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百货业还有第二春吗?

百货业还有第二春吗?


《中外管理》2003年第六期, 2003-06-11, 作者: 王小燕, 访问人数: 4944


7 上页:第 1 页

  〖连锁才是惟一出路?〗

  关于这个问题,欧洲和美加的企业有不同的见解。

  历史悠久的欧洲百货商店多位于市中心,他们认为开店贵在“精”而不在“多”:与其开五六十家店,而大多数都赔本,还不如店铺数量虽少,却家家赚钱。要知道,英国Selfridges百货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在成立90年后才开设第一家分店,因而保持着极高的利润率。Riddiford介绍说:在英国,由于伦敦的人口数量和消费能力都大大高于其它城市,如果Selfridges在伦敦以外开设两家2万平方米的分店,还不如将伦敦总店增加1万平方米面积的利润高。所以,他们的近期规划是增加总店面积。

  而且即便扩张,英法百货企业也不强调连锁的概念。英国Selfridges百货已开设的3家店铺,尽管都位于繁华城市的黄金地段,但从建筑外观到内部装饰,以及空间的分割,都各不相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独一无二的深刻印象。法国老福爷百货也是如此,60多家店铺各有特色,商品也有所区别,只有在给顾客带来愉悦的购物体验这一点上,所有的店铺都是相同的。这就是欧洲百货店提倡的“旗舰店模式”。在店铺经营上,他们的管理哲学是“放权”,给店铺员工更多自主权,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店铺的主人,从而为每一家店铺的特色经营倾尽更多的心力。

  与英法不同,在地广人稀、崇尚自由竞争的美国、加拿大,百货商店多数开在郊外的购物中心内,这不仅使得大量开店成为可能,而且由于不是独立的建筑,它们无需在内外装潢上下功夫,所以常常是千店一面。至今,世界最大的百货企业—西尔斯在全美已开设了800多家百货店,加拿大最大的零售商—Hudson's Bay也有100多家百货业态的店铺。相对来讲,美加的管理更加集权一些,采购、配送与管理都更加集中,但不同地区的店铺,也根据当地的气候、人口、环境特征而对商品有所调整。例如:温哥华地区居民的服装尺寸要比其它地区的人小一些,因此Hudson's Bay公司总部在配货时,就特意给那一地区的店铺多配送一些小号服装。

  除了开店之外,多业态经营也是国际百货业发展的一个热点。不同业态之间优势互补,错位经营,不仅可以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还可以共享物流配送资源,难怪很多成功的百货商对此趋之若鹜。名列中国百货企业第一位的大连大商集团取得良好业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购物广场、大型综合超市等业态的综合经营。法国老福爷百货无意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自己的手表销售量居全法第一!于是它们加大投入发展手表专卖店,目前这一业态的店铺已有120多家,下一步还计划向法国以外发展,意欲成为欧洲最大的手表销售商。加拿大的Hudson's Bay也拥有数百家超市。而世界最大的百货商店西尔斯的五金工具、家电、汽车等专业店以及其它多种业态,更是早已名扬世界。

  总之,连锁开店也好,多业态经营也好,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带来效益的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中国百货总不行?〗

  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大商场倒闭?为什么大多数百货企业的经营陷入负增长?在参观了北京的几家百货商场之后,参会的外国嘉宾异口同声地说:中国的百货商场无论是外观,还是商品品类和陈列都太相似了,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让上感到乏味。在商场严重同化的情况下,惟一能吸引消费者的,就只有价格了。而百货业态又注定无法承受过低的价格,结果陷入恶性循环。

  在这一点上,北京赛特购物中心的特色定位战略得到了外国同行的极大认同。的确,那些外国企业个个都能清楚地说出自己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异。例如:相对于英国哈罗德古典式的品牌陈列与调配,Selfridges更注重时尚和年轻化;在美国,西尔斯的定位属于中等的层次,而联邦百货的定位稍高一些;但在加拿大,西尔斯则提高了层次,把中等的位置留给了Hudson's Bay。在商品的配置上它们也很注重差异化:尽管不同企业的采购员们经常要采购同一品牌的货物,但他们会先了解对手都采购了哪些品种,然后再订购与之不同的品种,以确保顾客到不同的商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东西。


1 2 3 页    下页:第 3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1篇)
*中国百货业品牌战略实战全景案例 (2005-12-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生)
*深圳百货业竞争情况研究 (2005-07-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志华)
*谁动了广州百货业的“奶酪”? (2005-06-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南方)
*百货名店:挑战与机遇 (2003-08-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海波)
*找寻百货商店发展之路 (2003-06-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尹建平)
*中国百货业进入规模化连锁化发展阶段 (2003-02-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穆健玮)
*现代百货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2002-12-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史博文)
*浅论我国传统百货业如何实现成功转型 (2002-09-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柯越)
*百货业,沉疴怎愈? (2002-06-18, 《中国商贸》2002年第二期,作者:杨川、王炳东)
*百货业最棘手的问题 (2002-06-13, 《中国商贸》2002年第一期,作者:王炳东)
*“销售商品”,还是“引领生活”?——传统百货业经营理念亟待革新 (2001-07-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茂林)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