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国美三不美

国美三不美


《智囊》, 2002-01-04, 作者: 丁一凡, 访问人数: 4564


7 上页:亦喜亦忧的“低价”&一厢情愿的战略合作

竞争中的大意

  如果要评选2000年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树敌最多的企业,恐怕除了招来全国纯净水企业一片围攻的农夫山泉之外,就要算惹得无数商场骂爹骂酿的国美了。其实,国美以后还要扩张,现在是在上海、武汉、成都树敌,以后还要在西安、西宁、乌鲁木齐树更多的“敌”。如此算来,国美肯定比农夫山泉树敌要多得多。

  如果是与一、两家企业在竞争中搞得你仇我怨倒无关大碍,“仇家”能组编成几个连队,那就不得不高度重视了。

  尤其是,国美的超低价冲击严重地扰乱了各地传统商场之间的价格体系,直接威胁到人家的生存,对方的敌意几乎都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国美将如何对待妥善处理这些层出不穷、越积越多的敌意?

“亲和”的务实性

  对于国美来说,亚细亚旗下的仟村百货兵败广州的例子值得借鉴和警示。当年,仟村百货在广州开业时,为了求得一炮打响,以让利3000万元的代价站稳脚跟。不料,这一炮却触犯了广州大商城达成的“让利幅度不超过5%”的游戏规则,顷刻间激起轩然大波。广州商家早在90年代初便意识到这种恶性竞争的唯一后果只能导致几败俱伤。多次博弈的结果使他们趋同于合作的“双赢”战略。而仟村百货的无风三尺浪扰乱了这种均衡,它最终也因此而丧失了商界赖以生存的“和气生财”的基本经营环境而客死他乡。

  亚细亚势头正旺的时候也喊过:“一年千万,两年盈利,三年称雄。”却因为不注意与“周边环境”修好关系而一败涂地。

  其实,营造一个尽可能亲和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形象,是任何一个想要做大的企业出于长远考虑应有的基本常识。这不仅是指道德修养范畴上的谦虚,更指一种商业哲学和商业智慧。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企业做市场、搞经营的成熟度。

  对于国美来说,将亲和经商、避免敌意定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市场策略更具务实性:

  其一,尽量采取亲和策略,有利于逐步消除众多敌意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潜在压力。

  其二,由于国内市场还不是特别规范,地方保护主义还时有发生,谦虚经商就可以起到以德服人、减少被刻意打击的作用。

  其三,国美旨在做大,做第一,不但要成为国内的家电巨头,而且在我国加入WTO后还要能够抗衡外国的连锁经营商。与国内竞争者逐步实现融洽相处,可以为自己有效减少向目标进军过程中的绊羁。

  其四,有利于丰富企业的文化内涵和美誉度的提升。

  但遗憾的是,国美对此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在国美对外界说明自己不会成为亚细亚时陈述的五点理由中,恰恰没有提到亲和策略的问题。

  国美的常务副总经理何炬在谈到企业文化时曾这么说:“国美是一个人格化的企业,在公司决策层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首先应该尊重内部员工,对员工守信誉,员工才能安心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消费者满意了,才能到国美买东西,厂家的商品才能销售出去,国美才能取得应有的利润,才能最终达到国美和生产厂家的最大利益。而这样的企业精神延展到国美的各个方面,就形成了国美所特有的企业文化。在公共关系方面,就形成了国美与周围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的充分亲和,使得国美的全国销售网络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国美所特有的本土化管理策略也显示了希望与当地环境充分亲和的努力。”

  从何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国美要亲和的对象主要是员工、消费者和厂商,而对竞争者及其敌意视而不见。显然,国美是忽略了这一块。

  也许,国美对周边环境关系很自信,但这种自信是否又是一种盲目与麻木呢?


1 2 3 4 5 6 页    下页:冒失的“国美模式”&扩张中的虚弱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1篇)
*国美上市折射家电连锁企业竞争战略转型 (2004-06-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庞亚辉)
*国美分区而治的最大“阴谋”是什么? (2002-11-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国美遇到出生以来的最大压力? (2002-10-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国美为什么 (2002-06-12, 《智囊》,作者:丁一凡)
*国美给中国PC渠道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002-04-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国美的磁力在哪里? (2002-01-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国美,称“王”,还是称“霸”(系列两篇)? (2001-11-26, 《中外管理》,作者:孔龙、刘宏君)
*给“国美”把脉 (2001-02-05, 《销售与市场》2001年第一期,作者:陈军君)
*国美:发言凭什么?(上) (2000-11-29,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十一期,作者:陈军君)
*“国美”是把剑 (2000-09-27,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十期,作者:陈军君)
*重新洗理零售业 (2000-06-28,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十一期,作者:周忠兴)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1 05:04:24