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重塑“工匠精神” 缓解“制造业逃离” 时下,“制造业逃离”现象日益严重。一些老板在感叹工厂难办的同时,将资本从制造业抽离,投向房地产、股市、炒黄金、炒棉花…… 这是一种危险的征兆。如果不能有效缓解资本从实业领域流向投资领域,中国From EMKT.com.cn制造业必然遭遇空心化,“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将成为空话。 “制造业逃离”给中国企业的教训是:在缺失“工业精神”下,单纯地片面注重商业功利,根本无法让企业生存! 金融危机后,多数企业开始反思“工业精神”的缺失,但并不知道如何有效培育“工业精神”,以及如何运用这一内生能力去形成正确的商业运营?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讲,重塑“工业精神”,实现向“中国创造”转型充满艰难。 重塑“工业精神”,首先是中国企业领导人的行为准则和理念的转变。 借鉴日本企业对“工业精神”的理解,“工业精神”的本质就是 “工匠精神”。 在考察的众多日本企业中,雅玛哈公司的一个细节很有意思。这家工厂里的多数工人都有几十年的工龄,他们告诉笔者,他们并不觉得是在为公司打工挣钱,而是对工作本身的热爱。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把一种热爱的精神代代相传。这样的心态和精神在中国制造业中很难一见。 所谓“工匠精神”正是“工业精神”在制造业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厂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厂的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喜欢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因此,对于当下中国制造企业将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能不能抛弃投机思维,转向工匠思维。 “工业精神”的来源,一是被形势逼出来,二是依靠科学方法倒逼。 东鹏陶瓷的华盛昌是一家有20年历史的企业,曾经因亏损一度考虑关闭工厂。通过运用笔者的“三九控制法”实施管理变革,对企业从接单到出货各个环节都推行精细化管理,从约束员工操作行为、工艺改善攻关并采取横向控制、分段控制、稽核控制等方法,以及应用横向控制卡、动作控制卡、稽核控制卡等管理工具,企业彻底扭亏为盈、起死回生。 “三九控制模式”注重企业内生性的核心竞争能力,让企业通过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控制动作设计,从而强制性地让企业始终不偏离“工业精神”,并因此在各个经济周期中,进行产业的稳健扩张。 重塑“工业精神”,要求企业必须二次创业。 和第一次粗放增长模式不同,坚持“工业精神”促使企业集中在质量和效率这两大内延性的管理变革,并培养出核心的六大裂变能力: 第一,在企业内部进行技术强化,改进工艺,促进结构创新和研发。 第二,优化团队,淘汰不适应环境和市场的团队成员,对员工进行生产演练。 第三,理顺流程,总结以前在生产中的种种问题,对流程进行精简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纯洁企业文化,总结优良传统,提炼核心价值,进行思想整顿和理念筛选。 第五,品牌建设,探讨长期品牌规划,加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建设,进行网络维护、客户联谊等活动。 第六,对企业的人力、物料、财务等资源进行全面盘点。 外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但外部环境一恶劣,企业内在的“死亡基因”就会使企业顷刻间倒闭。所以,通过坚持“工业精神”实现六大裂变能力将使得企业加速技术升级,并在打开管理创新大门中,由内向外实现真正的健康性扩张。这是企业做精做强的根本,也是解决管理问题的因。 (作者为中山大学EMBA教授、著名工厂管理研究专家、敏捷生产模式创始人、本土最大的制造业管理咨询机构欧博创始人)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2038212553,电子邮件: 962742214@q.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