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点击2003' > 2004'酒业营销较量关键词

万杰·千策不同于传统观点之四

点击2003'/2004'酒业营销较量关键词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04-08, 作者: 万兴贵, 访问人数: 2047


  ·洋啤VS国啤与洋葡萄酒VS国产葡萄酒较量

  继2002年11月,英特布鲁公司宣布斥资1950万美元收购珠江啤酒24%的股权、2002年12月底嘉士伯斥资8500万元收购“开开KK”旗下的云南华狮啤酒、2003年6月10日,世界第二大啤酒企业“嘉士伯”再次以2.2亿元的代价将“大理啤酒”收入囊中之后,9月世界排名第三的比利时英特布鲁出价1.315亿美元收购马来西亚金狮集团旗下金狮啤酒集团50%的股份;12月11日,重庆啤酒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世界啤酒业巨头苏格兰·纽卡斯尔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苏格兰·纽卡斯尔公司以每股10.5元人民币受让重啤集团所持有的5000万股国有股,转让价款合计人民币5.25亿元,占公司总股本19.51%;全球第三大啤酒商—德国喜力公司以5700万欧元(约合5.93亿人民币)的价格,正式收购中国粤海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旗下“金威啤酒”21%的股权;仅仅离“粤海”股权协议公告发布几天的时间,中国啤酒市场再传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啤酒商AB(全名An-heuser-Busch)拟4.2亿入股金星啤酒集团------。这标志着宣告淡出中国啤酒市场3年的嘉士伯正式回归,同时也标志着“外资啤酒攻打中国市场的第二波浪潮”再次掀起。

  面对以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啤酒等“国啤”,依靠资本并购、收购等手段,其规模化经营效益日趋强大,以掀开外资啤酒攻击中国啤酒市场第一波浪潮的“洋啤”,因“水土不服”等原因,在2002年以前的两年时间内,上演了一幕“洋啤”不抵“国啤”的“脱逃戏”,包括嘉士伯、喜力、朝日等世界啤酒巨头在内,由于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收效甚微,甚至连年亏损,不得不恨别中国市场,或将其中国工厂转让给“国啤”、后暂停在中国市场的规模扩张。2003年12月26日,在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的媒体迎新年会上,华润啤酒执行董事、总经理王群先生在接受“网易商业报道”专访时称:“洋啤进入中国啤酒产业后很失败。截止目前,外资在中国的投入是100.4亿,而产出的啤酒仅有340万吨。华润啤酒投入资金不过40个亿,产出的啤酒是400万吨”;“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外资在购买中国啤酒企业的时候就会吃亏。比如我的人去买当地的企业,首先去看帐目,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帐目的问题,然后再给出企业合理的价格。而洋人去买本土酒厂,他们完全不懂中国行情,看不出帐目上的问题。因此同样的企业,我购买也许只要1个亿,他们就要用2个亿的价格,在这上面就要吃很大的亏”。另外外资在啤酒产品的定位失策和在分销上的战略失误,也是造成“洋啤第一波攻打中国市场浪潮”败走麦城的原因之一。

  但这不意味着“洋啤”会完全放弃中国市场。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众多产品逐鹿的目标。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时尚文化消费潮流的不断掀起,白酒类消费量将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递减,啤酒、葡萄酒将越来越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招商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朱卫华认为:“目前国内啤酒行业风生水起也反射出世界啤酒行业的战略格局。美国欧洲啤酒市场一直在萎缩,而中国市场无疑是亮点,每年市场增长幅度达到10%左右,步入稳定的成熟增长期。中国目前已经有2300万吨的啤酒产能,但真正的垄断性的国有品牌不存在,而这给外资啤酒巨头一个非常有利的进入时机”,2003年在中国啤酒市场掀起的第二波外资啤酒收购中国啤酒品牌的“浪潮”,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但外资啤酒要重新赢得中国市场,还将面临一场与本土啤酒厂商较量的“肉博战”,于是选择与本土啤酒企业的结合,成为“外资啤酒攻打中国市场第二波浪潮”的标志。“英特布鲁公司”结伴“珠江啤酒”;AB公司选择“青岛啤酒”、“金星啤酒”;“苏格兰·纽卡斯尔啤酒”与“重庆啤酒”联合、“喜力”联姻“金威”------“洋啤”无一例外没有选择与本土啤酒厂商的联合征战,这对于“洋啤”和“国啤”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外资啤酒企业选择与本土酒厂的合作,能有效克服市场上的“水土不服”现象,而本土酒厂选择与外资啤酒企业联姻,可以短期内弥补在资金上“短板”和增强在规模上的“扩张速度”。

