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娃哈哈的成功之道及未来发展的隐忧

娃哈哈的成功之道及未来发展的隐忧


《销售与管理》, 2005-12-20, 作者: 彭剑锋, 访问人数: 11966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娃哈哈持续、健康的成长历程已经走过了18年。从娃哈哈18年的成长轨迹中,我们可以发现,娃哈哈在其成长历程中有效规避和跨越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所面临的三个“陷阱”。

  第一个是中国民营企业“规模不经济”的陷阱。很多民营企业盲目追求做大,企业的成长一直沿袭着以单一的市场竞争为基准,以追求销量和市场规模为目标,以粗放式资源投入为成长模式。许多企业不顾资源、不惜成本、不惜代价,非理性地追求销量增长,以销量牺牲效益,甚至是牺牲企业的未来,企业赢利能力差,步入无利润陷阱,企业长期失血、现金流短缺、财务状况虚弱。结果企业做大后,规模并没有带来相应的规模效益。但娃哈哈做到今天这个规模(100多亿),却始终能够保持很好的盈利和发展势头,娃哈哈的规模带来了总成本的竞争优势,使娃哈哈在整个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同时能保持持续的赢利能力。企业的规模发展是硬道理,但赚钱也是硬道理。

  第二个中国民营企业“规模不强壮”的陷阱,许多民营企业在高速成长过程中管理链条被拉断,系统管理能力短缺,人均效率低;企业的并购重组通常不是基于战略的而是简单的叠加,企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因而资源难以共享,难以形成组织的整体竞争能力。许多民营企业虽然实现了集团化管理,但由于缺少有效的集团治理结构与管理系统,企业集团变成了个体户的集中营。老板就像扛着一麻袋的土豆,每个土豆又僵又硬,一不留神手一松,满地捡土豆。企业没有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与管控系统,将土豆磨成土豆泥,做出美味佳肴出来。但娃哈哈在高速成长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对企业成长节奏的把握和对企业内在管理的掌控,依靠其集权管理、分级授权、目标分解、信息集成、量化考核等管理体系有效地解决了集权与分权、活力与秩序的矛盾使娃哈哈始终保持了非常强的整体竞争优势。

  第三个是中国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持续”的陷阱。许多民营企业的成长形态是革命式、运动式、跳跃式的,忽高忽低,企业的成长过于偏执,而不能均衡;同时,市场领先地位脆弱,市场份额质量差,客户忠诚度低,企业难以保持持续稳定成长。但娃哈哈的成长过程既保持规模又具有可持续性,成长曲线相对于其它民营企业来说是平滑的,同时娃哈哈培育了一批忠诚于“娃哈哈”品牌的客户。这是娃哈哈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另外,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宗庆后是一位常青的企业家。所谓“常青的企业家”,是18年来他一直活跃在一线,始终能够保持对市场的敏锐性及企业家的直觉思维和感知力,能够敏锐洞察机遇、把握机会,保持着活力和创新精神。中国许多的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做大后就高高在上了,变成了企业的“太上皇”,既大权独揽,又日益远离市场、远离客户、远离员工,必然对市场的敏锐性越来越差,不能沉下去做事,市场变化也不能有效应对。娃哈哈成功的六个关键  

  娃哈哈之所以能够成功,我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娃哈哈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家的成功和企业家正确的战略思维的成功。

  首先,宗庆后是一个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的企业家(敢于创新、勇于承担风险,有鲜明的个性,有坚定不移的意志,独揽大权,一呼百应,在企业拥有绝对的权威,依靠个人身先士卒的感召能力来树立个人威信)。回顾娃哈哈的成长历史,在它成长的每一步里都能看到宗庆后的独特的经营思维和创新精神,都留下了“宗氏”烙印。第二,宗庆后创造出来一套适应中国市场的独特的经营战略思维,虽然宗庆后说自己“没有长远战略”,但是他在企业经营管理里却处处体现了他对战略的思考,这种战略思考保证了娃哈哈18年来没有犯过大的战略性错误。如他提出的“八大经营思想”:坚持主业,小步快跑;规模取胜;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产品策略上的长蛇阵;营销联销体;销地产模式;引水养鱼(跟外资合作);侧翼进攻。因此,娃哈哈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宗庆后个人的成功,也是宗庆后正确的经营思想和战略思维的成功。

