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乳品渠道争战之虑

乳品渠道争战之虑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8-26, 作者: 高素英, 访问人数: 4688


7 上页:第 2 页

地级渠道篇

  如果说乳品厂家在建立奶站、抢夺终端的城市营销中表现了强劲的势头,那么在地级市场采用送奶入户的方法使终端之争变得更为火爆。

  在河南三门峡、洛阳的地级市场花花牛、蒙牛、伊利、三鹿销得很好;在四川的二三级市场上本地品牌华西、菊乐表现平平,而上海的均瑶则受到欢迎;在河北邯郸、唐山等地三鹿推出送奶入户,随便圈点几个地级市场都能发现牛奶的踪影,而大的格局基本上是一个地产品牌和几个全国品牌。

  从地级市场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传统的销售模式之外,直接锁定消费者送奶入户即将成为一种更为新型的营销模式,虽然这种方式在大城市已是屡见不鲜,但进入地级市场的确有点超前。

送奶入户

  其实在城市的居民楼里随便走入一幢几乎都能看到墙上挂的送奶箱,这就是直接送奶入户的典型标志。在成都如果早晨起得早的话可以看到华西的送奶车打着“新鲜配送”的字样招摇过市,而菊乐则借助成都商报物流配送体系进行送奶入户,这种差异化的营销在给厂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配送成本,因此在城市市场的运作中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城市尚且如此,地级市场又能有怎样的优势可言,三鹿在这种情况下率先从自家门前河北省的地级市进行试验。

  据三鹿有关负责人透露,三鹿送奶入户与省邮政系统的物流部门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后由三鹿提供产品,邮政系统负责配送,此次送奶入户的试点有邯郸、邢台、衡水、唐山、秦皇岛五个,送奶的品种为原味酸奶,价格和市场价格一样,自试点以来仅邯郸的销量每月猛增到200件(合4000-5000袋),该负责人表示效果很明显。

  对于是否担心其他大品牌的进入时,三鹿液态奶负责人认为三鹿有地域优势,如果真得有品牌介入他们将采取降价的方式,这种方式直接决定了外地品牌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

  送奶入户的优势有四点,一是订奶的消费者属订单客户,每天销售量稳定;二是直接送户上门宣传促销进店费用可以节省下来;三是打服务的招牌,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四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带动其他包装的销售。如此以来,送奶入户成了迅速占领一个市场的快捷方式。

  但这种模式带来的问题也很多,配送成本高,与配送系统有一个较长的磨合过程,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利润空间小,窜货问题严重,管理难度大等。因此送奶入户更适用于当地品牌,而对外来品牌来说并不占优势,这也正是为什么一些大品牌只做通路的原因所在,当然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一些企业也会抢占这部分市场,在物流上需要下一翻功夫。

市场现状

  除了送奶入户外,各大品牌和地产品牌在地级市场争夺的表现中各有千秋,据伊利集团一人士透露,他们的主要客户是地级市场中有钱的那部分人,而地产品牌主要针对普通消费者,二者并没实质的冲突,在山东18个地级市中有20多个地产品牌,如琴牌、山村果园均占领当地的低档市场。

  消费差异引起的产品包装变化也是地级市场很大的特点,利乐包、利乐枕面对的消费群体一般是中高档消费人群,而价格在1元左右的袋装产品面对的是中档以下的人群。这种划分为地产品牌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但随着乳品行业的整合中国1000多家的乳品企业将被大品牌收购,新希望集团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们收购目标多是瞄准省级品牌,而地级品牌显然不在他们的收购之列。有人预言,地级品牌要么被大品牌吞掉,要么被收购,最不好的结局会被淘汰出局,不过时间要长一些。

  无论是城市渠道之争,还是地级市场之战,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各厂家在争夺奶源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终端之争已接踵而来。与奶源之战不同的是渠道之争并不是花钱就能迅速达到目标,而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厂家不仅要付出资金,更重要的还有时间,乳品企业面临的不再是单纯的圈地生产,而是营销系统的善完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谁能在同样拥有了所有硬件条件的前提下跑在最前面,关键还要看对渠道把握的能力。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direnxiaoxiao@sin.com

1 2 3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1篇)
*乳品渠道的挖潜和升级做 (2010-06-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冯启)
*迷茫的乳品价格战 (2005-06-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栾玉东)
*乳品行业的另类军团 (2004-12-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贯越)
*甘肃乳品市场竞争解析 (2004-07-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崔明、张义)
*送奶上户业务的十大关键 (2004-06-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铭泰.铭观)
*牛初乳、奶片--诱惑的边缘乳品 (2003-12-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郝亚辉)
*乳品市场策略分析 (2003-11-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齐渊博)
*渠道扁平化玩不死经销商 (2003-08-11, 中国经营报,作者:田友龙)
*区域乳品企业该如何发展? (2003-06-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何慕、许瑞)
*将渠道进行到底 (2003-01-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韩志锋)
*渠道管理:服务还是自营 (2002-11-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许泽人)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