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走出“功高震主”的怪圈 7 上页:第 3 页 新的商业文化下的企业治理 罗建法: 我们经常看到,当人们对某企业满怀希望的时候,该企业却因为权争引发剧烈的人事大地震,直到将企业本身震成一片瓦砾。功高震主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如何突破这个发展的瓶颈?在企业制度设计,商业文化的塑造等领域,我们该作何努力? 李伟: 只有全社会形成良性的职业经理人素养和企业家精神,功高震主现象才会最终杜绝。 要想彻底改变功高震主、主仆反目的现象,我认为,要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根除中国商业文化糟粕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中国企业必须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现代企业股权架构;完善以年薪、股票、期权为主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分配制度;实行以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为主的企业规范化管理举措;建立必要的企业内部职业经理人退出机制等。 另外,要在全社会倡导职业经理人素养和企业家精神。职业经理人素养的高低是企业整体素质高低的基本映射,所谓职业经理人素养就是要拥有良好的品质和道德准则,要身体力行地实践职业经理人的承诺和抱负,在此基础上获得合理的回报。另外,也要倡导企业家精神,即知人善任、明辨是非、胸怀广大、不计较得失。只有全社会形成良性的职业经理人素养和企业家精神,功高震主、主仆反目的现象才会最终杜绝。 魏玉祺: 避免功高震主?我认为是不成立的。功高而不震主的唯一办法就是退隐山林“告老还乡”,而这对于一个事业型的人才来说,那是万万做不到的。再者,震主的意识大都来自狭隘的主人(资本所有者),阿谀钻营意图觊觎的小人,大都不是真正的“居功者”。 我希望企业老板或者一把手都学好人力资源管理,这是一门相当深奥的学问,要鼓励而不是奴役,要民主而不是辖制,要学习而不是指派,这样才能做到和谐相处,发展与共。 博锋: 经理人不要做“缩头乌龟”,而要做“夹着尾巴的猎狗”;目前中国还很难在整个社会建立功高而不震主的商业文化,价值分享和搭台机制,是比较可行的方案。 作为从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我一直很鄙视中国传统文化中“权谋”、“权术”等职场“生存艺术”。当我走进商业社会的迷宫后,更一直崇尚以军人的“实力”立身和以“阳谋”处事。十余年下来自己虽功勋卓著,但又因为职场“生存艺术”不精而屡屡碰壁。因此我说,本事再大的职业经理人,只要你不是老板,那么对职场生存艺术的钻研依然是职业经理人必补的一课。 不论何种机制企业的老板,都只是普通人,有自己的自尊和劣根性,更有老板级的“人性恐惧”。职业经理人或者是“二把手”要做到“功高而不震主”,关键是掌握职场生存的艺术。当然这种“职场生存艺术” 不是让你当“缩头乌龟”,而是做“夹着尾巴的猎狗”,猎狗夹着尾巴是为了跑的更快。而具有人性弱点的老板也更欣尝夹着尾巴快跑的猎狗。 老板或者是国企的一“把手”注定都属“狮子星座”的。狮子座也要考虑“功高而主不震”这个问题,就说明“狮子”和“羊”在特定时期体现了商业社会人人平等的机理。 “狮子星座”的老板或者是国企的 “一把手”的心理承受力远比职业经理人差。因为他们常把自己看成“狮子”而把他人看成“羊”。“狮子”变“羊”的阵痛是巨大的。所以职场生存的艺术也是“狮子星座”的人必补的一课。在这个前提下,有时做绵羊比狮子更快乐。 目前中国还很难在整个社会建立功高而不震主的商业文化。为什么?上下五千年中国 “权争意识”的遗传基因依然对当代中国文化具大的遗传能力。 中国现代商业社会的历史尚短,新商业规则尚属和风细雨,难以全面构建一个全新商业文化,因此新老社会商业规则仍有一个长期博弈过程。 人性心理中天生而强烈的“自我恐惧”元素,对具有高度竞争的现代商业社会产生了顽固的“抗体”。因此“功高震主”仍会长期存在。 基于自己从水深火热的职场中炼狱出来。我对改变“功高震主”开几副 “生存还是毁灭”的药方。 价值分享:任何一个商业利润的诞生都有其一条合理存在的价值链。最佳商业模式将部分价值链中的利润分给合作伙伴,可全面改变原有的商业规则,形成更大的利润裂变,而充裕的利润分值分配,是最好的瓦解“功高震主”方式。 搭台机制:一个企业要成为翘楚必定要将星如云,但如云将星扎在一堆又难免“窝里斗”,爆发“功高震主”危机。在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了,应及时将企业分折成“相对小”的单元,将这个平台给相应的职业经理人起舞,可避免“功高震主”危机。众多的优秀的“相对小”的平台拼接一起,自然组成一个更大的平台。欧洲的商业开放和商业进步得益于欧洲版土上三十多个不同的国家,在各自“相对小”的平台上经营,所以欧洲的商业利润百倍于接近欧洲版土的中国。 原文为《中国新时代》志品牌栏目“商道”主体文章,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如有转载,请与本人联系,如有抄袭,绝对追究法律责任。电子邮件: ljf96da@21c.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