  宗庆后深谙中国市场与企业管理的现状与特性,“没强势领导不成事”,因而在企业高度集权,在娃哈哈形成了相对集权的管理架构,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保证了企业的快速反应、及时决策和强力执行。

  在中国消费者不是很成熟、市场不规范、不确定性因素大、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状况下,企业是需要高度集权的,因为市场变化太快,需要提高企业的快速响应速度,不允许企业的任何决策迟疑,决策一旦定下来必须快速执行、跟进。

  当然,这种高度集权的前提是“保证老板不犯错误”,为了保证老板不犯错误,宗庆后每年要花200多天的时间“跑市场”,这就保证了他对市场的鲜活感知和敏锐性。

  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关键是,虽然宗庆后高度集权,企业里连副总都没有,但娃哈哈有非常强力的隔代执行人才队伍。所谓隔代,就是宗庆后与其执行层在年龄与量级上有较大差距,在娃哈哈没有任何人能够对宗庆后的地位和权威提出挑战,这就保证了企业核心层的高度一致与统一,减少了企业高层的政治交易成本。隔代执行层能够秉承宗庆后的思想,可以保证公司经营决策的有效落实与执行,解决了中国众多企业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宗庆后的集权其实也是分权的:既在公司重大战略决策上是高度集权,到了执行层还是有序分权的。中国许多成功的民营企业都有一个典型特征,如华为、海尔,包括娃哈哈,看似老板大权独揽,实则事权都掌握在隔代执行层手上。许多民营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高度集权未必能控制得住企业”,老板一个人依靠“点对点、人盯人”的控制,最后导致许多民营企业失控或失败。为什么会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借助一个管理体系来控制,不是靠机制和组织来控制。宗庆后虽然也是高度集权,但是他借助了组织管理系统,借助了有效执行的纪律约束系统来对企业进行有效控制。蒋介石为什么被共产党打败?因为蒋介石靠的是“人盯人”,靠的是“现大洋激励”,而共产党靠的是信念牵引、纪律约束和“把党建立在连队上”的有效组织控制。华为的任正非、海尔的张瑞敏、娃哈哈的宗庆后都善于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智慧运用于企业经营管控之中。

  另外,宗庆后的成功也秉承了浙商非常重要的特点:低调而务实的行事风格。  

  第二,娃哈哈以利益机制建立了新型的厂商关系,建立了独特而强大的分销系统。

  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厂商矛盾,而厂商矛盾的核心是利益的冲突与均衡。而娃哈哈营销模式的创新的关键在于以利益机制建立了新型的厂商关系,协调了厂商矛盾。首先,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以利为基础,以义为纽带”,义利结合,建立了有共同利益基础的厂商关系。这种共同利益基础是以价差系统来均衡厂商利益关系,严格控制价差,形成了厂商利益的均衡,保证分销商跟着娃哈哈能赚钱。娃哈哈的分销体系的特点是不直接掌控终端,它曾经也搞过一万多人的自建营销队伍,采用“联销体”模式后,整个销售队伍减少到两三千人,“联销体”模式减少了自建分销体系、掌控终端所带来的管理成本。换句话说,娃哈哈雇佣了一批小老板而不是职业经理人,这些小老板都有自我经营的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动力,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减少了娃哈哈的交易成本。同时,经销商为娃哈哈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市场覆盖、信息、物流、资金、增值服务,为娃哈哈分担了经营风险。

  很多企业的分销体系都倾向于直接掌控终端,业务人员越来越多,成本居高不下、管理复杂、人均效率低,而娃哈哈把这部分分解,分担到了多个经销商,但是对经销商又是通过严格控制价差系统,明确告诉经销商“你的利益在什么地方”,这就保证了双方长期稳定的利益。

  第二个特点是“先打款后发货”的业务模式,避免了企业的风险。某种意义上“先打款后发货”也是利用了分销商的资金,利用了社会资金,保证了企业不会出现现金流的问题。

  第三个特点是“卖不掉的货我负责”,解决了经销商的后顾之忧。其实只要产品力强,分销、广告“推拉”配合默契,真正退货的很少。而“年终返利”制度也在另一方面确保了经销商积极增量、减少退货的内在动力。  

