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局、下课与职业经理人的命运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2-05-10, 作者: 郑新安, 访问人数: 8532
7 上页:期望值与实际的距离
实战型的与顾问型的不同
吴士宏是实战型的,刘持金的也是实战型的,他们出现问题都不是产权与职业道德的问题。更多的是经营理想与其老板的相差太远的原因。吴士宏要把微软做成中国化的企业,而经营的方法与老板相背所以自动出局,她所缺的是没有真正的权力,所以退却。刘持金要发展自己的事业所以出局,而他出局并没有到另外一家大公司去,而是去做了咨询顾问,目的是为中国的企业走向国际化作一份贡献。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国际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出局后,大都继续其职业生涯或去开顾问公司;而国内企业的营销经理人大都是从顾问公司而来,他们急需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去表现,因此,他们出来后又到了另外一家继续这种操练。于是,这两者就形成了一个相向的联系。一个觉得在国际公司经过多年历练,有资源把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教给中国的企业家们,所以开起了顾问公司;而国内的经理人在企业顾问公司服务多年,他们极想在国内的大企业内完成一个实操过程;或是继续或是去做实业。这样,国内的经理人出局就显得有悲剧色彩。国际公司的人出局了要创业,国内公司的出局要学习。这反应了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创业表示他对国际企业的一些做法的不满,或许老板们的国际化使他们对国内的市场没有这些经理人来的透彻,职业经理人想做本土化的国际公司,在实施中与老板有较大出路,经理人施展不了才华,着急,所以索性出来创业。他们认为培训能为自己带来更多更大的机会,而且起点也较高。国内经理人的学习表现出的是,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虽然了解我们的文化,但对实操企业在管理方面,还是一个短版,特别是对国际企业的管理方式还缺乏深刻的了解,所以要去学习。国际企业出局的经理人一般都是高学历,是“海龟派”。而国内的企业经理人没有专门进行过西方管理的培训较多,大都学历不高,是“土鳖派”,他们凭着自己的悟性在做市场。这简直就是一对两极,像吴士宏这样的“土鳖派”一开始就在国际企业中操作的实属另类。
第 1 2 3 页 下页:市场转型与各把山头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8篇) |
职业经理人必须要过的三道坎 (2006-02-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钟良)
职业经理人面对家族势力如何应对? (2005-04-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冯启)
第三只眼看下课 (2004-05-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梁君鹏)
经销企业如何引进职业经理人? (2003-08-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达夫)
职业经理人的悲剧! (2003-04-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颖)
事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精彩的一跃 (2003-03-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游昌乔)
谁比谁傻?老板与经理人如何“双赢” (2003-02-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韬)
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环境 (2003-02-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钟克峰)
在民营企业,经理人该如何打造宽松的职业舞台 (2003-01-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游昌乔)
高路华危机 (2002-06-24, 《智囊》,作者:郑为)
中国企业呼唤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 (2002-06-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宋沛军)
屈云波:后来者不要轻举妄动 (2002-06-10, 经济观察报)
透析中国企业空降文化与职业经理人现象 (2002-05-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
合格职业经理人初探 (2002-03-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许峰)
不得不惊醒的屈云波式的失败 (2002-02-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职业经理人 游牧一族 (2001-02-26, 中华企业内刊网,作者:付廷席)
企业首脑大隐身 职业经理现雏形 (2001-02-05, 《销售与市场》2001年第一期,作者:王海忠)
建立管理模式塑造职业经理 (2000-06-27,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七期,作者:刘光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