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飞利浦变法

飞利浦变法


《首席市场官》, 2005-09-13, 访问人数: 3142


7 上页:第 3 页

  小心翼翼,改造公司

  对于飞利浦这样根深叶茂的大公司,任何一点的改动都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何况是将公司的方向盘来个九十度的大转弯,全面向市场靠拢。

  身为空降兵的陈继钧也面临这个问题。公司要变革,作为一名CMO,正是身处漩涡的中心,必须谨慎小心,要讲究策略,保证公司平稳地实现转型。

  新加盟飞利浦的陈继钧前6个月将大部分工作时间都花在了内部的沟通、梳理、整合上。

  有一个永远令CMO无法回避的事实,每一个业务单元永远看到的是眼前利益,他们常常被下一季度的销售业绩考核逼迫得焦躁不安,关于公司品牌的长远的投资计划经常被忽略,躲在列表的最后一栏。而CMO的职责就是与一切有损品牌的短期行为“做斗争”。

  例如,飞利浦照明市场占有率极高。但是,市场上过于强势的飞利浦照明,久而久之,容易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个印象,飞利浦仅仅是卖灯泡这种廉价商品的公司,反而会损害飞利浦的整体品牌形象。

  对此,陈是这样与业务部门沟通的,“飞利浦照明其实是真正的高科技,它能够节能30%,全世界60%的奥运体育场馆照明都是飞利浦提供的;好的照明能够影响超市里购物者的情绪;长城某些部分的亮化工程也离不开我们。我们不应该只与设计师、商家沟通,多花一点时间,给消费者一些关于我们品牌的信息,卖产品的同时不仅要介绍我们的产品功能还要说说我们的核心优势。”

  陈的做法是,首先,永远从容易的开始做起,让大家看到效果,这样才众人拾柴火焰高,得到大家的支持。

  过去飞利浦各部门独立太久,各自为政。突然间来了个CMO,所有数据都想拿去看,所有市场活动都有想插手的“嫌疑”,一些同事难免不习惯。

  陈非常善于沟通,先帮各个业务单元做市场人员的培训,大家沟通的机会就多了,也容易树立共同的价值观。

  其次,“信息”非常重要。CMO是敏感而最容易得罪人的职业。在飞利浦荷兰总部,有每个业务单元的CMO。如果不能跟这些CMO们保持沟通顺畅,他们有时就会直接向下面的业务单元派发指令,比方购买广告、促销,这样容易干扰中国区CMO的工作。这时,与他们这些总部CMO们的事前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CMO必须同时扮演三种角色∶首先自己是这些业务单元的合作伙伴,大家一起研究广告投放策略,一起去探讨促销方式;第二个角色是参谋,从专业化的角度提供建议;第三是商业推动者,帮助业务单元的合作伙伴建立商业模式,计算成本、利润、费用,关心这些商业模式的是否成立。

  最后,陈还在内部建立了许多沟通平台,吸引各个业务单元参加。比方,他建立了一个市场营销委员会,自任主席,里面的成员是所有中国区业务单元的CEO,而不是CMO。再比如,建立了一个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让大家都有参与感,提高积极性。

  此外,CMO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如果你不能跟大家谈到一块去,那么最好还是及早不要干这份职业了吧。

  陈认为,CMO必须非常强势,但也必须非常有技巧,懂得平衡的重要。  

  市场营销委员会

  在飞利浦中国区内部,市场营销委员会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个独创的组织,起到了一个类似前线总指挥的角色,这里就是决定飞利浦中国区市场策略的“发源地”。

  这个由陈牵头,每个月定期开会的组织,全部成员是6位,陈继钧加上五大业务单元的中国CEO们。

  首先,它能够协调、整合各个业务单元的力量,以免“分散火力”。一个关于飞利浦的趣闻是,曾有记者一天内跑了三个飞利浦的会议,而飞利浦内部相互之间有何最新动作,老总们往往还不如前来采访的记者知道得清楚。

  其次,这个委员会关心一些“重要产品”的销售。通常来说,飞利浦的全球产品直接会拿到中国来统一销售。可是部分重要产品,只有中国才有独特需求的,比方电饭煲,这种完全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却往往是从欧洲发货,显然,这种产品设计很可能没有照顾到中国本土市场的需求。

  第三,统一协调服务。如果服务不一致,消费者要了解飞利浦的五个业务单元的不同产品,就需要打5个不同的电话号码。如果时光倒退两年,几乎每个业务单元就是一家独立的飞利浦公司。现在,飞利浦必须推“一个飞利浦”的概念。一个CMO去控制一个品牌比较容易,这是“一家有这么多产品的公司,而不是每个产品都是一家公司。”

  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增进大家相互熟悉。以后每位业务单元老总出来讲话,他必须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开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减低内部成本,整合公共资源,有效减少外部不必要的花费。“即使去谈广告,价码也会不一样。”

  同时,在市场竞争的时候,可以集中火力∶比方飞利浦内部已经开始整合资源,各个业务单元内部互相先交叉客户,共享客户资源、渠道资源,对营销系统进行全面整合。这样可以使飞利浦以前单兵作战的各个产品联合起来,统一控制渠道,同时扩大整个飞利浦产品渠道的容量,减少和节约与经销商的谈判成本,增大飞利浦品牌在经销商销售额的比重。

  第四,共同研究如何提升市场营销人员的能力。

  “我们会共同研究提高我们市场营销人员能力的方法,同时也密切关注与市场最领先者的差距,从各个方面进行评估。我们也要去建立这个人才库,现在公司内部一半是新人,一半是老人,我们得看看中国有多少真正做市场的营销人才,他们都正在干些啥,找找差距。”

  最后,这个组织还可以集思广益,讨论一些中国市场的特点。

  这方面曾有的一个小小的教训是,在中国的DVD市场,拥有多项技术专利的飞利浦仅仅只有2%的市场份额。一位销售人员介绍,“很简单,因为无法识别盗版碟,消费者难以认可我们的产品。”

  现在,飞利浦的销售人员再也不用解释这种尴尬情况,在机器测试阶段,如果发现飞利浦无法放映的碟片,只需要将机器送到工厂,24小时之内解决问题。

  “比方我们去上网,就觉得中国的互联网非常非常特殊,比方铃声下载,居然会那么受欢迎,这些都是我们未来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的机会。”陈说。

  仅仅依靠CMO,依靠市场部门,是无法驱动整个飞利浦中国区的转型,没有全体员工的参与,公司就无法确保在战略上由技术驱动过渡到市场驱动。这就是市场营销委员会的意义所在。  

  对于庞大的飞利浦来说,它的转型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

  “作为一名CMO,他必须学会耐心,培育一个公司的品牌是个长期而且不容易见成效的过程。不过,他也必须为公司带来变化。如果任职后,公司第一个月与第十个月没有任何看得见的变化,那他还呆着干嘛?”陈显得对自己充满信心。

  不过,至少外界看来飞利浦还干得很不错。

  一个有力的佐证是,在Interbrand每年一度的品牌评估排行榜上,去年飞利浦还仅仅落在第67位,今年却一跃,摸高到了第53位。在榜单的前100家大公司中,这次飞利浦成为了“大明星”。

1 2 3 4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飞利浦手机推广案例解析 (2006-03-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谭科)
*飞利浦:离商业绅士有多远? (2004-11-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胜)
*飞利浦战略转型路漫漫 (2004-09-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庞亚辉 )
*飞利浦全球“变脸”,能否“柳暗花明又一村”? (2004-09-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许伟波)
*飞利浦家电为何兵败华南? (2004-05-20, 《新营销》,作者:张德华)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3 05: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