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从知识经济观点谈管理(三) 编者按:许士军教授为台湾著名的管理大师,台湾元智大学远东管理讲座教授,台湾管理科学学会理事长。本网经许教授本人同意,独家刊登他的谈管理系列文章。由于许教授生活在台湾,其文中部分用语及观念与大陆不同,请读者注意判断。 工业革命所带给人类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主要来自利用水力或电力所推动的机械设备;然后,再依据这种条件以建立管理制度和方法。在这种体制下,工作者很自然地成为机械系统的一部份,构成了所谓的「工业组织与管理」的特质。多年来,人们常常自喻为组织中的一颗螺丝钉--也许是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但它毕竟只是配角,而非主角。 在上述背景下,工作者在一组织中的角色,乃是代表分工下的产物,他所负责的,一般是整体任务下的某一部份的功能,例如制造、广告、会计、研究之类,或是一个完整程序中的某一步骤,例如上述功能程序中的某一特定活动。因此,在组织中一个人的工作乃由所谓的「职位」(position)所界定;他只能在这一特定范围内,依特定规定或程序运作,这样整个组织才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不致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混乱。 在这种组织结构中,人们可以建立例行的程序,并依此程序使一切活动重复而有效地运行,而工作者也可以获得熟练和稳定的效果。问题在于,这种组织只适合稳定不变的外界环境,一旦外界环境变化多端而迅速时,上述结构将显得僵固不灵。即使组织中成员有所警觉,亟思有所变动,也会有动弹不得和难以着力之感。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工作者必须能有所创新¾无论是在工作方法上或工作本身的创新。这种创新都必须有较开放的空间和较自主的地位;他绝不是上述机械系统中的一颗螺丝钉,只能遵照分工原则所订定的具体内容和程序而行动。反之,他必须被赋予一个完整的任务,由他自行发挥其创新能力。甚至这任务本身是什么,也可能由工作者自己去开发和界定。如此工作者才会有机会和空间以有效发挥其做为知识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价值所在。 所谓「将工作还给工作者」,在上述意义下,这一工作者可能指一个人,但在更多数场合,可能指一个团队(team)--也就是一个拥有多种功能和负责完整任务的团队。在一迅速多变的环境中,这种建立在团队上的组织,才能发挥灵活适应外界环境和掌握机会的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下页:策略和管理是难以分离的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