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策略 > 新农场的多维实验

新农场的多维实验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1-11-08, 作者: 高剑锋, 访问人数: 1714


  耕地在减少,农产品在涨价,有毒食品在狂飙。危机即是商机,农场的商业模式创新或许能开创出中国农业新局面。

  斗胆问一句,2010年,农产品价格一路上涨,谁赚了钱?是加工商、渠道商,还是农产品的生产商?

  具体数字难以比较上下,但是处于产业链最底层的生产商,是恒久不变的弱势群体,利润最薄。抛开亿万农业“散户”不谈,把目光聚焦在逐渐涌现的“农场”身上,将农场放在产业政策、刚性的市场背景下来观察会发现,农场才是最具盈利能力的农业经营形态。

  且不说机械化耕作下的单位土地收益远超“散户”,但是农场凭溢价、直销等经营操作,就能在层层压榨的产业链中取得主动权、话语权。试问,还有哪种形态能够将农场的规模性与灵活性结合得更好?

  不要低估了国家城市化的决心和进度。虽说农业生产人口下降、部分土地利用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但并不意味着土地资源有多充裕:城市化要抢地,商品房要抢地,工业区要抢地……耕地资源的单位产出价值是商业的第一要义。

  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化肥激素超标、转基因作物……对农场而言,日益匮乏的饮食“安全感”还给农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有机农产品市场。“万能”的市场规律自然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户会用大规模、大剂量的使用农药、化肥等手段来提高产量,三聚氰胺也是那么一回事。

  稀缺的土地,稀缺的安全感!

  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来限制这种自发行为,有如缘木求鱼,用更新农业经济形态的方式来改变现状更为现实,现代化农场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它可以通过改变盈利模式、销售模式来转变对产量过度依赖的农业发展状态。  

  土地流转整合方式

  农业生产的第一要素是土地。土地的规模、好坏、租期长短直接关系到农场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盈利。许多农场盈利后的第一要务往往是继续扩大租地面积,只有不断地扩大规模才能不被淘汰,这在农场这个行业中是摆在面上的潜规则。规模化不仅可以扩大生产,也可以摊薄很多固定成本,比如像农业机械的成本、田间管理成本等等。在未来,农场经营者土地的保有量应该是投资者关注的首要因素。

  当前,各地现行的土地流转方案大致是如此:将土地使用权从经营承包权中分离出来,再按照市场规则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这样的方式可能会产生少许弊端,比如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等。解决得当的话这些问题在当代社会不足为虑,一方面制造业生产需要大量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农村土地一旦形成了庄园农场式发展模式,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所以在农村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后,失地农民理应获得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农业生产效率也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对农场投资者而言,敏感问题一定要处理妥当,马虎不得。  

  溢价生存

  想让产品的价格再上一层,无非通过两个方面:产品自身价值与品牌。当前,农产品的价值在哪里凸显?不是充饥,是“安全感”,充饥是在灾年强调的价值,“安全感”受损的城市人群喜欢的则是绿色天然的食品。  

  精准农业

  农场经营的第一步是要选择主营的品种,是蔬菜还是水果,是养鸡还是养鱼?在不脱离当地的实际地理条件的基础上,农场的经营者们应当敏锐观察市场的需求动向,将农产品应尽量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规划种植或养殖,彻底摆脱以往先种后卖、先养后卖的模式。同时围绕主营业务合理地安排生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规划好农产品的销售安排。

  然后根据不同的农产品种类需要配备不同的农业基础设施。比如,主粮型农场注重灌溉设施,蔬果型农场要重点关注大棚的建设(设施农业),而养殖型的农场则需要关注养殖品种的环境适应性问题等等。抛开个别稀缺品类的产品不谈,消费者在满足了基本的温饱之后,目前市场对于农产品的需求着眼于“安全感”,期待着餐桌上的食品是生态有机的,更加新鲜。

  “安全感”从哪里来?除去概念的包装之外,关键在于精细化、集约化的有机种植、养殖方式,并适当做到透明化的生产操作。要想赚大钱,别玩虚的,老老实实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种植业为例,建议重点关注以下方面:地、种子、土壤水质、农机设备、有机肥料等。

  重申一个概念: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地表变化,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简而言之,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让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营养程度等,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精准农业已涉及到定量施肥、精量播种、作物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和水分管理等有关领域。在涉及到大面积的农产品生产时,精细化的农业生产能够摊薄作业成本,稳定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要比普通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效率高得多。国内现在还没有真正成体系的精细化农业生产,只有一些尝试性的项目在运营——记住,当自己采用某种独特的经营方式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的消费者。

  还有个关键词:生态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高价值转型途径之一。这个过程涉及到保护土地、水资源、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等诸多因素。从商业投资的角度来看,生态农场所生产出的有机农产品必然要比普通的农产品商业价值高很多。这一方面多多争取政府的支持。

  农场的竞争力在于高溢价发展战略,传统的农业做的是薄利多销,规模取胜,而精品农场靠的是品质取胜,只要有大力度的投资支持,可以既做到规模又能产生溢价利润的完美投资曲线。  

  品牌化运作

  农场不断发展,销量达到一个临界规模时,需要建立专门的销售与市场推广小组。品质竞争之外,以品牌创造附加值难以绕开。

  品牌化生存不能务虚。可以从农场地域、品种、经营方式几个方面挖掘自身的特色。

  地域方面,力求将地域特色描述出来。倘若农场是依山傍水,则可主打原生态、天然绿色、新鲜的品牌诉求;如果是在平原林地,则可注重推广水质、土壤、种植方式等内容。

  强调农产品的原产地属性,可以利用消费者对产品既有认知,这源于消费者长期形成的对该地区生产和营销From EMKT.com.cn的印象或感受。这种原产地效应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一项重要因素,由于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特征,其特质、产品质量特征与特定生产加工区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更加密切相关。

  与产地的自然环境相伴随,还可以利用人文历史因素。人文因素表现在当地农业特有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人文因素贯穿于整个农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从本质上看,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该地域内的农民长期生产实践智慧的结晶。

  此外,农产品的产业集群的口碑也可以利用。区域品牌是某个区域内一群生产经营者所用的一种以地理标志为主的品牌标志,包括无公害产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和有机食品标志等,其基础是特色的产业集群或特色农产品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的经济区域,进而培养出了消费者对农产品区域形象的认知。这种公用的口碑一定要利用好,但是也不要过于依赖。正如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万一某个同行把整个区域的品牌搞砸了,自有的品牌也会成为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总之,地域方面的口碑优势能用则用,扬长避短,将概念、形象制造出来。

  如果种植或养殖的品种属于外来引入的优秀品种,自然可以借助产品品种的知名度来做文章。场内类似于高山野猪、外来鸽种、非转基因作物的特色品种,都是信手拈来的可用之才。至于种植、养殖技术那就更易做概念、造品牌了,最简单的莫过于有机化种植、养殖。农场的品牌营销环节可外包,自身更专注农场的作物质量和生产规模。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关于作者:
高剑锋 高剑锋:高剑锋,博盖咨询总经理,《中国经营报》、《浙商》、《销售与市场》、《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特约撰稿人、评论员。博盖咨询是一家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以帮助企业“促成变革、推动成长”为己任。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企业战略、业务流程、营销管理、运营实施的完整解决方案。值班手机:13764950966,E-mail:bogocorp@163.com
查看高剑锋详细介绍  浏览高剑锋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9 05: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