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策略 > 新的市场环境,医药保健品企业如何做大?

新的市场环境,医药保健品企业如何做大?

——中国医药保健产业如何发展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10-13, 作者: 肖军, 访问人数: 3784


  ● 企业要做大,政府行为和金融中介极其重要,不能靠行政兼并,政府要给企业减税,不能摊派,要提高进入门槛,鼓励技术升级,银行要向有竞争力的企业贷款;

  ● 一个行业要在世界上站起来,要发展“适度竞争”,防止恶性竞争,强化业外竞争,确保行业持续赢利和研发实力,靠的是行业自律和协作,而不是政府规划;

  ● 凭借营销模式的创新,把产业做大,实现规模经济,发展范围经济;

  ● 要提升产业的附加价值,就必须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文化智力型产业升级。

  经过几起几落,中国的医药保健品再次跌入低谷,神话叠出的医药保健品行业在2003年无法再续写传奇,汉林清脂黯然退出,朵而减之夭折市场,黄金搭档千金散尽,不见辉煌。这一切都昭视了中国保健品行业的不成熟,企业的落后与脆弱。

  我很早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科学没有在中国发展而在西欧壮大?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劳动分工在中国难以发展?为什么中国老是搞些小而全的企业,而西方国家却能发展出大规模的面向世界市场的跨国公司?

  不研究这个问题,中国的医药保健品产业就难以升级。

  中国的保健品行业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形成以来,一直是高成长、高利润、低门槛的行业。随着中国经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开始进入小康生活的新阶段,消费领域不断拓展,对保健品的需求会逐步增大。但是,保健品行业还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历史较短,市场还不规范,企业、消费者、管理部门对保健食品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这个行业是一个快速消费的产业,但除了太太药业、昂立等少数企业利用国家政策,资本运作实现了企业升级外,大多数保健品企业一直都没有能够做大做强。下面我们分四个问题来讨论:

  第一个问题是――政府行为和规模经济的关系

  第二个问题是――行业自律和行业协作

  第三个问题是――经营模式

  第四个问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转向文化智力型产业。

  ● 财税体制与金融中介是关键

  为什么中国很多类似医药这样非常有价值的高科技产业却没有能够

  在世界上做大做强呢?我想,第一位的原因在于政府行为,第二是金融中介。

  亚当•斯密讲“看不见的手”,很多人以为只要有微观机制,只要产权界定清楚,只要个人有积极性,中国就会自动产生世界规模的市场经济。我们研究发现,单有微观机制是不够的,劳动分工演化的方向是做得大而强还是变得小而全?政府和金融中介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原因很简单,斯密理论说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

  中国虽然很大,但由于中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是分片包干制,所以中国的市场是一个分割的市场。只要是分割市场、地方观念和短期利益作政策主导,企业规模就做不大。企业规模有多大,取决于市场规模有多大;而市场规模要做大,政府行为和金融竞争的模式扮演了重要角色。

  举例来说,美国商业界有一个流行的策略,叫“用别人的钱赚钱”,而不是只靠自身积累赚钱。看看老一辈的华侨在美国经营洗衣店或餐馆,劳作了一辈子,也还是一两家店,做不大。原因很简单,他的经营方式就是压低工人工资、雇佣非法移民-“黑工”,以降低成本。他们喜欢用现金交易,这样可以逃税,小打小闹赚点小钱。老华侨的经营模式缺乏银行信用是难以做大的原因。在西方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信用是按企业交税量的记录来衡量的。同样两个企业,A交税比B多,而且A交税年年增加,A的信用就好。一遇到经济周期波动,比如说现在遇上美国经济萧条时,很多企业要倒闭。你要乘机兼并扩张,是只靠企业自己积累的钱来扩张呢,还是加上银行贷款来扩张呢?显然拿银行贷款一下就可以把竞争的企业兼并过来,变成大企业。你交税交得多,表明企业诚实,做大后愿意给政府交税,愿意给股东分利。股东如果投资该企业的话,就可以分享该企业成功经营的果实。但家庭企业不同,如果靠逃税赚钱,钱都揣在老板兜里。政府拿不到税,投资者拿不到回报,那银行为什么要把钱借给你呢?

  中国的企业为什么做不大?

  首要原因在财政税收体制,其次是和金融体制缺乏信用制度有关。中国的传统经营模式,常常是逆向淘汰机制:企业越小,越可以给收税的官员送点红包,越容易逃税;企业越大,地方政府摊派就越容易。

  中国的金融又被国有银行垄断。商业银行的竞争看利润和市场份额。如果金融业的领导奖励信贷员的标准,比如说我做了10笔贷款,有7笔是赢利的,且总的赢利数比别人多,就该奖励。但现在国有银行类似政府的政策性银行。

  目前防范金融风险的某些措施,比如说贷款终身责任制,只要有一笔贷款出了差错,行长或信贷员的官就丢了。结果银行就不敢给增长潜力大、但抵押资产小的民营保健品企业贷款。

  所以,如果地方政府只顾眼前税收、过度摊派,金融业也采取保守的行为,那么该地区的医药保健品企业就不愿意、也不可能做大,早晚可能被其他有远见的大企业挤垮。如近期香港和黄健宝收购了达因药业。

  目前我国共有保健品企业3000多家,年产值500多亿。投资总额在一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1.45%,投资总额在5000万以上、一亿元以下的中型企业占38%,投资在100万以上、5000万以下的企业占6.66%,而投资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占41.39%,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也占12.5%!上市公司仅有五家(太太、交大昂立、上海健特、通化金马、海王生物)医药保健品业如何能现有3000多家中,出现一些世界知名的大企业?这个结构调整的关键在谁?能否出现靠政府,当然是谁做大还得靠企业家自己。

  发展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能靠行政兼并,要靠市场和金融。办法是政府要给企业减税,同时鼓励银行给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贷款,还要保证税负公平,不能对大企业随意摊派,不能鞭打快牛。


1 2 3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6篇)
*保健品企业:生存着是不容易的! (2007-10-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于斐)
*医药保健品企业,如何立足自身让产品尽快成功? (2007-08-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于斐)
*保健品营销管理之促销员队伍建设的反思 (2007-07-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鸣川)
*“两会”隆重召开,医药保健品盘点2004,期待2005 (2005-02-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成)
*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暗藏商机 (2004-11-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奇锐、肖志飞)
*医药保健品行业向左走?向右走? (2004-09-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华飞)
*中国医药保健品企业:营销、策划同质化衍生严重问题 (2004-06-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郑文斌)
*医药保健品企业成功突围的七种武器 (2004-02-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军、贺华)
*医药保健品个性化营销的六大原则 (2003-12-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于斐)
*中小保健品企业的二十三条军规 (2003-06-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林隆建)
*新保健品企业的常见弊病 (2003-06-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韩亮)
*保健品的专营化销售 (2003-06-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文军)
*中小经销商运作医药保健品基本思路 (2003-03-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蜥蜴团队)
*保健品企业的出路 (2002-11-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瑞海)
*保健品营销的发展趋势浅析 (2002-11-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奇锐)
*怎样培植医药保健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2-11-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晓敏、陈海滨)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5-04 05: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