  ·白酒企业生存与税制改革

  2004年1月1日有关部门将启动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这次税改对白酒企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成为所有酒厂,尤其是国有性质的酒厂特别关注的内容。因为几次税制改革,给白酒业带来了生存的考验。据悉这次税改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酒类税负,尽管减轻的幅度很小,但至少说明白酒行业目前“惨淡经营”的现状,已经引起了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也说明了白酒行业因税赋过重而背负沉重的生存压力,是客观和真实存在的。

  其实在白酒行业,并不是说税赋过重造成生存危机的唯一因素,除了企业自身经营思维、手段和策略的因素外,具体到税制改革而言,给部分酒厂之所以带来比较大的生存压力,关键之处在于各地区或各地区针对不同性质的酒厂,在税收执行上的不对称。

  营销点评:白酒行业命悬“5毛钱”

  2001年5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调整了白酒消费税征收办法,对白酒实行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复合计税方法。对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仍维持现行按出厂价,以25%和15%的税率从价征收消费税办法不变,再对0.5公斤白酒按0.5元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

  税法调整的初衷,是希望借此筑起一道门槛,淘汰过多的低档酒生产企业,使市场份额逐步向规模较大、具有优质品牌的前十几家企业集中。但事实上,2002年全国税务机关实际增收酒类消费税5.8亿元中,知名白酒企业集中的四川与贵州两省占到5.6亿元,对于分布在全国的低档酒生产企业,新白酒消费税的门槛作用实在有限。

  市场份额没有拿到手,还要为新白酒消费税买单,不单是这5毛钱成了众多知名白酒企业,尤其是国有白酒厂不能承受之重,还因为这5毛钱的税赋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在执行上的不一致,使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的酒厂处于不一样的竞争平台,新的不平等竞争卷土重来。

  为摆脱困境,白酒企业各逞所能。涨价、突击高档酒、寻求多元化转型------无所不从;呼唤酒类专卖和立法,试图通过净化市场竞争秩序迎来白酒业的春天;呼唤取消白酒消费税,试图通过“减压”渡过白酒业的“冬天”---------。

  但这一切能否救得了白酒业?现在无法定论。未来几年白酒需求总量将以年均3%-5%的速度下降,当前白酒业整体低迷和萎缩,注定处于一种夕阳产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涨价、突击高档酒、寻求多元化转型,更像是整个白酒业进入整体亏损前的一次疯狂“赌博”。

  然而,白酒行业集中度低、垄断品牌尚未形成、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度高,又注定了未来白酒行业仍有发展潜力。白酒行业要摆脱当前困境,除了企业要通过体制变革、机制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和创新营销思维、寻求产业结构性调整等手段,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提高自身“竞争力”外,改善行业竞争外部环境、净化行业竞争秩序、提高行业整体竞争水平,是一种必然趋势。首先应该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关键要强调所有酒厂在税收负担上的平等,让所有的酒厂处于同一竞争平台。具体方法包括加大对偷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酒类立法等;其次要依托知名酒厂或业外资本,通过企业收购、资本并购重组等手段,突显白酒行业规模化经营优势,进一步通过提高白酒行业的资本门槛来提高行业竞争水平,让那些缺乏规模竞争、品牌竞争和资本竞争优势的小酒厂无处藏身,不断自动退出市场。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点击2003'/2004'酒业营销事件关键词 (2004-04-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万兴贵)
*点击2003'/2004'酒业营销现象关键词 (2004-04-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万兴贵)
*点击2003'/2004'酒业营销策略关键词 (2004-04-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万兴贵)
*点击2003'/2004'酒业营销趋势关键词 (2004-04-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万兴贵)
*点击2003'/2004'酒业营销看点关键词 (2004-04-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万兴贵)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5-05 05: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