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药店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冰火两重天! 中国药店业态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市场化已经发展到目前中国医药市场中最高程度,正因为这种高度的市场化,中国药店正受到来自国内外、行业内外以及医疗系统的种种竞争。与此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却在国家的疏导下飞速的发展,药店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谓冰火两重天。 1、来自药店之外的行业竞争 2006年可以说是中国医药史上的“社区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在2006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并正式进入国家“十一五”的规划范畴。卫生部宣传到2010年在全国各城市达到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5%;90%以上的居民步行10分钟-15分钟可以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平均每万名城市居民至少拥有两名全科医师。按照这样计算,城市人口约5.5亿人,所需全科医师总数量为11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置2-6名全科医师,那么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量需达到2万-6万家。 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05年底,北京市已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252个,22.4万慢性病人在社区得到规范管理,71%的60岁以上老人在社区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而我们知道北京市的药店也就30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价比大医院平均低20%左右,尤其是“O”差价政策的推行和媒体刻意传播,百姓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和购药将逐步成为潮流。 为了树立诚信和争夺客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便利的条件与居民家庭签订《家庭保健合同》。对所签约的家庭,承诺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为家庭每个成员提出书面的、有针对性的家庭健康指导,在常规用药、营养膳食、运动、心理等方面提出书面意见;家庭成员中0-2岁儿童体检免费;家庭成员享受一年一次免费常规体检;提供其家庭全科医生手机号码,24小时接受咨询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拥有健康管理的平台并在潜移默化的一步一步实施。然而药店从目前资源看是无法提供与社区医学专业化的健康管理水平相抗衡的健康服务。 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树立老百姓身边“健康卫士”的品牌时,药店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药店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区别: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