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厂家在经销商面前的三个功能 市场环境在变,厂商关系也在变。 早期的厂商关系很简单,厂家负责产品生产和品牌打造,经销商负责在当地市场的运营。后来厂家认为市场的所有权是自己的,要在厂商合作中当主导者,手也越伸越长,开始以管理者的身份看待经销商,要划分经销区域,设定价格体系,要求销售指标和增长率,有些厂家还精细到终端铺市和陈列出样。不过,随着大型经销商的崛起,新品牌的不断出现,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强势经销商也不理厂家的这些要求,能做就做,不做滚蛋。 总体上来说,厂商关系是一年比一年更紧张,核心原因还是厂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非要把自己当成领导。对于经销商而言,对厂家的合作关系评估,也开始越来越理性,不是厂家大就甘愿当小弟,也不是因为厂家小就不重视,而更多是从这三个角度来看: 一、厂家对经销商整体发展的价值 经销商要面对的,可能是若干个厂家,那么,每个厂家对经销商公司而言,所发挥的价值点体现在哪个方面?诸如: 1.某类产品的供应商; 2.能借助这个厂家的品牌影响力; 3.双方不局限于在本地市场合作,还可扩大到周边区域,经销商成为厂家的区域运营商; 4.经销商师从厂家,能在合作过程中,向厂家学到很多东西; 5.厂家能在整体上推动经销商公司的发展。 二、厂家产品的功能定位 产品,是厂商之间往来的基本纽带,那么,这产品对经销商的生意,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经销商通过卖厂家的产品,实现了什么样的目的,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诸如: 1.用来开拓新渠道的产品; 2.用来试水新行业的产品; 3.用来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 4.丰富自己的产品类别; 5.体现自己的专业度; 6.有流量; 7.能带货; 8.赚取利润。当然了,每个厂家的产品理论上都有利润; 9.用来打压竞争对手; 10.用来引流; 11.作为当前某个厂家产品的未来替代品; 12.用产品品牌,带出自己的公司品牌; 13.基于产品推广,利用厂家所投入的资源做终端开发。 三、厂家业务人员的定位 厂商之间的具体生意,是厂家业务人员在做。理论上来说,厂家业务人员是厂商之间的桥梁,是厂商合作和市场经营的正面推进力量。但也不是所有的厂家业务人员都是正人君子,起反作用的也不少。所以,经销商老板对厂家的业务人员,会进行对比,会进行功能定位,并基于功能定位,对应调整对厂家的合作等级与资源投入。 常见的功能定位有: 1.来搞钱的。有作案企图,危险分子,各种倒货,套费用,撺掇经销权,借钱借车。 2.混日子的。无功也无过,不下市场,不做实事。 3.死脑筋的。只听从厂家领导,不考虑市场实际情况,僵化呆板。 4.回款型的。每次来就是要钱的。 5.销售型的。只关心自家产品铺市咋样,动销咋样,库存咋样,至于经销商公司的整体运营或是盈利情况,概不关心,反正确保我厂家的产品销售指标完成即可。 6.助销型的。这个还好点,多少能做点事,帮助推动销售。 7.标杆型的。品行、工作风格、执行力都不错,经销商老板的认可度高,列为标杆,要求自家业务员向其学习。 8.参谋型的。经验丰富,专业底子扎实,脑子好用,观察力强,能看到问题,能出主意,还能帮着培养经销商的业务团队。 9.政委型的。在经销商老板看来,这个属于顶级业务人员了,有思想高度,已经不单从销售角度看了,而是从整个生意及发展的角度,能帮经销商分摊一定的管理工作,甚至能帮经销商做组织结构建设和发展规划建立。 作为厂家,也得反思一下,自己厂家在经销商面前,在这三个方面,当前分别是什么样的功能定位?定位决定了合作关系等级,以及配合度,最终又决定了合作收益。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5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