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传统市场营销的四大悖论 7 上页:第 1 页 悖论三:以利益为纽带的客户关系 某硬质合金公司的销售分析会上,销售部长在介绍其营销方略:“我们切削工具销售部门的工作重心是瞄准行业大客户,占据行业制高点;确立第一品牌的地位。我们上半年将M公司作为我们的主攻目标,M公司每年的刀具消耗量为2000万元。年初我们已经送样至M公司进行内部测试;测试结果是:公司刀具性能与三菱刀具基本相当;而我们司的供货价格比三菱刀具低了10%。也就是说;M公司选用我司刀具,一年能有效地减低生产费用200万元。这是非常有诱惑力。拿下M公司指日可待。” 这位销售部长的这段话换来满堂掌声;我坐下下面很不以为然。笔者是外行,但我也知道:一线工作用哪款刀具,涉及到用刀技巧,使用习惯,换刀时间等问题;采购部门也涉及刀具的质量稳定,供货速度,售后服务等问题;企业高层同时也涉及到客户关系,换刀风险,生产效率等问题。样刀测试只是一个理论值,不是一个性能基本相当就能决定选用该公司的刀具的。即使以上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如果三菱公司也降价10%,你又将如何处理呢? 我们常说:客户关系是以利益为纽带的;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但客户的利益往往是多重的,在客户内部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员工的利益出发点又是不一样的。一线员工的利益关注点是:使用寿命长,换刀便捷,符合使用习惯。采购部门利益关注点是:品质稳定,价格合理,供货便捷,售后服务规范。企业高层利益关注点是:生产效率,企业绩效,没有风险。那么企业满足了客户哪几重利益了呢?仅仅是价格低10%,就能让客户做出更换供应商的决定了吗? 客户利益点不仅仅是多重的,也是易变的。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所关注的利益点也有所不同。就像上文提高的M公司,年产品有三百多亿元;去取两百万未必能入该公司高层领导的法眼。M公司更为关注的刀具的性能,使用寿命,供货速度以及售后服务等;单纯以价格竞争只不过是一厢情愿。 仅仅依靠利益来维系的客户关系往往是脆弱的,也是不能长久的。维系客户关系靠的是信任,信赖和价值。信任是合作的基础,信赖是合作的保障,价值是维系客户得以巩固的根基。 悖论四:营销为王,没有卖不出的产品。 在一次销售培训课上,有一位学员问道:”要搞定客户,拿下大单;主要依靠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宽泛,我便顺水推舟地开始了课堂考虑:”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不妨一起来讨论一下,搞定客户,拿下大单,主要依靠什么?“ 一位学员回到道:”靠公司产品品质过硬,品牌够响,公司实力够强!“ 另一位学员回答道:”依靠销售人员的努力,公司内部上下的协同。“ ------------ 课堂上气氛热烈,学员们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我见讨论了差不多了;便点名问哪位提成问题的学员:”你认为主要依靠什么?” 那位学员洋洋得意地说:“我们认为他们都没有说得点子上,要搞定客户,拿下大单就是凭借销售人员的个人实力,凭借积累起来的人脉关系。这个世界上没有卖不出的产品,职业不合格的销售人员。” 我听后问道:“我看你在用苹果手机,你一定知道苹果公司。去年苹果手机的销售量达到7000多万部,年利润500亿美元。可能知道吗?苹果公司没有销售部门,自然也没有销售员” 其实这位学员的话代表了众多企业老板的观点:企业经营不佳,那就是营销人员能力不行。只有营销能力上去了,企业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在工业品营销中,关系营销最为盛行;尤其是在第一代私营企业老板的心目上,关系营销是他们的成功法宝。销售人员也奉行能力至上,关系制胜的思想;他们都崇拜那些单枪匹马闯天下,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明星销售员。截止今日,我们回头看看:原来那些诸如三一重工,正泰电器等明星企业已经风光不再,那些曾经的明星销售员们也成了昨日黄花。 在销售人员当中或许还在流传“向和尚卖木梳”的故事;这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本身就是一个为命题。孤胆英雄只不过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市场营销已经从个体营销进化到组织营销,团队营销。企业依靠着技术的进步,品质 的提升,部门的协同,营销团队的配合等整体实力赢得市场竞争。 在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战场上;林彪领导的东北军惨遭四平战略的失利。林彪痛定思痛;亲点刘亚楼任东北军参谋长。刘亚楼到任后,就向各纵队下达一道命令:“一.各纵队达到什么位置,1个小时内必须向总部汇报,违者通报批评。二.总部电报,立即回复,违者通报批评。三作战结束后,2至4个小时有简报,6至8销售有详报;超过时间,通报批评” 这个命令似乎简单,但积少成多,让一个有游击队组成的军队转换为一直正规军。为后来的辽沈战略,平津战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营销为王,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曾经的那个时代是百废待兴,万象更新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所诞生的销售英雄成不了当今销售人员的典范。当今中国市场早就过了占山为王,割据一方的时代;企业的营销能力来自于组织能力的提升,来自于自身实力的提升,来自于所有员工能力素养的提升。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5921825779,电子邮件: 963092417q.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