  第三,娃哈哈具有持续的产品创新与率先模仿的产品、技术战略。

  首先,娃哈哈的产品创新战略是以模仿、追踪为主的。宗庆后一再强调“只要领先半步就行”,娃哈哈从来不追求最新的,从来都是模仿、跟进,并且在模仿的过程中超越对手。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率先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正如华为任正非所言,“企业领先三步是先烈,领先一步是先进”。

  其次,娃哈哈能持续地打出产品节奏、组合,采用“长蛇阵”策略,不断推出强势产品、主导产品,以强势产品拉大跟竞争对手的距离,以强势产品赢得利润空间。使产业价值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有足够的利润分享。

  第三,娃哈哈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娃哈哈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工艺的同时,也建立了自己配套的机械制造厂和模具生产系统,既保证了机械技术的先进性也保证了品质和质量,提高了综合竞争优势。  

  第四,娃哈哈总成本竞争优势所带来的价格竞争力。

  娃哈哈怕打价格战,又不怕打价格战。因为打价格战,价格一乱,价差体系就会动摇,联销体利益链的有序性就会遭到破坏,这是娃哈哈的命门之所在。但娃哈哈又是饮料行业打价格战的先锋,是价格战的赢家。其关键在于很多企业打不起价格战,打价格战是“赔本赚吆喝”。而娃哈哈打得起价格战,是因为娃哈哈具有总成本竞争优势所带来的价格竞争力。有两个原因:一是它的“销地产模式”,直接在全国各个区域市场建立了70多家工厂,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减少了生产成本、物流成本和分销成本;二是规模优势带来的低成本,娃哈哈低成本扩张兼并了很多企业,经过整体规模资源的整合、共享,形成了规模优势。

  企业不怕打价格战,关键是打不打得起,具不具有价格竞争能力,这是企业价格竞争的关键。中国老百姓对价格的敏感性很高,尤其是在三四线市场,所以价格仍然是在中国企业制胜的杀手锏。

  第五,娃哈哈的品牌战略制胜与品牌经营能力。

  在中国饮料行业有两个打造品牌的典型企业:养生堂和娃哈哈。养生堂是多品牌战略,有人说它是最会生孩子的企业,像农夫山泉、尖叫、农夫果园、清嘴含片、成长快乐、龟鳖丸等等。而娃哈哈把单一品牌做到了极至(有人戏称宗庆后是中国最懂得“节育”的企业家),单一品牌战略不断积累品牌资源,提升了品牌价值,增强了品牌的竞争能力,强化了品牌的核心竞争能力,能够迅速让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认知。也就是说娃哈哈的品牌真正成为了品牌资源、品牌资本。

  另外,宗庆后一直遵循“理性基础之上的感性诉求”的品牌运作理念,感性、理性两种元素互相加成,往往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娃哈哈在充分注重产品本身(理性)的同时,也在主流媒体进行持续的高频次广告投入,不断强化自己的感性形象,保持了企业的高速发展。  

  第六,以人为本的“家文化”。

  娃哈哈虽然在管理上是“半军事化”,但是在人力资源上采用以人为本的“家文化”,提高了员工的凝聚力。宗庆后的说法是“胡萝卜+大棒”,“对员工来讲,要怕我但不害我”。娃哈哈是所有员工的工作家园,是温情和规矩并存的家。娃哈哈的家文化主要体现在:1、娃哈哈的经营层持股、员工持股。这保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保证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2、企业的福利、待遇非常好。医疗、保险、小孩教育等等都有比较完善的保障。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8篇)
*什么才是娃哈哈的当务之急? (2006-02-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煌)
*娃哈哈“营养快线”:遵循规则的胜利 (2006-01-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包·恩和巴图)
*娃哈哈在一级市场之痛:品牌气质低俗 (2005-12-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翁向东)
*娃哈哈,敢问明天路在何方? (2004-12-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姜明)
*娃哈哈:小步快跑 (2003-03-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高素英)
*娃哈哈,“摸着石头能过河?” (2002-10-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海龙)
*娃哈哈终端购买增量如何借鉴 (2002-08-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颖生、尚阳、张明辉)
*娃哈哈的通路管理 (2000-07-13,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五期,作者:林峰)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0-08 05: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