源得天独后,并且真正成为一个立足于楼宇的全面媒介提供商。这显然比进入卖场更有意义,也更顺手。所以,我要先请分众上厕所,也请江南春每天方便无聊时想想这个问题。

  不然,很难说什么时候“厕所版”的分众会向强大的“电梯版”的分众叫板?虽然江南春相信: “楼宇的先期资源已被占据,我们签的是长期合同且到期时间不一,很难一一攻破。”但从厕所突发的侧面冲击波,分众你准备好了吗?

  分众,先上厕所吧。

  洪磊,北京派力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武汉达内软件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置换营销新理论的探寻者,曾为本土咨询公司、本土企业、本土高校、本土市场中正在成长的非主流营销新人,关心200人以内、2亿元以下本土非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电子邮件: alei_h@sin.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给分众媒介一个拒绝的理由 (2007-07-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钟超军)
*分众媒体的细分之变 (2006-08-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明超)
*“分众”,小心“曲高和寡” (2006-07-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齐渊博)
*分众、聚众合并 (2006-01-17, 《经济观察报》,作者:胡怡琳、彭朋)
*分众传媒发展应趋向“部落化” (2005-09-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钟超军)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2 05: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